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儿童文学现象评点
2009-02-18
慎重考虑市场需求与艺术追求
□李东华
2008年的儿童文学是热闹喧天的,无论是对经典的重新包装,还是对原创作品的大力襄举,这一年本土儿童文学图书的出版数量之多,足以让读者在眼花缭乱中感到选择的艰难。这当然和2008年正好是改革开放30年而2009年又是新中国建国60周年不无关系,一些“献礼”和“纪念”性质的大部头丛书隆重出版,如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儿童文学》,新世纪出版社推出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儿童文学金品30部》,烘托出一种喜庆氛围。但这不是决定性的因素,2008年儿童文学的繁盛应该是中国儿童文学长期积累后的一次“井喷”,更离不开“市场”这根魔术棒在背后强有力的推动,因而有很多的现象值得关注和思考。
“市场”的扩大与“人才”的紧俏
2008年更多原本和儿童文学毫不沾边的出版社开始积极介入这一领域,如2008年上半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成立了青少年图书事业部,计划推出“中国原创冒险文学书系”,并已和李志伟签约,于年底出版了“李志伟冒险小说丛书”。而前些年停刊的一些儿童文学期刊开始“复活”,如少年儿童出版社一度停办的以发表中篇小说为主的《巨人》,今年重新开始试刊;甚至一些民营出版力量开始创办一些新的儿童文学杂志,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如2008年创刊的《读友》(少年文学半月刊)。而一些老牌的期刊如《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东方少年》《中国校园文学》等纷纷采取增加下半月刊、选萃、小学版和中学版分开办等办法,不断扩大刊物的容量。这些都表明,在出版市场相对疲软的今天,儿童文学的市场前景却是“风景这边独好”,原因很简单,少年儿童是当今中国的阅读主体,而这个人群高达3.47亿,如此巨大的一块蛋糕,难免会吸引众多的出版社来分割。
出版和发表阵地的迅速扩张,使得儿童文学作家们显得紧俏起来。也许还没有哪一年的日子像2008年这样好过,相信每位作家都已没有多少存粮,甚至长在地里的庄稼也已经作为收成被预订了出去,真是有点“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滋味。这当然是儿童文学作家们的福音,但出手太快的稿子难免有欠缺打磨的遗憾,而缺乏竞争的队伍,常常会在艺术上产生惰性。因而,去除对儿童文学的“小儿科”的偏见,呼吁更多的富有才情和天赋的作家加入到这个圈子里来,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在2008年,显得尤为迫切。
“丛书”的热闹与“单行本”的冷清
2008年的儿童文学出版依旧讲求规模和速度,继续以“集团军”的面目示人。无论是经典还是原创,大都以“丛书”的形式出现。或者是一批作家集体亮相,或者是一个作家的一系列作品同时出版。而且这种“丛书”的规模有越做越大之势,自从前些年湖北少儿社推出“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并一炮打响之后,追求宏大似乎已成为儿童文学出版界的风尚。把不同艺术风格、不同门类的作品或作家纳入一个书系,使得一套套丛书如同阅兵式上的方阵一样壮阔而整齐。
一种丛书形式是很多作家的集体“大合唱”。2008年,在冰心奖创办20周年之际,由海豚传媒集团策划、上海美术出版社推出的“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已经出版了30本,还将继续推出20本。这套丛书囊括了获得过冰心奖的几代儿童文学作家的各种体裁的原创作品,但尤其以“60后”、“70后”的年轻一代作家为主。安徽少儿社的“小橘灯·校园纯小说”系列和江苏少儿社的“当代实力派作家原创精品小说”系列也推出了不少优秀的原创作品。