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2009-02-12郞秀婷徐华李泉波
郞秀婷 徐 华 李泉波
兴趣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一个人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但兴趣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落实全面发展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发挥实验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存在着丰富有趣的化学现象。重视化学实验,让学生把学到的化学知识与实验事实进行生动的结合,体验到认识的乐趣,这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笔者在授课时,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将学生的注意力及时的吸引到所要观察的关键现象上来,深入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实验课堂上要创造条件,增加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机会。学生通过独立实验,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另外,可根据教材内容,自行设计实验,通过直观有趣的实验现象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活泼有趣,可设计小实验或小魔术。例如,在讲钠盐时,做一个“滴水成冰”的实验;在讲硝酸盐时,做一个“火龙写字”的小魔术;在讲Fe3+的检验时,做一个“喷雾作画”的小实验;在学习磷及其化合物时,做一个“死灰复燃”的小魔术。这样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对化学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 运用现代化媒体能激活学习兴趣
现代化媒体以其独立的教学手段进入化学教学的领域,其教学方式有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等特点,可进行快速的信息处理和图像传输,同时还配有悦耳的音乐和图像描绘,这必然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求知的欲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有关“电子云”教学,可利用计算机设计一副三维空间画面,模拟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有关环境污染的教学可利用录像,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增强环保意识,这样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利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和课堂表演艺术能诱发学习兴趣
课堂上一个语言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语调抑扬顿挫、精神饱满、感情充沛的教师,往往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很快投入到探索情景中去。不要对某一个概念、某一句话反复多次的讲,这样容易惹人发笑,使课堂气氛沉闷。要随机应变,注意身体语言的发挥,巧妙的运用幽默、夸张、比喻等手段,使课堂气氛活跃。有时恰当的诙谐比正当的说教要好的多。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及时的鼓励和表扬,都会使学生感情得以升华,学习兴趣快速高涨起来。
4 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化学现象能发展学习兴趣
化学与社会关系极为密切,学生身边存在许多化学现象,而他们对这些现象熟视无睹。当他们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时,往往引以为自豪,感到满足,这种满足会使他们产生极大的兴趣,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为此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去分析,使学生边学边揭开生活中的一个个谜,从而产生极大的喜悦,转化为强大的求知欲。例如,让学生解释“雷雨可发庄稼”的道理,“铁器生锈”的原理,“塑料老化”的疑团等等,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和解释,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促进知识的迁移。
5 开展课外活动能拓展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校的条件,可以组织开展适当的课外活动。1)组织化学兴趣小组,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从废定影液中提取金属银,从草木灰中分离出碳酸钾,从海水中提取碘,水质的简单测定,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制作标本、模型、简单仪器等。2)组织化学晚会、化学讲座、化学园地板报等。在活动中他们可表演有趣的化学实验现象,可讲化学家的趣事和成功事例,可编化学短剧,编顺口溜等。化学讲座是指教师联系课堂内容,讲一些现代化的新成就,新发现,新技术和化学史。如在学习石油和煤时,介绍人类对新能源的研究和发现;在讲纤维素性质时可介绍人造纤维、光导纤维的应用及其产生的影响。
总之,学生思维的诱发,学习兴趣的培养,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积极采用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能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化学、学好化学,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