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尔吉斯在大国之间徘徊

2009-02-20

环球时报 2009-02-20
关键词:中亚

本报驻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特约记者 常 东 顾小清 ●郑润宇 周丽云

2月19日,吉尔吉斯斯坦议会通过决议,正式废除美国租用马纳斯空军基地的协议,它留给美国的撤军期限是180天。有吉媒体评论称,如果年内美军的“大力神”飞机真的黯然离去,将准确测量出吉与西方之间渐行渐远的距离。对吉国而言,这是一个罕见而艰难的抉择。毕竟,独立18年来,它一直奉行大国间的平衡外交战略。用一位吉国媒体人士的话说:“我们小心地在美俄中等大国间周旋,不想顾此失彼。”道理很简单,根据国际地缘政治家的描述,中亚是欧亚大陆的“心脏”,显然,这一地区的任何国家都会极力避免让自己成为大国集团的对峙前沿。一位俄罗斯国际问题专家表示,其实吉国无所谓倒向哪方,因为在中亚的棋盘上,它没有决定权,其国家利益的实现永远是被动的。

“选择美国,可能失去更多”

在吉国首都比什凯克郊外的马纳斯国际机场,一道铁丝网将停机坪上近10架美军“大力神”军事运输机与旁边为数不多的银色民航客机隔开。这种略带“诡异”的景象提醒人们,这里是阿富汗反恐的“最前线”。2001年,美国租下马纳斯机场的一部分作为空军基地,他们在这里有很多特权。机场候机楼里设有美军指挥所;美军运什么物资,吉国无权检查;在候机大厅,隔着玻璃可以看到美军人员对战机进行检测;大厅里也常有身着不同国家军服的北约士兵出入。2006年,美军士兵曾在这里开枪射杀吉公民。马纳斯是美国在中亚的最后一个军事基地,如不出意外,180天后它将正式关闭。

自从吉尔吉斯斯坦1991年8月31日脱离苏联怀抱宣布独立开始,美国就盯上了它,力图将其培养成中亚的“民主之岛”,通过大量经济援助和扶持非政府组织的方式对其进行渗透。吉国首任总统阿卡耶夫也给予积极回应,在政治上推行西方式的民主改革。很快,吉国年轻人开始流行讲英语、听欧美流行歌曲、看好莱坞大片,以能去欧美学习和工作为荣。当时,比什凯克的英语培训学校一家比一家火暴。“9·11”后,吉又爽快地同意美军和北约使用马纳斯国际机场。吉政府曾认为国家会因此衣食无忧,学界精英也兴奋地预言,吉国的国际地位将大大提高。根据协议,美国及盟国的飞机在此每起降一次就需支付7000美元。2007年后,美国每年要向吉提供约1.5亿美元援助资金,而吉国GDP仅为40亿美元。

多数媒体认为,吉关闭马纳斯空军基地对美国是一个沉重打击,将对奥巴马的增兵阿富汗计划造成严重挑战。但吉国政府仍试图维持与美国的关系。吉总统巴基耶夫表示,此举不会影响吉与美欧的关系,并将继续支持反恐战略;外长也表示,不排除关闭基地后允许美军借用吉领空向阿富汗运送非军用物资的可能性。吉国内亲西方的势力则批评总统向俄出卖了国家;还有一些议员认为,吉不应在俄罗斯与美国之间做出最终选择,应当继续执行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

吉国这次对美国的取舍是有原因的。美军基地确实带来了大把美元,但这既没有提升吉国的工业产值,也没有改善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反而令吉国形形色色的非政府组织飞速发展。在这个面积不到20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的中亚小国中,有该地区数量最多的反对党和声援反对党的媒体;活跃着几乎所有知名的美国非政府组织。吉一前非政府组织知名青年领袖对记者说:“最鼎盛时,吉有上万个非政府组织。经常是一两个人随便一注册,就去美国使馆排队申请资助。”2005年3月吉国发生“郁金香革命”,时任总统阿卡耶夫仓促出逃莫斯科,与此有极大关系。

