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软实力,从“打假”开始

2009-02-11茅家梁

杂文选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假币硬币实力

茅家梁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硬实力的增强并不能自动地提高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即使富得流油,强得吓人,但如果“软实力”低下,它依旧可能要沦为一个“不道德的国家”。

要提高“软实力”,务必从“打假”开始。文化部最近起草的《条例》明确规定营业性演出不得以假唱、假演奏等手段欺骗观众,否则将予以处罚。据有关人士透露,内地很多艺人,包括非常著名的“大腕”,在演唱会时都存在假唱。好多根本没有天赋的“澡堂歌手”也敢凭著经过“高科技”的修饰和花哨的包装上窜下跳,而坚持真唱的歌手因为现场效果反而没有假唱时好,也不愿意真唱了。

文化产品向来具有二重性,它既是文化,又是商品。假唱,难道不是欺骗消费者和侵犯其权益的行为?多少颂扬祖国、民族、母亲、爱情及其他的赞歌,在喧嚣中,却成了貌似真诚的假和尚嚼口香糖——有口无声!“响遏行云”“绕梁三日”,这种评价好像要锁进回忆中去了。“假”把“真”逼到了胡同里,“真”遭到了劫持,后果不言而喻。

最有意思的是:在云南曲靖的陆良县彩色沙林景区的五峰山上,有一座墓葬,碑额为“南蛮王孟获之墓”,碑文中有“吾遭诸葛亮辱……宁站死、勿跪生”等字样,这与人们熟谙的《三国演义》中的“七擒七纵,孟获乃心服”大相径庭!一位素称“严谨”的局长,为了增加旅游区的“文化内涵”,“结合史料和民间传说”,杜撰了碑文,为孟获“平反”。历史传说可以臆造,名胜古迹也可以“兴建”,都是“赵公元师”的撺掇。

这段时间里,让不少“高知”“对号入座”心惊肉跳的,不是别的,倒是当代作家邱华栋的小说《教授》。它披露了校园中的种种“学术”丑闻:论文抄袭事件的检举者被视为“犹大”;达标考核中,校方修改甚至臆造统计数字;职称评定时,某副教授不惜复印假书伪造论著。这是否折射出“人性在信息爆炸时代的软弱”呢?

最近的媒体上有则消息,标题为某地的《公交一年查获七吨多假硬币》。其中之“查获”颇有意思。发挥电脑的功能,尝试着用“吃进”、“收获”、“挑出”、“发现”、“收到”等字眼逐一替换这刺目的“查获”,竟感到并不影响顺畅地表达文章的本义。

查获者,侦查或搜查后获得(罪犯、赃物、违禁品等)也。公交车成为假币的“重灾区”,明明是司乘人员受到欺骗,遭受愚弄,却以“查获”二字,揉进了积极的“打假”的元素,掩盖了近似“渎职”的无能。“查获假币”应该是一桩利国利民的好事,公交公司的“查获假硬币”呢?谁吃了亏?工作人员有没有“查获”的喜悦?惟有一肚子的郁闷或愤怒而已。不想方设法扼制假硬币的“吃进”,一件窝囊事,笔杆子灵机一动,倒闹得有几分“成就感”了。把人家划到“标题党”里去,似乎有点刻薄,不过,这种半真半假的“新闻”却确实是值得大家深思一番的。吃了羊肉是不会变成羊的。听多了假新闻呢?会不会影响读者“传统的扬弃力”呢?回答是肯定的。一旦“新闻”堕落到与虚假为伍,则成了精神冰毒。

有时候,人们对不少“假”象,正如鲁迅先生所曾指摘的——“不敢正视”,“万事闭眼睛,聊以自欺,而且欺人”,进行“瞒和骗”。闹猛之处,假货泛滥,却是理智的“低状态”之时。

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人文环境和精神状态,便是一种在硬件建设之上、大象无形的“软实力”。泱泱中华,即使历史文化再悠久、自然风物再丰富,可惜在很多场合,仍然被人家认为“处于国际软实力谱系的末端”。听说某某明星为加入什么国籍而捏紧拳头宣誓了,且不谈民族利益、国家情感,单从某个“一点”,就折射出许多。看来,“软硬”兼施,两手都要硬是不可偏废的。

猜你喜欢

假币硬币实力
让硬币飞
买卖假币还找“朋友”一起花
我们的搞怪实力,真的不容小觑
凭实力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假币识别眼镜
假币案概述
硬币塔
希拉里喊出“巧实力”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