此外,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小布老虎丛书正值十周年纪念,推出了“十年纪念珍藏版”丛书,精选过去十年中出版过的优秀作品重新包装推出;中国少儿出版社的“皇冠书系”、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国当代获奖儿童文学作家书系”、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陈伯吹桂冠书系”,2008年都在继续出版新书;不可不提的还有湖南少儿出版社推出的“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所收俱为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
还有一种丛书形式是作家个人的系列作品集中推出。这是最近几年作家出版作品的一种最主要的出版形式。一个初登文坛的新人,一出手就是三五本甚至七八本作品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事情。相比之下,单行本的出版就显得比较冷清,长篇小说《会跳舞的向日葵》(秦文君)、《腰门》(彭学军)、《真情少年》(李建树)、《家有谢天谢地》(谢倩霓)、短篇小说集《狼獾河》(黑鹤)等是其中的优秀之作。而这些作品都出自名家之手,新出道的作家很难看到他们的作品以单行本的形式面世。
“丛书”这样一种出版策略,当然还是和市场这个指挥棒分不开的,因为丛书更容易吸引读者的眼球,而单行本很容易形单影只地淹没在图书的汪洋大海之中。当然,丛书比单行本更容易提升发行量,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这些丛书的策划出版显示了少儿出版的实力和魄力,好处是让很多经典作品能够全面地展示给读者,让很多年轻作家得以集中亮相。但有些丛书,尤其是作家个人系列作品,也容易造成形式上的宏大和内容上的贫乏之间的矛盾。一个作家,短短的时间内就推出一套甚至几套书,每一套又是好几本,拿在手中,有时会有“鸡肋”的感觉——书中时不时会显现出作者的才情,但是,这些才情稀释了,摊薄了,题材也趋于同质化。艺术贵在创新,但这些丛书的一个致命伤在于单调与重复。认真地雕琢一部作品,使之内容丰厚,在今天变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郑春华从2007年开始推出系列丛书《非常马鸣加》,2008年又有后续作品面市,这套书是本年度的丛书中比较优秀的一套,这当然源于作者多年的扎实的生活和艺术积累。对于一个新人来说,“丛书”这种写作形式对于自身的艺术才情不可避免地是一种挥霍和浪费,从长远来看,艺术才华被过度榨取,是不可能不影响到一个作家的艺术生命力的。
“长篇”的单调与“短篇”的繁复
相比较来说,“长篇”往往比短篇小说在艺术上更考验一个作家的综合功力,因此,“长篇”的优劣常常作为判断一个时期创作水平高低的最重要的因素。但是从最近两年儿童文学创作的情况来看,我觉得“长篇”尤其是长篇儿童小说的创作,却有着趋向“单调”的误区,这当然和前面提到的“丛书”热、单行本出版较难不无关系,况且容易受出版社青睐的题材又比较单一地指向校园小说,尤其是以“顽童”为主角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热闹型校园小说。因此,撇开长篇儿童小说惊人的发行量,我们会发现,对于儿童生存状态反映的深度与广度,对于儿童文学艺术探索的深度与广度来说,“短篇”创作所取得的成就是远远地被忽视和低估了。
2008年是“短篇”儿童文学作品大有收获的一年。目前,市场上至少有五家少儿社同时推出儿童文学短篇作品年度选,这也显示了短篇创作的数量之丰。短篇儿童文学作品反映出的社会内容更加全面和广阔,题材更加丰富,艺术探索更加活跃。像短篇小说《姊妹坡》(陆梅)、《秀树的菜窖》(三三)等对于童年心灵图景的深入挖掘,让读者更能体会到一种深度阅读的魅力;汤素兰的童话《天堂》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作者短篇童话创作的精致和诗意;而且,繁茂的儿童文学期刊使得一些新人得以崭露头角,像写童话的汤汤、流火,写小说的李秋沅、舒辉波、庞婕蕾,甚至像写诗歌的年轻的“90”后慈琪和张牧笛,都显示了一种蓬勃的创造力和不羁的想像力。虽然,各大出版社紧盯着的基本是一群相对成熟的作家,但我们也应该把目光盯向短篇写作领域,其中所显现出的新人特有的创作活力,可以让出版社发现更多的人才资源。
