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及防治
2009-02-21陈昊
陈 昊
摘要阐述了油菜根肿病的症状及发生条件,介绍了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技术,以期为种植户增加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油菜根肿病;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6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9-0135-01
油菜根肿病的病原菌甘蓝根肿菌不仅危害油菜,还可侵染白菜、萝卜、甘蓝等多种十字花科蔬菜。近年来,宁国地区油菜根肿病发生逐年加重,宁国市港口镇辖港口村、太平村、山门村、五磁村、凉亭村、灰山村、西村村7个行政村,总耕地面积1 415.51hm2,其中,油菜面积在666.67hm2左右。调查发现,各村油菜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根肿病,以太平村、五磁村、凉亭村、灰山村发生较重。掌握油菜根肿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是目前油菜生产的必需。
1病害症状
油菜根肿病自苗期开始发生,主要侵染根部。发病初期地上部分的症状不明显,以后生长逐渐迟缓,且叶色逐渐淡绿,叶边变黄,植株矮化,并表现缺水,症状不明显。苗期感病,肿瘤主要发生在主根,严重时幼苗枯死。成株期受害初期,地面上部不明显,但生长缓慢,矮小,重者表现为缺水状态,基部叶片在中午时萎蔫,早晚可恢复;到了后期则叶片发黄,枯萎至全株死亡。成株期感病肿瘤多发生在侧根和主根的下部。主根的肿瘤体积大而数量少,而侧根的肿瘤体积小而数量多,肿瘤发生初期表面光滑,呈乳白色胶体状,后期龟裂而且粗糙,最后腐烂。由于根部发生肿瘤,严重影响了水分和养分的正常吸收,从而造成油菜严重减产。
2发病条件
油菜根肿病的病原是一种低等真菌,其孢子囊能在土壤中休眠越冬,抗逆性强,可在土中存活6~7年。病菌随病根在土壤中越冬越夏,病株、病土及带有未腐熟病残体的肥料是翌年的初侵染源。诱发此病的最重要因素为土壤酸碱度和温湿度。当土壤pH值为5.4~6.5、土壤温度为18~25℃、土壤湿度为60%左右时,寄主发病和受害最严重。该菌在温度6~30℃范围内病害不会发生;田间水量在50%~98%的范围内均可发病,田间水量若低于45%病菌易死亡。该菌适于酸性土质环境,若用工业用水灌溉会造成病害发生与流行(因工业水含酸量高)。黏土地是根肿病发病的土质源。土地大量使用酸性肥料、地下害虫危害及人工操作伤害油菜的根部等因素均可发生病害。
3防治方法
3.1选择抗病品种与适时播种
选择抗病品种如甘蓝型油菜华油8号、铁杆青等,并于9月底至10月初播种,发病较轻。
3.2实行轮作与改良土壤
由于休眠孢子囊的抗逆性很强,因此发病严重的油菜田,要实行4~5年的轮作,在规定轮作的年限内不种油菜和十字花科蔬菜,可改种麦类和绿肥。施用石灰改变土壤酸碱度,一般施生石灰粉150~1 050kg/hm2。
3.3育苗移栽
选择无病地块育苗,苗床以含钾复合肥和硼肥作底肥,少施氮肥和过磷酸钙,并加强开沟排湿,培育壮苗。苗床期是预防油菜根肿病发生侵染的关键时期。应根据不同油菜品种特性,确定合理的播种量,苗龄三叶期后应及时间苗,去除病弱苗,增强苗床透光通风性,降低植株间湿度,压低幼苗发病率,以培育出健壮移栽苗。五叶期以后移栽是防治根肿病较理想的措施。
3.4加强大田管理
油菜栽植地选定后,要及时翻耕晒垄,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勿偏施、过施氮肥。同时大田要注意开沟排水,避免田水浸灌。真正做到阴雨天水不上畦,沟无积水。对于低洼易积水的田块,应采用高畦深沟,及时降低土壤湿度,以促进油菜苗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应选择晴天定植,生产实践证明:定植后有1~2周的晴天,就能大大减轻发病;如定植时下雨或植后不久下雨,淋施2%石灰水,可减轻发病。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携出田外烧毁或及时加石灰覆盖深埋,不可任意扔在田埂或水渠里,以促使菜根腐烂和病菌死亡。
3.5化学防治
选用3年以上没有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田块或者略碱性土壤作为苗床,苗床地用50%敌克松400倍液或福尔马林50倍液,或用50%多菌灵300倍液进行消毒。通过风、筛、晒,消除病虫以及劣质种子,用适乐时1∶500倍拌种后进行播种。油菜真叶展开期可用70%百菌清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喷淋或泼浇整个苗床。移栽前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根或淋浇后带药移栽,15d后再用百菌清500倍液灌根1次。移栽时可用2%的石灰水作为定根水。油菜三叶期可用敌克松500倍液、菌毒清200倍液、复方多菌灵600倍液等灌根,隔10d灌1次,连续防治2~4次,防效可达60%以上。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石灰水或40%五氯硝基苯粉剂500倍悬浮液灌根,每株0.3~0.5kg药液,15d灌1次,连续灌3次。用草木灰穴施也有一定防效。
4参考文献
[1] 宋道清,陈栋良,吴刚.油菜根肿病及其防治方法[J].植物医生,2007(2):29-30.
[2] 钱玉明.油菜根肿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