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因笃的文学成就
2009-02-16高春艳
高春艳
摘要:为了揭示清初李因笃的文学成就,采用文史结合、分析归纳的研究方法,对其文学思想、文学批评、文学创作展开探讨。认为李因笃是清初宗唐派诗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汉诗学、杜诗学研究名家,是诗歌声韵学研究的先驱。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宗法杜甫,风格雄浑苍劲;散文师法秦汉,以策论文、传记文见长。他是清初著名诗人、诗学批评家、关中文坛领袖。
关键词:李因笃;关学;文学成就
中图分类号:120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731(2009)01-0078-04
李因笃(1631-1692),字子德,又字天生、孔德。陕西富平人,清初著名学者、诗人、诗学批评家,在经学、文学、音韵学方面均有相当建树,与陕西周至李颙、眉县李柏同为关学大儒,并称“关中三李”。三李各有所长,近世贺瑞麟曾有“二曲关学、天生文学、雪木高隐”的提法,认为李因笃的文学成就更为显著。迄今为止,钱钟书、蒋寅、李世英、孙微等学者已就李因笃的诗学思想作过一定研究,笔者也曾撰文论述其诗歌创作。本文拟从文学思想、文学创作、文学研究三个方面对其文学成就进行综合评述。
一、文学思想
李因笃没有文学理论专著,其文学思想主要见于诗文评论和书信以及他对汉诗和杜诗的评语。
(一)诗学思想
1.继承并发展明七子派的复古思想李因笃主张学习古诗,学诗途径由盛唐一直上溯至《诗三百》、汉魏、六朝诗歌,特别是对六朝诗歌传统和《文选》重点强调。钱钟书曾曰:“清初诗家如天生、竹坨、翁山,手眼多承七子,即亭林、梅村亦无不然。然天生取径既如七子之专,取材亦同七子之狭,斯则异于清初之沿明诗者。”将李因笃归为七子继承者,批评其学诗途径狭窄,不如朱彝尊等人兼取唐宋。事实上,李因笃对七子主张亦有一定突破。他反对字句模拟,主张得其神明,而且提出了如下诸多富有个人创见的诗学观点。
2.宗唐抑宋,标榜“清新蕴藉”清初诗家邓汉仪曾有一番论述:“今诗专为宋派,自钱虞山倡之,王贻上和之,从而泛滥其教者,有孙豹人枝蔚、汪季懋麟、曹颂嘉禾、汪苕文琬、吴孟举之振。而与余商略不苟同其说者,则有施尚白闰章、李屺瞻念慈、申凫孟涵光、朱锡鬯彝尊、徐原一乾学、曾青黎灿、李子德因笃、屈翁山大均等人。”将李因笃列入宗唐派代表人物。作为宗唐派成员,李因笃的理论特色在于推崇唐诗之“清新蕴藉”。《复李武曾》曰:“近时作者多以朴胜。试观宋人诗何尝不朴老,究其终逊于盛唐者,失其秀令也。夫秀者清新,令者蕴藉之谓也,合此四字,古人之能事过半矣。”联系他的其他论诗话语,所谓“清新”源自杜甫之“清新庾开府”,概指风格清新秀逸,“蕴藉”是指严羽提倡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概言意境朦胧含蓄,后者与王士祯之“神韵”内涵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神韵”宗法对象更偏向于王维、孟浩然,李因笃则将“蕴藉”“清新”相提并论,故而崇尚杜甫、李白、高适等人。
