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忧伤
2009-02-11紫苏河
紫苏河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流淌的底色
200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终于揭晓,德国女作家赫塔•穆勒因其作品"以诗的专注和散文的真诚,描绘了被放逐者的景观"获得这一重要殊荣。媒体说赫塔•穆勒的作品在大陆还不曾出版过,我也就放弃了找来阅读的想法。但是,在秋日爽适的夜晚,我大脑中泛起一片忧伤,因为我开始不由自主回忆起几位我读过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底色--温柔的忧伤,这样的忧伤,缓缓流过读者最心深处,打动了一颗颗原本忙碌麻木的心。
我们都是流浪的星星
勒•克莱齐奥是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喜欢他的作品,是因为他的作品里有一种寻找的精神,寻找我们所失去的家园。比如《乌拉尼亚》,这个名字来自希腊神话,是一位女神的名字,代表着爱与美。而这个书名的寓意,是一个能够存在于现实社会的理想家园。这个家园是人人都梦想的,是在我们梦境中无数次出现过的桃花源。但令人忧伤的是,这仅仅是一个梦想中的乌托邦而已,因为我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这样一个天堂。
再比如他的《流浪的星星》,关于二战后犹太人的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里,有一个小女孩,她与自己的母亲一直坚定地去寻找自己传说中的家园,那就是圣城耶路撒冷。她们总是在路上,他们经历了漫长的等待、疾病、困扰、死亡,以及种种遭遇。她们一次次鼓起希望,但又陷入更深的绝望。那种无边的忧伤一直弥漫着,感染着我。在阅读时,我们似乎可以触摸到小女孩内心深处的伤痕,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她的期望,找到家园的希望。但寻找那片家园的路如此漫长,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是一种永远的忧伤。我们永远在路上,我们无法到达,我们永远都是流浪的星星。
我们都有自己的伊斯坦布尔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奥尔罕•帕幕克,在他众多的作品里,《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最打动我。那种神秘而令人深醉的东方调子,那种破败的感觉,是来自生命最深处的忧伤……
这样的忧伤,在土耳其语中被称为“呼愁”,它在古老的"古兰经"里被不止一次地提及。它从最初的含义--关于生命,彻底地失去;关于亲人,徹底地丧失。渐渐地演变,延伸,成了一种与精神相关的情绪、状态。它的含义也渐渐变得模糊,绵延不绝,如同透过窗户上的氤氲水汽所看到的外部世界。还有生命的孤独,深入骨髓的湮灭之感,以及远离一座城市之后的思念与遥不可及。
读完这本书,伊斯坦布尔也成了我遥远的牵挂,但不会有帕幕克那样的乡愁。因为那里与他成长的印记有关,与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紧紧相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伊斯坦布尔,那个地方,也许永远都回不去了,所以我们将它,称之为故乡。
野草在歌唱
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作品却与帕幕克的风格有很大的不同。在莱辛的作品里,没有闪闪发光的警句似的语言,也不够华美。她的风格是平实的,甚至于平淡,绝对的素朴。在莱辛众多的作品中,我喜欢她的成名作《野草在歌唱》,尽管这本书并不如令她在世界范围内声名鹊起的《金色笔记》那么著名。《金色笔记》是一本好书,但是涵盖的内容太过丰富,也异常的厚重,就像是色彩浓烈的油漆整桶整桶倒下来,令我窒息。因此,我更喜欢这本相对来说素净的小说。《野草在歌唱》的书名来自我喜欢的一位诗人艾略特的一句诗"在这个群山环绕的腐朽山洞里,在淡淡的月光下,野草在歌唱"。而莱辛的整本书,都充满了"荒原"的气息。
这本书有关殖民地时期的非洲、有关历史上非洲南部的种族隔离、有关白人和黑人、有关人性的思考、有关女性的权利和主张,莱辛在作品中对那段历史相对客观的展示和还原,以及她的反思,是她被很多的人所敬重的原因。除此之外,她的浓重的非洲情结,以及在她的笔下所流淌的对那片土地的情感,那种对于广袤的非洲原野深深地热爱,令她的文字充满了光彩。虽笔调朴素,却异常动人。
在莱辛的作品里,也有一种忧伤,一种来得特别温柔的忧愁,仿佛血液流淌。非洲的原野和荒原,那里的野生动物、鸟的鸣叫、森林、草原、农场、牛圈、烟草棚……泛着灼热的荒凉气息,弥漫在心头,丝丝缕缕都韵忧愁,却一点也不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