“通俗化”写作的成长
与“艺术写作”的坚守
评论家朱自强曾经指出,新世纪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走向就是通俗(大众)儿童文学从整个儿童文学中分化了出来,当下,中国儿童文学创作中的通俗儿童文学与艺术儿童文学两种类型刚刚开始了比较清晰的分化。我觉得这个观点有助于把当前儿童文学中存在争议的一些问题厘清。事实上,“通俗”和“艺术”写作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更重要的是,这两种写作,虽然都是文学,但它们还是有各自不同的创作规律和评判标准。如果不把他们放到各自的评判标准下去言说,去要求,那么一派就会把小读者的喜欢与否和图书的发行量作为评判图书优劣的惟一标准;而另一派则会认为作品艺术性和思想性才是给小读者推荐作品的标准;二者都容易抹杀彼此所作出的不同贡献。尤其是其中一种声音压倒性地占了上风之后,都会对儿童文学的创作生态、创作秩序带来不利影响。
“通俗”的和“艺术”的当然应该并存,但是,在儿童的童年阅读中,“通俗”的读物和“经典”读物究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例,才能使之获得的精神营养处于一种均衡的状态,这是出版界和创作界不能不思考的问题。“儿童文学是给人性打底子的文学”,这个“打底子”的给精神补钙的作品和“就是要给小读者带来笑声”的比较轻浅的阅读之间,是需要有一个恰当的比例的,否则,一个完全在大众文学中浸淫长大的民族,他的精神成长必将在未来的一天呈现出偏颇和脆弱。
从2008年的儿童文学创作中可以看出,还是有很多作家一直在坚守着“艺术写作”的原则的。而“通俗”类的作品则继续保持良好的出版势头。2008年,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又有新作面世。而葛冰则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侦探推理类的童话小说“皮皮和神秘动物”系列;曹文轩的幻想小说系列“大王书”的第二部《红纱灯》也已面世;彭懿则在江苏少儿社出版了“彭懿精灵飞舞幻想小说集”;李志伟在北京少儿社推出了“开心学校幽默丛书”、年底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推出了“李志伟冒险小说系列”。
事实上,虽然“通俗化”写作大行其道,但其主要的问题依旧不是数量太多了,而是精品太少了。尽管,侦探、冒险、悬疑、校园、幻想等等类型化的作品都很受读者欢迎,但是,我们依旧不能说我们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类型化作家。这些名家的介入,一定会不断提升我国“类型化”儿童文学写作的艺术品格,不断开拓新的写作空间。
王宜振的情趣
□王式俭
在儿童诗创作上,王宜振曾进行过艰苦的探索。他的诗,想像奇特、语言清新活泼,充满童心童趣。
上世纪80年代初,我第一次读到他的《秋风娃娃》时,曾为作者新奇的想像而惊异,诗很简单,仅有八行,但一位淘气天真的秋风娃娃的形象便跃然纸上:“秋风娃娃可真够淘气/悄悄地钻进小树林里/它跟那绿叶儿亲一亲嘴/那绿叶儿变了,变成一枚枚金币//它把那金币儿摇落一地/然后又轻轻地把它抛起/瞧,满天飞起了金色的蝴蝶/一只一只,多么美丽!”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诗中将秋天的落叶喻为一枚枚金币,既形象新颖,又有很强的暗示性。历来吟咏秋天的诗,多为萧瑟衰颓的景象,那是成年人的秋天,对于不知愁滋味的儿童来说,秋天正是美好的收获季节。