3.提倡诗歌抒写真性情《筠庵使君集序》曰:“芟伪黜浮而诗文之真气候乃出,推之父子、君臣、朋友之间,一以贯之,沛然若决江河,莫之能御矣。”指出真情实感具有无法匹敌的感染力。他的一则汉诗评语揭示了真性情的思想边界:“往观汉诗至‘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喟然叹日:‘惟守而后知其难,惟难则益见其贞,此意黄初以下,绝无津逮者。谓汉人之深得其情,故其语真,语真则至也,夫人情本不相远,岂贞妇别具一肺肝?一一出于自然哉!”对于抒写贞妇情欲作了肯定,颇有晚明思想解放之余韵。巧的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亦有同样高论:“‘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可谓淫鄙之尤。然无视为淫词、鄙词者,以其真也。”川此与李因笃的观点如出一辙。
4,主张诗人要有学问《钮明府玉樵诗集序》日:“天之赋才,非啬于今而丰于古。江河日下,视古人不啻径庭,岂独其才疏?学之不逮古人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往惟顾亭林征君不愧斯语。”他赞许顾炎武的诗歌有深厚的学问根底,批评当代诗人学问不及古人,表明他对学问十分重视。
5.标榜“秦风”作为陕西文人,李因笃对乡邦文学传统抱有强烈的认同。他以《诗经·秦风》中的《驷铁》等篇目作为陕西文学的根源,标榜其雄壮豪放的地域风格,自觉以“秦风”来推奖陕西诗人的作品。《二李》诗曰:“沧溟表齐帜,北地本秦风。”赞誉籍贯北地(今甘肃庆阳,明属陕西)的李梦阳诗歌本自《秦风》,又评合阳籍诗人康乃心诗曰:“孟谋诗数百首,诸体略具,雄姿逸气,不受羁衔,故皆直抒性灵,磊落壮凉,得秦风本色。”
对于李因笃的诗学成就,蒋寅认为:“他的诗论相当明显地带有明代格调派的印迹,而与江南诗学异趣。”指出李因笃的诗学思想带有一定的地域保守性。联系明清之际的诗学背景,笔者认为,李因笃的诗学思想未必滞后。张健将明清之际诗学的总趋向概括为“儒家诗学政教精神的复兴及审美上性情诗学、格调诗学的走向综合与统一”。蒋寅也认为:“清初诗学形成的诗教中心观念、对传统的开放态度、崇尚‘真诗和以学问为本的创作理念,后来成为贯穿清代诗歌创作的主导倾向。”李因笃的诗学思想,除拘泥于排斥宋诗之外,基本符合这一时代主导趋向,同时兼有地域特色。
(二)散文思想
1.宗尚秦汉散文朱彝尊《报李天生书》曰:“足下学博而才富,英敏果锐之气,直欲轶秦汉而上之,视仆之所为出唐宋之下,宜其分镳疾驰去之,惟恐不速。……盖足下之所尚者文,而仆之所期于足下者载道之谓也。”据此信可知,李因笃自称追摹秦汉散文,视朱彝尊为唐宋派。朱彝尊则认为二人的根本差异在于李因笃注重古文的文辞,自己更注重文章的载道功能。相比之下,李因笃的观念更接近文学的审美本质。
2.重视文章的学问根基他在《宋子贞先生制义序》中批评当时的八股文曰:“数科以来,日趋于熟腐庸俗,则并戌亥之辞而失之。观者瞶瞶称为清真。犹入十室之邑,平芜萧然而相诧以为大羹元酒之味,不越乎是,是便于天下之空疏不学者也。制义之道几平息矣!”对于烂熟庸俗、空疏不学的文风表示不满。
二、文学批评
作为诗学名家,李因笃对曹溶、颜光敏、康乃心等清初诗人的作品作过评点,但其最有成就的文学批评主要表现在汉诗学、杜诗学和诗歌音韵学方面。
(一)汉诗学
《汉诗音注》又名《汉诗评》,书中共收两汉乐府诗、五言古诗共390首,体例为题下有解题,字下有音注,诗间有评说。这是清初汉诗研究的重要文献,蒋寅认为该书系汉诗研究之发轫,首开汉诗细读之风,主要研究成果有:率先对汉诗进行音韵注释;以《毛诗序》为代表的儒家诗学思想作为批评话语对汉诗的思想内容进行评点,带有浓重的道德批评色彩;从语言、结构等诸多方面评点汉诗艺术;善于将
汉诗与杜诗互相发明。笔者认为,未曾述及的研究成果还有:在思想评析方面不乏新锐之见,敢于突破传统道德藩篱。除前所引的关于“空床难独守”的评语外,他评项羽《垓下歌》曰:“雄深悱恻,与高帝《大风歌》相当。当世儒以成败论人,而太史公独尊为本纪,冠汉上,千古具眼人也;项王此歌兼高武之妙,深于汉者,当自知之。”他以司马迁为榜样,赞誉项羽《垓下歌》堪与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相媲美,体现了不惟政治权势、追求客观公正的学者品格;在艺术评析方面,他赞誉汉诗具有“雅”、“真”、“奥”的风格特点;注重揭示汉诗对于《诗经》、楚骚的继承和发展,明确汉诗承上启下的诗歌史意义。
