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老儿不犯错
2009-02-11冯磊
冯 磊
我平生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忠臣平反昭雪的那一幕。
记忆里,当宫里的大太监尖着嗓子宣布為忠臣恢复名誉的那一刻,他的脚下总是跪满了被平反的对象及其家人。大家众口一词:“皇上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个时候,跪在地下的人似乎早已经忘记了先前受到的猜忌、监视、殴打、排挤以及心灵上的屈辱。——从被监视与摧残的对象一跃而成为人人仰慕的偶像,这种巨大的反差非常容易让人产生疯狂的快感。
既然忠臣蒙冤,那么就必有奸臣当道。忠臣沉冤昭雪、扬眉吐气之日,往往就是奸佞之辈摘顶子、砍脑壳的时候。让人感到纳闷的是,那些已经被宣布为大奸大恶的人被拖出大殿的时候,却仍然忘不了高呼“皇上,我冤枉啊!”此情此景,与当初所谓忠义之士枷锁在肩却仍不忘记朝着京城的方向大磕其头是何等的相似?!
只不过,我等普通读者很难明白的一点是,既然皇上身边有奸佞之人,无所不知的皇帝怎么就一点儿也没有察觉到呢?既然皇帝是圣明的,为什么总还是要受到别人的蒙骗呢?尤其让人不能理解的是,那些奸恶之辈,为什么总能够轻易得手,他们究竟是如何一步步爬上来的?既然历史总是让一些忠义之士受到伤害,那皇帝是不是应该负点儿领导责任?
我想,那是肯定的。
读史书也罢,看演绎的故事也罢。在历史和小说的舞台上被反复打板子、杀头的。一会儿是君子,一会儿是小人;一会儿是忠臣良将,一会儿是奸佞之辈。总而言之,只要弄不到改朝换代的地步,皇帝老儿就总是光荣与正确的,我等观众万万不可能在书本中找到他们犯错的记录。
——皇帝老儿不犯错,这也是我们的一大历史特色吧?
忠臣也罢,奸臣也罢,大家都是奴才。作为奴才,一般很少有人怀疑主子的正确性。统治者之所以很少被质疑,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他们手中握有生杀大权,很少有人敢于怀疑他们的权威;其二,因为聆听教训已经很久,普通人已经丧失了怀疑的能力;其三,即使有人怀疑了,也未必敢于表达出来。这样,皇帝老儿们就一直罩着神秘和无可置疑的光环,一直游戏到结束。
而最让人倒胃口的是,忠臣一旦获得昭雪,身价会立时倍增。整个社会就会立即掀起向忠臣学习的高潮。大家也因此在消灭了奸佞的高潮中手舞足蹈。面对往日所受的委屈,忠臣们总是异口同声地表示,他们受再多的苦难和误解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皇上的事业能够继续下去。经过种种磨难。他们再一次发现,皇上的“经”是对的,但是让锦表卫、太监们这些家伙给念歪了。他们发誓:作为臣子,今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皇上的好经努力念下去,直到千秋万代……
呜呼!
以上启示,是我从《明史》中发现的。如果在《明史》里找不到,你可以随便到中国的哪一部历史里去找找看,没准会有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