“在美国谋划全球霸业的战略构想中,欧亚大陆是最重要的环节,而中亚是其核心”,莫斯科大学政治学教授考斯科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一地区西面的民主欧洲是地缘政治桥头堡;东面有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安全网;南面有美国的中东战略。而掌控中亚可将西东南三面连为一体,这就是美国的大中亚战略”。考斯科夫说,美以吉为据点,可以插足中亚、威胁俄罗斯、牵制中国、遏制伊朗,并控制中亚丰富的能源。他同时认为,美国在吉的出发点过于“功利性”,这让吉做出了眼下的选择,“对吉而言,选择美国,不是得到更多,而是失去更多。吉有确保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协助美国去维护美国的利益绝对不是吉的国家利益所在”。

俄罗斯堵住“安全缺口”

“美国之音”的报道称,在吉关闭马纳斯空军基地一事上,“莫斯科扮演了负面角色”。路透社说,在俄国家杜马13日通过了对吉国的20亿贷款后,吉加快了对关闭基地的审议。虽然俄强调此事与俄无关,但19日正在波兰参加北约防长会议的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听闻吉尔吉斯的最终决定后,强烈指责俄罗斯说:“我觉得俄罗斯人在阿富汗问题上表里不一,他们一边做出和美国在阿富汗问题上合作的姿态,另一边却操纵马纳斯基地的租用问题,很明显那个基地对我们非常重要。” 还有传言称中国也向吉施压关闭该基地,但该传言未得到外交层面的证实,总体看中国未卷入这起纠纷,尽管比什凯克关闭美军基地显然对中国有益无害。

俄罗斯似乎是在与吉分家10多年后才重新发现这个中亚山国的价值的。自从吉尔吉斯1876年被沙俄吞并以来,俄似乎并未从这里获得什么好处。特别是苏联时期,莫斯科每年都要拿出大量财政拨款用于这个小兄弟的经济建设。在莫斯科眼里,吉是典型的穷乡僻壤。这里崇山峻岭连绵起伏,没有肥沃的大片平原和像样的油气田,即使大山里有些金属矿藏也很难开采出来。据世行统计,吉至今有4成人生活在贫困线下。苏联一解体,俄就开始甩包袱,不愿再为这个小兄弟多付出一分。然而,美国势力的步步逼近,让俄开始警醒。在美军入驻马纳斯空军基地的第二年,俄便以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为名在吉国设立了坎特空军基地,距美军基地仅30公里。而吉国肯同时接纳美俄两家军事基地,无疑是其平衡外交的典型表现。

事实上,前苏联70年共同生活的历史,也使吉对俄的感情更为亲近。苏联解体前吉曾进行全民公决,结果近9成民众不愿独立。当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独立后纷纷推行民族化政策,排挤俄语时,吉却将俄语定为官方语言。在吉国偏僻的乡村,无法接收到吉语电视节目,却很容易收到俄罗斯卫星传送的节目。吉国没有军事院校,军官全部在俄接受训练;就连马纳斯机场的边防检查在2000年前也由俄边防军负责。在经济上,俄不仅是吉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在俄打工的20万吉国人汇回的收入也是吉财政的重要来源。去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吉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困难,大旱甚至导致该国学校全部停课,还有人担心3月份会出现饥民暴动。在此情况下,吉向俄伸出了求援之手。结果俄方痛快地答应了向吉方贷款20亿美元。

还有分析认为,俄因此举同时掌控了吉国甚至是整个中亚的命脉——珍贵的水资源。中亚丰富的油气资源集中在缺水的低海拔地区,而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个高海拔国家却控制着这一地区大多数的水资源。此次俄方的20亿美元贷款中有17亿将用于被称为中亚“水龙头”的吉卡姆巴拉金水电站建设。俄《独立报》还称,吉宣布关闭美军基地后,俄放出话来,同意美国使用本国的空中走廊,前提是美必须在东欧反导系统和格鲁吉亚、乌克兰加入北约等问题上向俄做出让步。

