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企业的隐形根基

2009-02-18

中国名牌 2009年1期
关键词:歌舞伎日本文化

王 薇

日本企业的迅猛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掀起世界范围内对日本企业成功奥秘的研究,美国学者纷纷撰文,提出日本企业独特的企业文他是其高速发展的首要原因。美国前总统里根也曾在访问日本时说过:“如果有谁还不相信精神与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那么就请他们到日本来看一看吧。”更有中国的学者尝试从日本各种制度、道德观念、礼仪风俗的角度,将日本人的秉性及社会机制的方方面面与日本的经济奇迹联系起来去探求日本企业成功的奥秘。

过去的几年中,长江商学院曾多次率EMBA考察团来到一衣带水的邻邦,希望通过与日本著名企业管理层的面对面对话,通过实地参观考察来深入了解日本企业的经营战略与经营形态,进而学习日本企业的成功经验,博采众家之长,以帮助中国企业家审视中国的经济发展。

植根庶民,大道无形

“文化是看不见的支配力”,这句话引起了我深刻的好奇心,而今秋的日本之行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在最富诗情画意的季节去触摸日本文化,可以感受文化对其社会成员无所不在的支配力。

周六下午,银座的歌舞伎座几乎找不到空位。明亮的舞台充满日本元素和象征符号,衣着华丽,面涂油彩,头戴假发的演员唱,念、静、舞,引领观众进入古老的传说和逝去的年代,喝彩声此起彼伏,短促响亮。

歌舞伎是庶民的艺术,诞生于公元17世纪初江户时代。歌舞伎故事大多源自真实的生活或取材于历史片断,它混合了神道宗教舞蹈、能剧、文乐、狂言等多种日本传统艺术,更因市民阶层的拥趸和滋养而渗透日常生活,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折射出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在外国人眼中,像中国的京剧代表中华民族一样,歌舞伎是大和民族的一个文化符号。在歌舞伎座,历史不是死的,文化不是凝固的,文化作为历史的载体,携带着民族精神和传统价值观在17世纪的江户人与21世纪的东京人之间传承。

相扑被誉为日本国粹,来源于神道教仪式。农耕时代在将青苗插到稻田之前,人们在神社为供奉丰收之神祈祷丰收而举行比赛。17世纪职业相扑运动兴起,曾经仅为权贵享有的运动在普通百姓中流行起来,江户成为全国相扑中心。

一个个有着梨形身材的力士,头发盘成顶髻,在开始比赛以前,依据神道教信仰把盐撒在“土1”上以使之净化成为圣地,再敬拜四方,向对手鞠躬行礼。裁判也穿着与400年前武士一样的衣服。对决是短促的,使对手触地或退出圈外即胜,粉丝的呐喊会让他们喜爱的力士兴奋而速战速决。扶老携幼的一家人会占据一个榻榻米,摆上自带的寿司卷,打着扇子,看着报纸,哄着孩子,但又绝不会错过相扑力士的精彩表演,连连发出喝彩声。

相扑运动把古代日本的许多东西都保留了下来,力士的头结、传统服装、古代习俗等都被一丝不苟的日本人所珍存,所以它还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一个生动实例。而今天的日本人对相扑的关注与热爱更因为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因为它保护了日本伦理中“敬”的观念,以及“自敬”、“敬人”、“敬事”、“敬业”意识的提倡,与忠、信、义、耻、知耻等道德观念结合在激动人心的相扑运动之中,将国民凝聚在忠君敬上的文化传统中代代前行。

企业为骨,文化是筋

日本有句谚语: “住在庙旁,不需授道,自然得道”。而那些穿行在歌舞伎座、国技馆和现代化都市建筑中的老老少少,就这样从他们的传统文化中一次次汲取养分,在对日本传统文化的日常膜拜与礼敬中,任现代化的脚步匆匆,从容地继续着他们宗教般的民族情感与生活,为他们在现代社会和商业运营中的行为打上文化传统的烙印。

在日本访问期间,日本各企业高管纷纷表示将“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作为企业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这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与思考。在大多数日本企业的经营哲学中,并非将“赚取利润”这一任何企业均须达到的目标放在首位,相反,他们更多地是强调企业的责任,强调企业对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所负的责任。

我们在京都访问了一家贴近日常生活的公司——欧姆龙。它的血压计遍布世界,推动了健康管理新概念,而这只是该公司在“企业是为社会做贡献的”这一经营理念指导下研制开发的众多产品中的一项。自1933年创立至今,公司谋求与社会的共存与发展,显示了创业者立石一真的信念:“企业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有存在的价值,这样既能提高利润,又能使企业继续生存下去”。

日本的国土自然环境直接决定了日本人与自然的息息相关,其文化模式重视与自然的和谐,认为自然是生命的一部份,而不是一种等待被消灭的敌对力量,人类应该尽一切努力与自然和谐相处。进入21世纪,欧姆龙更以“绿色欧姆龙21”为行动纲领,对社会需求的界定是实现人机最佳默契,实现更加和谐的社会,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利益的共存。

丰田公司是另一个典型例子。丰田社训的第一条是:“上下同心协力,以至诚从事业务的开拓,以产业的成果报效国家”;而这一经营哲学正是与渗透日本社会和日本人生活的神道教的“忠”及儒教的“和”有着现实的、密切的联系,通过日本传统习俗和日常生活规范将组织和人、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日本企业文化和民族信仰的结合,是日本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一个重要体现,使人们精神上形成的凝聚力,向心力带动了物质的进步与发展。

如当今世界上公司的组织从结构和技术的角度来说日益变得相似,但组织中的人依旧展示出来自文化根基的差异性,并在微观层面上,而不是宏观层面上,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在管理风格、决策过程,控制体系等方面表现出众多细小的差异。本田公司联合创始人藤泽武夫说:“日本式管理和美国式管理有95%是相似的,却在所有重要方面又是不同的。”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在《国富国穷》一书中说:“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应该说,在市场经济下,除了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更有文化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支配作用。

今日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的30年发展,已是世界公认的经济增长火车头。这突飞猛进的30年是历史给我们的机遇,但接下去的发展道路如何走稳,将取决于所有参与社会转型的个人和他们的信仰。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我们应该回归到积淀和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国文明中去寻根,也应广泛涉猎世界各国的发展成因和宝贵经验。这也是长江商学院的同学们游学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的初衷和目的。

(笔者为长江商学院国际项目经理)

责任编辑林风华

猜你喜欢

歌舞伎日本文化
日本元旦是新年
年味里的“虎文化”
《黄金时代》日本版
吴兴国与猿之助——从京剧与歌舞伎的创新前沿看戏剧流派发展规律
传承400年,歌舞伎依然叫座
论功法、行当和家系角度考察日本歌舞伎女形表演艺术的传承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论歌舞伎的庶民性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