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母爱植入心田

2009-02-19颜华娜

中小学德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母爱学会课文

颜华娜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慈母情深》选自作家梁晓声所著的《母亲》一文。文章描述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依然省吃俭用,支持“我”买书的往事。母亲形象跃然纸上,全文弥漫着浓浓的母子深情。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这份纯洁、伟大的母爱,并以此培育学生对自己母亲的爱呢?

一、品词析句,再现形象

感受人物的形象是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前提。《慈母情深》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通过

品词析句,再现文中母亲的形象。学文后,我问:“你喜欢课文中的母亲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每人都从文中找出一个“最令人感动的场景”,并说说感动的理由。

生1:最感动的是:“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母亲的工作环境那么差,工作很辛苦,背都弯了,头与缝纫机靠得很近,准是眼睛近视了。

生2:最难忘的是:“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你瞧,母亲多辛苦呀,眼神疲惫,埋头工作,没想到“我”会来。

生3:最感动的是:“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母亲虽然那么忘我地工作,但是赚钱很少,只是毛票而已。

……

我把这些词句一一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连起来读一读,再闭上眼睛,想想会看到一个怎样的母亲?(学生从“瘦弱的脊背弯曲着”、“眼神疲惫的眼睛”、“龟裂的手”等词语中勾勒出母亲的形象)

通过品词析句,“母亲”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呼之欲出,他们仿佛看见了“母亲”劳累的身影,感受到

“母亲”虽然挣钱不易,却对“我”要钱买书慷慨给予的慈母心肠。

二、展开联想,披文入情

抽象的词汇转化成立体的形象,让学生走进了文本,情感也会随之产生。此时,学生朗读描写“母亲”的语句,无需指导自然声情并茂。

那么,假如我们都是文中的“我”,你愿意看到一个“瘦弱的脊背弯曲”的“母亲”吗?你希望“母亲”的外表是什么样的?我组织学生讨论,并以下面的表达方式,发表各自的见解。

“母亲”的外貌应该是——————————

而现在却————————————————

那是因为————————————————

“细节大于整体”,我抓住课文的这一个细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孩子们自然披文入情,各抒己见,“回忆”了使“母亲”丰满的、挺拔的身材变得“瘦弱”、“弯曲”的一桩桩往事。比如一个学生说:“我们一家从贵州来到厦门,父亲身体不好,母亲为了我们一家的生活,为了多挣一点钱,到工地做搬运工,扛水泥,搬砖块,负重的劳动过早地使母亲四十岁就驼了背,皱纹爬上了母亲黝黑的脸庞。每次看到学校三、四十岁的老师还是那么年轻、漂亮,我就会想到我的母亲。虽然她的外表苍老,但我总觉得母亲是我心中最美的人,为了我们,为了整个家,母亲一个人在承受,我爱您!母亲……”孩子们眼里噙着泪花,心中怀着感激,再读课文时,心已经融进了教材,把书中的“母亲”当作自己的母亲。

三、介入角色,赞美母爱

文本只是一个用来借助的材料,教师的工作在于“用教材教”,将文本转化整合成一个基于真实的环境,引导学生在还原后的虚拟生活场景中介入角色,变旁观者为当事人,在体验中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实现情感的内化。

我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当你变成文中的“我”,看到“母亲”时,你想到了什么?你想对“母亲”说什么?

生1:母亲,您那弯曲的背,您那粗糙的手,我看了好心疼……母亲,您把青春给了我,您把健康给了我,我想对您说:“谢谢您!母亲,我爱您!”

生2:母亲,希望您不要为了我们这么拼命地干活,您也要爱惜您自己的身体!我多想快快长大,为您分担生活的重担,让您也快快乐乐地生活啊!

生3:母亲啊!您是泥土,让我这颗小树茁壮成长。母亲啊!谢谢您!您背负着家庭生活的重担,看您这么劳累,我都不忍心了。母亲,我爱您!