在《有一个节日在六月》中,作者深情地写道:“有一个节日在六月/在孩子眼里,它只是一片小小的香椿树叶/让树叶的叶脉连接起每个孩子的脉管/让每个孩子的脉管里流淌着一条喷香的河……”诗中作者没有选择玫瑰和紫罗兰,而选择香椿叶暗喻孩子们节日的温馨。这一比喻,城市长大的孩子也许会感到陌生,但在北方农村长大的孩子,就会感到格外亲切。春天,正是北方农村采摘香椿叶的季节,可以想见,节日里孩子们可以不做功课,他们攀上高高的香椿树尽兴玩耍,乐何如之!英国哲学家休谟曾说:“美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每个人应该默认他自己的感觉,也应该不要求支配旁人的感觉。”如果读者了解作者农村生活的经历,便不难理解作者的选择了。《斗笠》《我从田间采猪草归来》等诗也能看出作者类似的审美追求。《斗笠》是2005年收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五年级上册的名篇,该诗采用博喻和象征手法,寄托一位农村母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和无限关爱。诗的最后两节这样写道:“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 / 让这朵故乡的花儿伴你在闹市穿行 …… /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 …… 让它在你的头顶,成为一盏不熄的灯。”诗中,母亲一再嘱咐孩子戴上的斗笠究竟象征什么呢?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说:“空白、含蓄是中国艺术一门很大的学问。”诗的智慧在于藏匿,一首好诗应将诗意藏匿起来,让读者去想像。这首诗的魅力正在于此。
王宜振在童诗创作上走过一段漫长的路,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诸多荣誉,作者从容面对,在《荣誉的忧伤》中,他这样写道:“只有卸下这些沉重的荣誉/赶路才会一身清爽/心头的块垒落地,心里方感到舒坦畅亮……”童诗,是点亮儿童心灵的焰火,我们祝愿作者为孩子们写出更多好作品。
儿童文学的亮点与问题
□谭旭东
2008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对于儿童文学来说也是一个不平静的年份。无论创作、出版,还是理论批评,都出现了一些热点,甚至可以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创作:儿童小说创作
女作家占居上风
2008年儿童文学创作整体还是不错的,比如儿童诗出现了不少精品力作,张怀存、张晓楠、李德民、侯泽俊等青年作家屡有佳作,青年女童话作家中米吉卡、汤汤、阿欣、于潇湉、陈丽虹、曾维惠等,可以说在各种刊物上都是头条作者。最热闹的当然就是儿童小说。从开卷及其它图书销售排行榜上,也可以看出女作家风头非常强劲,如杨红樱、伍美珍、郁雨君、肖定丽、赵静、童喜喜、王勇英、商晓娜等,可以说占据了最显要的位置,而且她们基本都是以幽默的儿童生活故事写作为主。男作家中占主体的还是曹文轩、张之路、沈石溪、常新港、周锐等已经卓有成就的作家,青年男作家中也差不多只有李志伟、鲁奇、王钢等人的儿童生活故事还有一定的冲击力,但与青年女作家的强大势头相比,差距非常明显。
目前,儿童小说创作一个重要的取向就是小说“生活故事化”,大部分畅销的儿童小说其实都是生活故事,而且是具有情景剧性质的、具有时尚气息也带着都市情调的类型化儿童故事。这一来反映了儿童小说作家对读者的准确定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儿童小说创作对影视文化风格的借鉴及儿童图书出版对创作的调控力度越来越大。
期刊:纯儿童文学刊物迅速壮大
2008年的儿童文学期刊的发展状况令人鼓舞,可以说走出了几年前发行的低谷。北京的《儿童文学》杂志在原来半月刊的基础上,又发展成了旬刊,而且每期总发行量已经突破了50万大关。南京的《少年文艺》也变成了一月三刊,每月不但出版有纯文学版,还出版了少年写作版和少先队活动版,发行量也非常可观。天津的《童话王国》每月也出版两期:一期为小学高年级版,另一期为小学中低年级版。北京的《东方少年》也发展成了旬刊,并出版了作文版和低幼版。创刊才一年多的《读友》(少年文学半月刊)杂志也变成了旬刊,并且短时间内凝聚起了众多的作家资源。这种变化一来反映了儿童文学刊物在应对市场和读者细分局面时的运营智慧,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儿童文学阅读环境正在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纯儿童文学期刊的转好,扩大了儿童文学发表的阵地,也调动了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积极性。现在,青年作家不但在个人网站、博客上大展风采,而且在纸质刊物上也越来越受到追捧,这也是青年作家不依赖扶持而能走近读者的重要原因。
