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拜谒屈子祠

2009-02-12余广人

中国新闻周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汨罗江江水屈原

余广人

长长的放逐,也是屈原追寻信仰之旅。司马迁深解其昧:天和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在“穷”——“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时,就有了《离骚》的呼喊。

从汨罗市沿汨罗江西行12公里,一艘渡轮把我们连车带人运抵汨罗江对岸。一路上,虽桂树飘香,风景可人,但因为《离骚》的韵律在耳边徘徊,似练的江水也倒流回两千年前;那位峨冠博带、须发飘飘“行吟泽畔”的老者一直相伴,心绪也如那一程诗句一程忧患的流亡诗人一般沉重。

汨罗江只是湘江水系的一支,但因接纳了屈原的悲愤,承载着《离骚》《天问》的悲悯,每一朵浪花都回荡着魂兮归来的呼唤。汨罗江便是一个文化符号,一直流向世界。

为这个文化符号开笔的,是赫赫有名的汉武大帝。传说当年汉武帝巡游至汨罗江,在楚塘江畔设坛祭天,天空倏忽半明半昧,愕然间,一卷天书缓缓降落。仓促间,只好用玉笥(玉篓)接住,展开一看是屈原的《离骚》。这位纵横四海、无所畏惧的皇帝心存敬惧,下令:山名为玉笥山;山上建屈子祠,敬奉屈原。此后,香火绵延于三闾大夫行吟过的山坡上,楚湘文化的精神道场,也随江水涟漪飘荡。

在史书冷寂的记载中,屈原的一生,浸透着忧愤。

屈原,公元前340年生于楚国夔地(今湖北秭归)一个贵族家庭,年幼时即“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23岁入朝任左司徒之职,为楚怀王重用,“入则与王议图事,以出制度,出则接遇宾客,以应诸侯”。他主张修明法度,选贤任能,实现富国强兵。但诗人的无忌和狂放,使他的政治主张遭到一些同僚的嫉妒与谗毁,后被黜为三闾大夫,流放汉北;5年后重新应诏回朝,又被楚襄王再度流放江南。

心怀愤懑,屈原渡长江,过洞庭,徘徊于湘水、沅水流域,生命的最后三年居住在汨罗江边的玉笥山上。长长的放逐,也是屈原追寻信仰之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处江湖之远,心依然在庙堂之高。但是,既然人亡政息或人未亡政已息,上下求索的意义何在?屈原的忧疾就变成了一部《离骚》——“离”者,“别离”“遭遇”之谓;“骚”者,“忧愁”也。司马迁深解其味:《史记》上说,天和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在“穷”——“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时,就有了《离骚》的呼喊。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下楚国都城郢都,衰老多病的躯体再也承受不了国家沦亡的耻辱打击,他披散着长发、衣冠不整地来到了汨罗江畔,望着满天湘楚乌云,长叹一声“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怀沙沉进浩荡的千古江水。江水接纳了他六十余年的生命,却无法保全他的遗体;民众以粽子填江喂鱼给予保全,成就了五月初五端午节。

屈原走了,玉笥山留下了。自汉武帝开场后,屈原的魂魄一直在汨罗江边徘徊。道场的建筑,也在祭奠中逐步扩大。前往屈子祠,途经名日“玉水”的小河,河上架一石桥,桥头刻有“濯缨”二字——屈原《渔父》篇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句,“濯缨桥”自然取意于此。过了濯缨桥,登上玉笥山,便来到屈子祠。

飞檐挑壁的招屈亭,大约是第一座纪念建筑。相传屈原殉国以后,他的弟子宋玉、景差一路寻师至此,为恩师招魂,后人感念立亭以记;独醒亭,也应是较早的建筑。传说年迈的屈原经常在亭子里和众人论国事,后人为了纪念他,以其“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的诗句命此亭。

在独醒亭附近的山坡上,有诸多与女媭有关的景点。女媭,屈原《离骚》中浓墨重彩的人物,其身份为何一直为后人议论。有人认为,女媭为屈原之姐,有的说她是屈原之侍妾,有的则把她当成屈原的随身秘书;而考古大家郭沫若则经过细致考证,认为女媭或可为屈原之女伴或侍女。

屈原的魂幡飘扬到清代,与乾隆皇帝的旌旗在汨罗江边重合。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汉代的基础上再次修整,占地1500平方米,全部建筑采用飞檐翘角、九曲回廊的砖木结构,雕梁画栋,古朴典雅。屈庙也改为屈子祠,并是乾隆御笔。祠的两旁配以浮雕,左边为屈原江边行吟图,右边为屈原怀沙(石)投江图。前厅的屏风上刻有司马迁写的《史记·屈原列传》,廊柱有清末诗人李次青联:“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磅礴之势,不输后人。后厅有屈原塑像,像旁悬挂着一副对联:“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蓄之百亩;帅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荒”。联文是郭沫若、于立群合璧——部撰于书。

数年前,当地政府在祠旁建起了屈原碑林,内有由回廊相勾连的八组仿古建筑,在《天问》《九章》刻痕中,屈原塑像昂然挺立于堂中。词章深处有静默的离骚阁、九章台、招魂堂等建筑,碑刻书法从甲骨文到正楷均予以罗列,有赵朴初、沈鹏、楚图南、欧阳中石等300多位当代书法名家所书《离骚》碑刻356块,与屈子祠相得益彰,形成一个完整的精神道场。

皇帝钦此,玉笥山光大,汨罗江端午节竞渡的龙舟,沿袭成制。屈原的魂魄竞渡到现代,普度到世界。晋谒,便由敬仰演变成一种时尚。

猜你喜欢

汨罗江江水屈原
春江水暖
长相思·江水东
祭屈大夫
汨罗江
汨罗江一直在涨水
屈原之死
山歌好比春江水
屈原送米
屈原的身份
春江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