(二)杜诗学
李因笃所著《杜律评语》生前已有稿本流传,惜已亡佚,所幸后世诸多杜诗评著如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刘溶《杜诗集评》等保留了大量李因笃的评语。孙微《清代杜诗学史》将李因笃和顾炎武、王夫之、王士祯视为清初论杜四名家,据他归纳,李因笃的杜诗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将杜诗与《史记》并论;论“杜律细”;追“三颂”与匹“二南”;尚古质、淡雅、浑然。事实上,李因笃注杜甚为细致,此外尚有许多研究成果不曾论及。笔者概略总结出如下五点:一是以“温柔敦厚”为宗旨,注重对杜诗“忠爱”精神的阐发。如评《北征》曰:“忠爱之情,忧患之意,无一语不入微,真颊上三毫矣。”二是广泛揭示杜甫对古代诗歌传统的继承,除《诗三百》外,尚有楚骚、汉魏古诗、六朝诗、陶渊明诗以及初唐诗,显示出杜诗之“集大成者”气象。三是详细剖析杜诗之篇法、句法、字法,展现杜诗整饬精妙的结构艺术和语言艺术。四是展现杜诗多样化的艺术风格。除古质、淡雅、浑然外,还曾赞许杜诗具有清新、蕴藉、雄奇、朴拙等风格。五是批评杜诗存在的艺术缺陷,为此抹掉一些诗句。
(三)诗歌音韵学研究
李因笃是清初著名音韵学专家,顾炎武《音学五书》即以《答李子德书》为序,信中曰:“故吾之书,……非托之足下,其谁传之?”书中采纳了许多李因笃的见解。《古今韵考》是李因笃的音韵学专著,其特色在于以诗歌作为音韵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对先秦至唐代诗歌中的韵字进行分类编辑,分析古今韵语之异同,并就汉诗、杜诗进行系统注音,蒋寅以此视李因笃为“诗歌声韵研究的前驱”。又据蒋寅所述,日本学者长谷部刚曾在《中国诗文论丛》第18集上发表过《关于李因笃杜诗中的音注》一文,揭示了李因笃对杜诗声韵学和唐代诗韵研究的贡献。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一则关于杜甫诗歌音韵规律的论断:“近体诗出句末字仄声必是上去入三声递用。”此论经朱彝尊等人转述,在后世广为流传。当代语言学家王力认为:“杜诗并非每首如此,只能说是多数如此。”也对这一观点作了基本肯定。
三、文学创作
(一)诗歌创作
李因笃著有《受祺堂诗集》35卷,卷4当年未出,直至民国年间方才刊刻有《受祺堂诗卷四补遗》。现存诗总计2650多首。从思想内容而言,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一是抒发遗民情怀。从明亡后至康熙十八年,李因笃度过了30多年遗民生活,诗歌当中充溢着浓烈的故国之思和守节之志。代表作是《秋兴八首》和卷4收录的8首拜谒明十三陵的诗歌。二是关注国计民生,反映百姓疾苦。代表作为《发代州书触目七十六韵》,反映了晋冀灾民流离饿殍满地的悲惨景象。三是咏史怀古,抒发他对古圣前贤的敬慕。如《渡易水》歌颂了荆轲反抗暴秦的豪杰气概,《早秋五丈原谒诸葛忠武公庙》歌颂了诸葛亮的耿耿忠心和文韬武略。四是抒发亲情友情。代表作为《纪别八首》,描写了每位亲人与他依依惜别的感人场面。诗集近一半作品是唱和赠答诗歌,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慷慨热忱,代表作是《腊杪亭林先生寓曲沃,卧病小愈,走书相闻,即遣使起居奉诗五首》,表达了他对顾炎武的思念以及对友谊的忠贞。五是山水诗。