出版:原创重复跟风 缺少品牌建设
各个少儿社在作家创作资源的挖掘方面还显得缺乏眼光,总是围着几个名家转。改革开放30年是2008年一件值得纪念的大事,但围绕改革开放30年所出版的儿童文学图书在新意上略有欠缺,出版的几套书都是重复旧作,其实这样浪费了出版资金,对读者来说,也难有好的阅读效果。其实青年作家中有很多优秀的创作成果,无论童话、小说,还是散文、诗歌,都有很优秀的作品,但到目前为止,除了湖南少儿社和辽宁少儿社分别出版过“小虎娃”系列和“小虎队”系列外,没有哪个出版社出版一套比较大规模青年儿童文学作家的丛书。我个人觉得做儿童文学图书品牌,关键是要善于发现新人,善于挖掘新的创作资源,善于整合最新的创作力量。新品牌、新经典是靠建设起来的,是靠精心经营起来的,没有自己精心经营的品牌,出版社就不可能在市场上站住脚跟。另外,出版社不愿意在青年作家身上投资,就会因为急功近利而失去作家的信任和读者的信任,当然也会被市场抛弃。
理论批评:绝对化思维与话语缺失
2008年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几乎没有建设性的成果。不过,要说儿童文学理论批评没有一点动静也是不准确的,比如说,围绕杨红樱图书的畅销,就展开过几个人的争论,但细心人一定会发现,这些争论的话语不是理性的,多注重新闻性和市场性,缺少学理性。其实,杨红樱作品的畅销不能完全归于商业化的因素,如果完全没有审美的因素,杨红樱也不可能畅销这么长时间。另外,无论是读者认可,还是专家认可,都是需要智慧的,读者也不是媒体随便可以欺骗的。尤其是在儿童阅读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和教师引导和控制的情况下,儿童图书的购买行为更不可能非常随便。所以把杨红樱说得一文不值,显然是缺乏基本常识的。另外,把儿童文学的商业性写作完全否定或把市场化一棍子打死也不一定是对的。但我们判断杨红樱的作品也不能仅仅依据小读者喜爱,或者说完全依据市场码洋。专家应该有专家的判断和理由,如果专家把杨红樱作品的审美因素或其它导致受众很多的因素理性地分析出来了,那么,也就不会遭到非议,也不会被人指摘为参与商业炒作。
从关于杨红樱的争论来看,儿童文学专家参与儿童文学作家的评价是一件需要拿出专业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工作。从近年的经验来看,儿童文学专家完全成为出版社商业营销的“代言人”也让专家们失去了专业品格和读者信任。这个教训是值得反思的,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也犯了这个毛病,近年来好多人都拉起一支队伍进行阅读推广,有的还打着非常醒目的旗号,甚至给人以非常具有文化责任感的印象,但实际上都陷入了商业化运作的怪圈,结果现在都渐渐地失去了对读者的吸引力。因为家长和老师认识到了,这些阅读推广的背后都有出版商在支撑,谁给了推广者利益,推广者就会说谁的书怎么好怎么好。这样下来,没有几年,阅读推广活动的可信度就会打折扣。
现在儿童文学创作、出版与接受都被纳入到了产业化的链条里来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脱离商业化的思维和模式,但作家的主体性并不是完全被商业之手掌控的,理论批评家的智慧还不可能完全被出版商所支配,因为独立性的话语也是有可能产生并形成影响力的。关键是作家和理论批评家有没有一定的艺术眼光和艺术素养,有没有站在高处看世界的气魄和胸襟。希望2009年儿童文学创作、出版和理论批评都会有新的气象,有新的发展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