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2009-02-19张玉庭
中外文摘 2009年2期
张玉庭
请细品老舍先生的一段话:“看小女儿写字,最为有趣,倒画逆推,任意创作,兴之所至,加灭笔画,前无古人,自成一家,至指黑眉重,墨点满身,亦其淋漓之致。”瞧!在老舍笔下,小女儿“涂鸦式”的操练是多么美不胜收,提起此事,先生又是多么悠然神往!
换言之,正因为老舍先生能从孩子涂鸦的游戏中发现了美而我们做不到,这才使我们中的许多人感到了羞愧和汗颜。
让我们再看马克思。马克思谈及文学艺术的特点时,曾引用过黑格尔《美学》中的一段话,并借此来说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见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人自己活动的结果。”
说得太妙了!黑格尔和马克思居然能坚定不移地认定小男孩往水里扔石头是在“创造”“作品”!可是我们呢?我们也曾看过类似的情景,可是我们能认识到小男孩儿那神采飞扬、得意忘形的表情乃是一种创造的欢乐吗?如果没有,那就只能说明我们的肤浅与糊涂。
其实,类似的例子中国古代也有过。比如,郑板桥有一次外出,曾看到一群顽皮的孩子在用石头垒城,深有感触越看越奇,就细细地在一边观察,且看了很久很久,他还由此大有所悟,回家后就苦思冥想,发明了著名的书体“乱石铺路体”,这——就是郑板桥首创的独特的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