代表作是气势雄浑、境界阔大的《望岳》,展现了西岳华山的雄奇险峻。六是歌咏盛世。代表作是《岁暮感怀呈郭明府献素四首》,再现了康熙中期关中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从艺术特点而言,李因笃精研杜诗,诗歌创作亦以杜甫为宗,潘耒《受祺堂诗集序》评曰:“富平李天生先生,关中豪杰也,为人豁达慷慨,自负经世大略,无所试其奇,一吐之于诗,其诗本风骚,出入古歌谣乐府,而以少陵为宗,意象苍茫,才力雄赡,既与杜冥合,而章法句法讲之尤精,千锤百炼而出之,此学杜而得其神理,非袭其皮毛者也。”赞其得杜诗神韵。联系诗歌作品,主要表现为继承了杜甫的忠爱品格和现实主义精神,体现出关学大儒经世致用的社会关怀,特别注重语言、结构、格律的锤炼。风格方面,既有杜甫之沉郁顿挫,更以雄浑苍劲见长,体现了“秦风”本色。他才学富赡,善用经史典故入诗,展现了学者之诗的特殊魅力。
(二)散文创作
李因笃的文集迟至道光年间才告出版,散佚颇多,但其在世时颇有影响,《李文孝先生传状》称其晚年归里之后“乞文者应接不暇”,是关中地区撰写碑版传志的名家高手。现存《受祺堂文集》4卷及《续刻受祺堂文集》4卷,外加数篇佚文,文章共计177篇,主要体裁有疏、策、传、志、碑、书、序、记等,成就较高的是疏文、策论文、传记文、序文。《乞终养疏》可与李密《陈情表》相媲美,被喻为“国朝两大文章”之一;策论文13篇,分别为《漕运》、《圣学》、《天文》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的重要现实问题,浓缩着李因笃实学思想的精华,体现了清初散文内容偏重经世致用的时代特征,具有旁征博引、逻辑谨严的学术文章特色。传志文53篇,主要包括传记文、墓志铭和祭文等,借鉴司马迁《史记》人物传记的笔法,借助典型事例、典型细节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了陕西诗人杜恒灿、甘肃提督张勇等人物形象。序文58篇,包括诗文序、赠序、序记文等,叙议结合,言简意赅,包孕着丰富的诗学主张和学术见解。陕西后世文人对李因笃的散文评价甚高,《受祺堂文集序言》曰:“读之奥衍鸿博,力追秦汉,经经纬史,是关世用,李北地、文太青之后而后罕有其俦。”赞其散文风格雄健直追秦汉,内容奥博贯通经史,具有经世致用的价值,是继明朝李梦阳、文翔凤之后陕西文坛的又一大家,对李因笃的散文成就作了准确概括。四、结语
清初多位名家对李因笃的文学成就给予了很高评价。王士祯评日:“富平李因笃天生,……长律得少陵家法,尝以四十韵赠曹秋岳,曹叹日数百年无此作矣。”屈大均亦称:“孔德诸体陵轹少陵,而五言长律尤善,曹使君秋岳叹为空同以后一人。”肯定了李因笃诗歌学杜的成就,曹溶则推李因笃为明代大家李梦阳的后继者。傅山《为李天生作》第一首日:“空同原姓李,河岳又天生”,也以李梦阳相比拟,第八首又曰:“何事亭林老,朝西拟筑坛?”诗中自注曰:“宁人(按:顾炎武)向山云,近日文章之事当推天生为宗主,历叙司此任者至牧斋,牧斋死而江南无人胜此矣。”依此可知,顾炎武竟将李因笃推许为继钱谦益之后的文坛盟主,可谓奖誉至极。相比之下,康熙初年主盟京师文坛的龚鼎孳曾题赠李因笃日“西京文章领袖”,这一定位更加切合李因笃在关中文坛的领袖地位。凡此种种,足见李因笃在清初文坛的影响。尤为欣慰的是,李因笃的文学成就同样得到了当代学者的相当肯定,钱钟书认为:“清初精熟杜诗,莫过于李天生。”蒋寅认为:“李因笃是清初关中最著名的诗人,也是对诗学有专门研究的诗论家。”综上所述,李因笃既是清初著名的诗人、诗学批评家,又是关中文坛领袖,在文学思想、文学批评、文学创作方面均有显著成就,应当充分肯定他的文学史地位。
责任编辑赵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