在莫斯科大学考斯科夫教授看来,吉对俄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这里是俄抵御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前沿阵地,是俄与西方的安全缓冲区,同时也是与中国的缓冲区。考斯科夫说,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地区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势力活动频繁,并与车臣非法武装勾结密切,“堵住这个安全缺口,才能有效缓解俄内部的安全压力”。

中亚小国为生存之道彷徨

生存在大国夹缝之间的吉国,在该奉行怎样的立国之道问题上不断出现彷徨。吉曾将目光投向瑞士,认为两个山国的地理环境相似,立志要成为“东方瑞士”,并想成为像瑞士一样的中立国家。但后来,在俄的劝说下吉政府改变了态度,于1992年加入了独联体国家集体安全条约,后来还成为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经济建设上,阿卡耶夫提出过学习亚洲“四小龙”。此后,吉国又兴起了“土耳其热”。作为同样信奉伊斯兰教、属于突厥语系的中亚国家来说,土耳其曾经有很大吸引力。土也是第一个承认吉独立的国家。土总统曾在1996-1997年一年间5次访问中亚。当时,吉在境内转播土耳其的电视和广播,建立土耳其语强化学习班,由政府派遣留学生赴土深造,学习其发展模式和经验。但这股风潮没多久也消退了。毕竟,土耳其经济相对落后,国力有限,无法向吉国大量“输血”。

吉国在政治体制上一直学习西方民主,但普通百姓的生活依旧贫穷。贫困给吉国带来了国家分裂的隐忧。连绵的大山将吉国的南北两部分隔开,只有一条主要道路穿过大山贯穿南北,在冬天时还经常被雪封住。经济发展缓慢的南部时常发生反政府抗议活动。也是因为贫穷,而且距阿富汗较近,吉南部的毒品与恐怖主义也日益严重。曾任吉国议会议长助理的米尔札利莫夫担忧地说:“我们的形势其实很危险,如果国家内部出现动荡,南边的乌兹别克斯坦可以派兵过来——他们一直很有野心,也有能力;北边的哈萨克斯坦也可能派兵南下,那我们就一分为二了。”

俄媒体还注意到了吉身边的另一大个国存在——中国。俄新网援引吉政治学家卡萨克巴耶夫的话说,“美军从吉撤出符合中国的需要,中国不愿吉向美提供军事基地,以防美国监控中国的西部领土”,这位专家称,在上合组织的决议中,包括要求美国撤出中亚基地的内容是由中国,而不是俄罗斯提出的。吉观察家博恩达尔茨也认为:“目前的吉国已无法再在大国间左右逢源了,因为在其境内部署美军基地使俄中两个大国认为吉是美国的盟友,吉必须做出选择。”

考斯科夫教授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作为夹缝中的中亚小国,他们的基本立足点就是生存。他认为,由于长期在苏联版图下受到压制,独立后的中亚国家有非常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它们对庞大的俄罗斯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将其他大国力量引入,是他们的自然选择。“但要知道,大国的进入是带有明确目的性的,像吉国这样的中亚小国虽然能生存下去,但注定要被大国左右,吉能做的就是寻求达到一种对己有利的平衡点。其实,在俄美的角力场上,吉与其他中亚国家一样是无法为棋盘布局的,其国家利益只能是被动地实现。”▲

猜你喜欢

中亚
一带一路
“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形势”暨第十八届全国中亚问题研讨会举行
“丝路经济带”背景下我国与中亚贸易潜力的实证分析及启示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西北与中亚交通运输问题研究
中亚获得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向海陆界面节点研究
中国企业承建“中亚第一长隧”全线贯通
White Eleph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