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唱的力量源泉——对抗力
2009-02-17王元静
王元静
身体机能的有机协调配合是让声音可控制地、悦耳、连贯、有色彩地发出的先决条件,对抗力是它们有机协调配合的源泉。气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肺部,在呼吸肌肉群的作用下,气息从肺部通过呼吸道呼出,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时促使声带振动,声带在喉肌各部分肌肉和喉头软骨的配合下发生作用,然后经过胸腔、口腔、鼻腔等共鸣腔体的扩大与美化,形成美好的声音。这些都是身体各器官、肌肉群力量对抗的结果。
一、歌唱对抗力的产生
歌唱时,面对的往往是大庭广众,须将歌声传至每个角落。因而要求声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力度变化,要有长时间歌唱的能力,并要将歌唱的气息根据歌唱的需要有控制地、均匀地呼出。因此,歌唱时必须保存于肺部以供应歌唱所需要的足够的气息,不能让气息由于呼出而减少支持的压力。并且,歌唱者必须保持气息进入肺部时的吸气状态,并使由鼻、口进入的气息与肺部送出的气息,在横隔肌处汇合。由上、下这两股气流的对抗平衡,使隔肌起到支持歌唱气息的作用。这就是声乐教学中常说的“横隔膜的支持”作用。当横隔膜起到这样的作用时,呼吸才真正成了歌唱发声的动力。然后,在呼吸的作用下,整个腔体(特别是共鸣腔体)向四周吸气膨胀扩张,腔体虚张;同时感到在头腔里的共鸣点,是向里集中、收缩,这种同时产生腔体打开、共鸣点集中的发声感觉,为轻松地演唱和获得美好共鸣音色提供了最佳的歌唱技术方案。这样歌唱时全身的对抗力就形成了。
二、对抗中松与紧的关系
歌唱中对抗与平衡其实就是松与紧的对立统一表现。良好的歌唱状态就是在歌唱发声的气息、肌肉和骨骼运动中松与紧的力量相互融合,互相配合而最终达到协调一致的结果。松与紧同处于歌唱的整体中,它们互相对立又相互协作、相互依存。某些部位的紧,是为了另一些部位的松,离开紧来孤立地谈松是不切实际的,不可行的,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使学生陷入放松就是松懈、松垮的误区。当然,即使紧的部位也要适当的松,松的部位也要有紧的成份。在歌曲的高潮部分,或需要有较高声音技巧的部分,演唱时大脑高度兴奋,精神集中,发声和呼吸器官积极活动,紧张工作,但是不管歌唱者内在相关器官肌肉要做多大的努力,外在的面部表情和形体状态,却要给人以轻松自如的美的感受。这就要求对抗要适度,在歌唱发声中要做到有松有紧,松紧协调,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意紧形松。
三、对抗的实际体现
(一)、内紧外松
通过我们内在的紧,去呈现给观众一个流动、有光泽、有控制的声音,这才是我们需要的良好的歌唱发声状态。具体来说,正确歌唱时歌者感受到的应是“外松内紧”的感觉。所谓“外松”是指歌唱时要有放松的心理,平和稳定的心态,舒畅的心情和积极美好的歌唱欲望,所有不参与歌唱发声运用的器官肌肉,例如喉外肌、下巴、牙关节、舌根、双肩等部位都要放松,排除影响声带正常工作不必要且多余的劲儿,从而得到松弛优美的歌声。所谓“内紧”则是指与歌唱发声有关的歌唱器官、肌肉及肌肉群应当是积极有弹性的,要保持合理的紧张度。歌唱中强有力的呼吸支持,声带的拉紧与声门的适度闭合以及共鸣腔体的打开和适度扩张都是相关的肌肉和肌群积极合理的协调用力的结果。
(二)、下紧上松
声音通道在下面横膈膜与腹部的对抗力量的有力支持下,犹如喷泉一般在体内形成,声音被托起到顶端,然后松弛地散开来,只有在意念中事先想好才能做到。许多声乐教师把歌声比作“风筝”,气息比作“风筝线”,小腹就是牵在手中的“线头”,心里想着风筝就在头顶上空飞扬,根据作品的风格要求适当调整“风筝线”的长短。下面紧拉,上面自由地飞翔,这也是下紧上松的关系。上下松紧就是上下对抗的实际体现。
