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在不是攻击中国的时候

2009-02-20

环球时报 2009-02-20
关键词:制定者生产商经济体

英国《金融时报》2月19日文章,原题:现在不是攻击中国的时候 全球经济正面临需求急剧收缩,全世界所有生产商必须共同“分担”这一局面。中国出口下降,说明中国的生产商在承担部分的收缩;但其进口降幅更大,表明中国消费者对全球需求收缩起到更大作用。中国实际上在增加全球的过剩产能。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有意实施掠夺性的贸易行为。相反,尽管他们似乎不能——有些人可能说不愿意——理解中国在全球贸易失衡中的角色(与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不能理解其角色一样),中国政策制定者也希望大幅增加消费。他们出台了一项财政刺激方案。然而,中国过时的发展模式、资金配置严重失调的银行体系以及薄弱的消费者基础,令其财政刺激方案很难带动消费实现迅速的净增长。

从某种角度而言,中国的银行体系与美国形成对照。过去10年,美国各银行向消费者轻率放贷导致消费过度,而中国的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形成投资过度。

美国各银行正切断消费者贷款,而中国各银行正增加对制造业和基础设施行业的贷款。中国将继续把巨额的过剩产能出口到正疲于应付需求不断下挫的世界。这很可能导致贸易摩擦加剧。从印度到印尼等亚洲国家正针对中国出口展开激烈争论;从法国到美国等西方经济体正转向保护主义。

但贸易战并非解决之道。不给中国机会,只以贸易制裁相威胁,这种方法是没有用的。在不引发出口行业暴跌,不造成失业率迅速上升从而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前提下,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在短期内能做的少之又少。

世界必须认识到,中国能够调整,但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几年时间,还需要中国在金融体系和发展模式上进行重大改革。为此大型经济体需制订计划,让中国有足够多的时间实现转型。作为计划的一部分,美欧及其他大型经济体必须确保向中国出口产品开放市场。现在不是攻击中国的时候。要求立竿见影只会带来麻烦。▲(作者迈克尔·佩蒂斯,何黎译)

猜你喜欢

制定者生产商经济体
试析初中课堂管理策略
工作图什么?
限定转售最低价格纵向垄断的博弈分析
新兴经济体分裂为三大阵营
美国新奥尔良将举办2016年国际合成橡胶生产商会议
西班牙加那利群岛政府投资7 300万欧元援助香蕉和西红柿生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