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扑灭大火,科技手段有局限

2009-02-20

环球时报 2009-02-20
关键词:火险火源甲壳虫

本报特约记者 潘 锋 奇 云

2月初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发生的森林火灾,与北京央视新址在建大楼发生的火灾,敲响了防火的警钟。事实上,火灾是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最经常、最普遍的灾害之一。面对这种威胁,有哪些高科技手段可以应对呢?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   有学者分析认为,森林火灾的发生主要受可燃物湿度、可燃物载量与分布和火源的影响。干旱会使森林火险显著升高,有利于森林火灾的发生与蔓延。特别是长期的干旱常常导致极端火险天气的出现,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蔓延速度快、强度高,不易扑救,容易发展成为森林大火。在我国,由于干旱严重,今年1月份,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651起,受害森林面积2005公顷。

为了应对森林火灾,人类也不断发展出灭火的最新科技产品。德国科学家就研制出一种森林灭火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有6条腿,它像潮虫那样身披分段“甲壳”,遇险时可蜷缩成一团,因此也被称作机器甲壳虫。机器甲壳虫可在森林里巡逻,监测火险。一旦身上的传感器探测到火源,机器甲壳虫可立即向火源方向行进,抵达后报告位置,并用脉冲喷射装置开始灭火。一支由30只机器甲壳虫组成的小型灭火队可监测7000平方公里面积的森林。美国还根据“捕食者B”军用无人机发展出一种无人灭火机“Ikhana”。这种无人灭火机可以深入火险第一线,确定火势的方向,并且传回优质热红外图像。这些图像能帮助政府有目的地派遣灭火人员。

央视新大楼北配楼2月9日晚发生的火灾,也让人们开始关注城市高层建筑的防火问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消防工程系建筑防火教研室田玉敏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高层建筑通常是指高度在24米以上的建筑。由于设计原因,高层建筑的先天火灾隐患较多,施救也相对困难。其实,高层建筑的消防是世界性难题。美国、委内瑞拉、马来西亚,均发生过震惊世界的摩天大楼火灾。而且,由于一般消防云梯的射程只能达到60米左右,如果几百米的高楼出现火灾,很难靠外部力量进行救援。另外,高层建筑火势蔓延快,由于登高困难,消防人员正确判断火情、实施灭火和救援都十分困难。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国家都想出不少城市高层建筑灭火新办法。像美国洛杉矶、纽约这样的大型城市都会有15架以上的消防直升机。而小一点的城市也会有10架以上。消防直升机的好处是可利用高楼上的停机坪或楼顶将消防队员送入楼内灭火或救援受困群众,使消防队能以最快速度扑灭火灾。此外,有些国家还利用遥控搜救飞机救火。这种小飞机上的摄像系统,能够透过浓烟、黑夜及高温烈焰,拍摄到现场情况并将信息传到消防指挥中心。据《科学美国人》杂志透露,美国科学家还发明了一种“灭火手榴弹”。这种名为FIT-5的灭火器材重约四公斤,是一个带有绳索的圆盘,外形很像一个地雷。使用时用手紧拉绳索,圆盘就如同手榴弹那样抛掷出去。当圆盘落入火灾区域时,就会释放大量含有碳酸钾的喷射物,从而抑制燃烧。由于效果良好,美国东部已经有37个消防部门应用了“灭火手榴弹”。这种器材可以用于房屋、地下室和阁楼的灭火。

专家认为,除了增加外部防火办法外,更重要的是加强高层建筑本身的防火能力。美国在高层建筑防火方面就有很好的示范作用。美国规定高层建筑物必须设置自动洒水系统和独立于自来水的消防专用水箱,并且保证其随时都能使用。美国还规定30层以上的大楼必须每5-10层设置一个消防蓄水池。除非遭遇“9·11”事件这样极其特殊的情况,在自动洒水系统加上消防蓄水池的冲刷下,大部分火势都会被遏制甚至熄灭。即便没能完全熄灭,经过水浸润的楼体也能够抵御更久的燃烧。

实际上在很多欧美摩天大厦的消防案例中,消防员起到的作用只是拯救被困的人员和跟进消灭一些还未被大厦自身消防系统扑灭的残火。央视新址的火灾提醒我们,今后高层建筑的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应在主体建筑完工后立即进行安装,即消防设施安装应在整体装修工程进场前进行,以免再次出现大楼装修到一半起火却无消防设施可用的被动局面。▲

猜你喜欢

火险火源甲壳虫
驻马店市高森林火险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殊死搏斗
紧急时刻还能灭火的花瓶
一座活跃的甲壳虫汽车博物馆
再见,甲壳虫
不同的命运
防火迟到
真金也怕燃烧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