(三)、前松后紧
歌者的演唱姿势应当保持“前松后紧”的状态:身体前半部分上胸部自然挺起,胸肌放松,双肩、胸廓及两肋都自然舒展开,胳膊放松下垂,面部表情自然,头颈角度端正自如,下巴、牙关节要放松;身体后半部,脊柱要挺拔,有一种沿着脊柱同时向上下积极用力伸展的感觉,有的老师形容好象绑了一根扁担在后背。同时,两腿直立,稍稍分开,膝盖不可弯曲,身体重心可稍前倾。以这样的姿势进行歌唱,歌者会感觉整个身体的后半部,从脚跟到后脑勺至头顶,都很坚实,有一种顶天立地的挺拔感,而前半部从前额、下巴到胸腹则既舒展又松弛,如此,不但唱起来得力,声音效果良好,而且外观也很优雅,展现着积极向上的舞台风貌。在把握歌唱姿势的松紧协调状态时,也要做到“松而不垮,紧而不僵”。譬如过分挺胸会影响呼吸机能的弹性,会使气息憋紧而防碍发声;而胸部过于放松以致佝胸驼背则同样会导致呼吸不畅,并会失去胸腔对歌唱发声的支持。头颈与身体的角度也要处于松紧适度的状态,如果头颈力量过于放松,导致头部前倾,则易造成颈部及喉的紧张,喉头易上提;而头部如果过分积极地后挺,则会造成喉部的被迫下压,同样影响歌唱的发声。前后松紧就是身体前后对抗的实际体现。
四、怎样训练对抗力
身体中存在各种不同的力量对抗,这些力量对抗使用是否得当,制约和影响着科学发声状态,因此训练协调有效的力量对抗极为重要。
(一)、气息对抗训练:就是增加横膈膜与腹部对抗力量的方法。可以让气息浅的学生蹲着来歌唱,蹲着时腰部必须用力,力量沉到下部,支撑力非常有劲,腹部收缩有力,对抗就形成了;还可以用加强后背的肌肉力量,锻炼这部分肌肉可采取向两侧推拉重物、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练习;有的老师还让学生用双唇着力打“嘟”,使声音与气息很好的对抗,如果横膈膜与小腹不能正确对抗,打“嘟”就不会持久。还有很多,比如:闻花、吹蜡烛、“狗喘气”、叹气法等也是老师们经常运用的练习对抗的方法。
(二)、共鸣腔体的对抗训练
1、打开头(鼻)腔:可以把头想成是空的物体,在高位置点上挂上一根弹簧,气息叹下,在对抗力的作用下声音从头顶反弹出去;可以用“吸着唱”的感觉寻找共鸣腔体的紧张力;也可以用“微笑”法保持面罩和头腔的扩展对抗力量。
2、打开口腔:打开口腔时松开下巴,抬起软腭,舌头放平,这样就打开了口腔共鸣音箱,并打开了通向头腔的通道,为让音响得到更好的共鸣还必须把音箱调整到最佳状态。尽力扩展歌唱后通道,不能让歌唱后通道变狭窄,所以要一直保持牙关的上下张力的对抗力量。
3、打开咽腔:可以用哈欠的状态,还可以用恶心、呕吐等生理动作来体会。但不可过头,否则往往因开喉过大,使声音管道过粗,费劲耗气,还会出现破音现象。可以用一种适合歌唱者自己习惯的母音来练习,以保证充分的共鸣空间并达到上至头顶、下通胸腹的联络站作用。
4、稳定喉结:喉结往上抬,削弱了声带与气息的力量对抗,因为喉结上抬时喉的入口处缩小,压缩了喉咽腔的共鸣空间,从而挤掉了丰满的咽腔共鸣,这种声音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总觉得是在“捏”着唱;喉结往下沉,就能拉紧声带,加强了声带与气息的对抗力量,如果喉结能够稳定地降低在低喉位置上,使声带始终处于拉紧的架势上工作,声带不仅拉紧了,而且,声带的边缘也随之变薄。特别是唱高音时,稳定喉头的作用很大。
5、打开胸腔:强调胸口处的支点,要求学生把声音放在胸腔来唱,富有张力的胸腔到对抗着的横膈与小腹,直通双脚跟,就形成了声音的下管道。但胸廓必须给内部的外扩力量施以足够的反作用力。这样整个声音传输的管道就形成了。
对抗力需要歌唱者在科学发声原理的指导下,进行系统训练才能熟练掌握,当学生能正确掌握并熟练运用对抗力量时,它就成为保障歌唱顺利进行的力量源泉。
(作者单位:四川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