生4:母亲,您就像一棵大树,而我是您脚下的那一棵小树,您爱护着我,保护着我,让我坚强地成长,谢谢您!母亲!

生5:母亲,您温柔地看着我们,给了我们最大的支持,最大的信心,最大的鼓励,让我们充满力量和知识。无论我们怎么对您,您都永远爱着我们。

生6:我是一只蝴蝶,母亲是花丛,养育了我;我是一朵雪莲,母亲是冰山,滋润了我;我是一只雄鹰,母亲是蓝天,给了我自由的空间;我是一只白鹭,母亲是宝岛,给了我碧波环抱。

……

学生披文入情,情动辞发,一首首赞美母亲的歌犹如决堤的江水,奔腾而出,对母亲的爱溢于言表,学生融入文本,俨然以文中的“我”面对“母亲”,尽情地抒发了自己的爱母深情。

四、还原生活,提升情感

课文中“我”的母亲是千千万万母亲中的一个缩影,在语文、品德与社会等教材中我们还认识了不少的母亲,她们与今天认识的“母亲”相同吗?

我让学生回顾学过的教材,重现一个个母亲形象:学生有的介绍小学语文课文《我家还缺啥》中勤俭持家的母亲;有的介绍《落花生》《鲁本的秘密》中充满温馨、亲情、疼爱孩子的母亲;有的介绍《两只小狮子》《学会看病》中教孩子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的母亲……

“这些是书中的母亲,她们都有一份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每个人都有母亲,你的母亲像书中的哪个母亲?”我把学生引向认识自己的母亲,再次感受母亲的爱。

生1:我的母亲就像《我家还缺啥》课文中勤俭持家的母亲。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里什么都有了,母亲就引导我看报纸,每天晚饭后我们一家一起看日报、晚报,一起讨论。我从报上学到了很多知识,每次上品德与社会课的时候,我把报纸上看到的国家大事介绍给同学们,老师常常夸我,同学们也羡慕我,这得感谢我的母亲,是她用知识充实了我。

生2:我的母亲就像《棉鞋里的阳光》课文中的母亲。爷爷奶奶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母亲总能哄得爷爷奶奶开开心心的。每次我过生日,母亲总是要我把切下来的蛋糕第一个拿给爷爷奶奶,有好吃的也是第一个拿给爷爷奶奶。

生3:我的母亲就像《学会看病》课文中的母亲,为了培养我的生活能力,母亲带我到邮局教我订《儿童文学》等报刊杂志,现在每年我都能自己到邮局订报刊杂志了。为了让我学会理财,母亲教我把压岁钱存在建行“博士龙卡”,这样还可以免利息税,现在每年的压岁钱我都能自己到银行去存,卡里已经有六千多元了……我感谢我的母亲,她教会了我很多生活中的知识。

生4:我的母亲就像《两只小狮子》课文中的母亲。她是一位护士,每次我生病,母亲拿药给我吃的时候,常常告诉我这是什么药,它有什么作用。母亲说以后你到中学、大学就需要寄宿,离开母亲,一些小毛病,如头疼、小感冒你就可以自己先处理,然后再上医院。现在我学会了物理降温,学会了头疼按摩等,这要感谢母亲,是她教会了我生活自理的能力。

……

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深沉而热烈的爱的情绪状态,由此调动了学生与教材相似的情感体验,对自己母亲的亲情形象也就呼之即出,使母亲的形象铭记于童心。紧接着我因势利导,组织了一场“母亲伴我成长”主题班会,并制作了一期以“母爱”为主题的手抄报。学生在一个个生动可感的具体事例中,充分感受到了母亲的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同时通过具体的行为表达了对母爱的尊重,使心灵受到了震撼,情感得到了升华。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高林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红曼

猜你喜欢

母爱学会课文
阅读母爱这本书
学会分享
母爱的另一面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学会分享
母爱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