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式基金长期持有投资策略及发展建议

2009-02-10冯崔啸李依霜李世界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建议

冯崔啸 李依霜 李世界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近年来,开放式基金发展迅速,但随着A股市场下跌,各方对开放式基金长期持有这一投资策略出现了很多质疑,本文从正反两方面阐述这一理论的支撑和实际运用,并重点论证这一理论的可行性,提出了促进开放式基金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开放式基金 长期持有 建议

开放式基金发展现状

在2005年,我国基金总体业绩仅为70亿元,基金数目为218支。而2006年随着证券指数上扬,带动了基金的高速发展,基金数目上升为287支,净收益为1248.31亿元,经营业绩2708.16亿元,基金总资产净值8565亿元。在2007年的前三季度的净收益分别为1459.78亿元、2213.11亿元、2621.69亿元,在2007年第三季度末,总资产净值已达到2.92万亿元。然而随着A股市场的剧烈振荡,国内341支基金在2007年第四季度亏损721亿元,但由于大规模兑现2348亿元的浮动盈利,实际上基金仍获得1627亿元的季度净收益。到了2008年第一季度,A股市场继续大幅下跌。

一般认为,对于开放式基金,投资者应该长期持有。在投资理财中通行的划分为:一年以内叫做短期,三年或是三年以上才能称为长期。在基金投资最热时,几乎所有人都对基金应该长期持有的理论深信不疑。但随着A股市场不断下跌,A股依然低迷不振,下跌幅度也越演越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基金是否应该长期持有,尤其是当看到持有的基金净值越来越少,更多的基金购买者倾向于动摇或是放弃。那是什么让大家由深信不疑走向了怀疑和困惑,如今到底需不需要坚持长线投资?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

对开放式基金长期持有的质疑

基金用以说服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最大理由在于:基金的管理费大大高于直接证券市场所产生的费用,长期持有者的收益率会显著高于进行波段操作的投资者所得。但这个理由必须依赖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在2006年或者2007年上半年,当时经济形势一直呈现良好发展势态,投资者可以信奉这一理论,因为在当时长期持有基金确实能给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收益。但是,在目前下跌阶段,若基金持有者仍然坚持长期持有,那么基金带给其的将不再是丰厚的收益,而是净值的大幅缩水。在这个时候长期持有基金就意味坐以待毙。这类理由的关键就是长期持有与否必须视宏观经济环境好坏而定。

基金公司大力宣扬基金应当长期持有同样是出于自身运作的考虑。开放式基金本身具有购买自由和赎回自由的特征。这要求基金资产必须持有足够的现金流,以满足支付需要同时也能保证资产能及时变现。如果某基金盘面因过多的赎回和申购而经常变化,会直接影响这只基金的结构配置,使得该基金很不稳定。另一种极端的假设就是投资者大量同时赎回基金份额,导致该基金清盘。因此,基金机构力促投资者长期持有也是出于降低自身流动性风险的考虑。

基金管理人存在道德风险。基金经理素质良莠不齐,不但操盘能力有差别,而且道德水准也有差距。有些管理人为了增加管理费收入,人为操作基金净资产,此类盲目行为会大幅提高基金的风险。更有甚者以牺牲投资者的利益来换取个人收益的最大化。

基金管理人对长期持有可行性的解释

基金的申购赎回费用高,持有人一般需要承担大致为2%的交易费用,远高于股票的交易费用,交易次数越多,资金的损失也就越多。换言之,为了节约交易成本,基金应该长期持有,不宜频繁买卖。在频繁买卖中,还会丧失原来拥有的良好盈利时机。

受证监会规定限制,一只基金中不会全部持有股票,因此一般基金的增长比不上股票的速度。受限于基金投资组合的投资方式,在短期内基金的效益或许比不上股票。但是从长期来看基金可以获得稳定、持久的收益。如果希望得到长时间的稳健收益,那么就应该选择长期持有。

基金公司都聘请了专业的基金经理,他们都具有很强的专业背景、丰富的经验和优秀的操作经历。基金持有人应该对这些基金经理抱有足够的信心,相信他们能够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对开放式基金长期持有与否的论证

首先,投资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现在所处的宏观大环境,包括当前所处经济状态,以及未来经济的大致走向。当然判断出我国经济形势走势尤其一年以内的走势确实不很容易,尤其是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还有国内低迷的股市。但作为投资者,应该熟悉和理解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指的是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经济周期是长期存在且无法消除的,同时随着经济周期一轮一轮向前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值始终是在上升。所以面对所持基金净值减少时,应不必慌张,净值的下降不是永远的,经济周期中的低谷一过,依旧还会上涨。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就该坚持长期持有,这里的长期可以是三、五年。投资者也可以通过自身来对经济发展作出预期。

其次,投资者也要对自己具有的金融相关知识能力有个可信的合理估计。自己的金融知识储备和证券评估能力是否能够胜任其进行基金波段操作,或者自己的实际操控能力能不能超过一般基金经理的表现。笔者的看法是如果投资者个人有足够自信和足够的能力支持,相信自身的能力可以超过基金经理的业绩,那么投资者就不应该选择基金作为他的投资选择,而应该积极地投身到证券交易市场中去,在那儿投资者的才能会得到更大更好的释放。要是投资者对自己的水平没有充足的信心,那么长期持有基金是可行的。

按照现在通行的观点看,拿去投资基金的资金至少应该是自己的闲置资金,以不影响自己日常生活为宜,按照这种观点,基金应是长期持有的,因为这些资金对投资人的生活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所以可以作为长期投资来持有。另外,既然是投资途径,那么肯定就有人以此投机想谋取更大的收益。如果是想尽可能大的获得效益,那就该承担更大的风险。

对于基金公司因流动性需求,而希望投资者长期持有基金。本文认为觉得这点无可厚非,因为几乎所有金融机构都存在流动性风险,例如银行有挤兑的风险,所以设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基金公司希望投资者长期持有基金是部分处于自身发展的考虑,但这确实也会给投资者带来可见的好处。

开放式基金发展的建议

基金投资者需要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成熟的投资理念是一个长期且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事。政府、媒体和投资机构都有责任大力普及正确的投资方式,投资者自身也需要多学习证券投资知识,努力提高相关水平。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培养投资者理性的投资理念,应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工作重点。

基金管理者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虽然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基金普遍取得较高收益,但这主要归功于A股上扬行情,并不能掩盖基金管理层能力的缺失。只有提升了基金经理人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有效降低道德风险,避免老鼠仓和盲目扩大的危险,也才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更加稳健的收益。

建立和完善开放式基金监督体系。首先,需要加强落实对基金托管人的监督职责认定,实现基金托管人的独立性,使基金托管人成为投资者真正意义上的托管人,更有效地去监督基金管理人。其次,尽快建立以《证券投资基金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完善相关配套法规文件,尽快实现法律体系的发展与基金的发展相适应,以保证政府行政部门的监督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此外,大力推进基金评级和信息披露制度,形成良好的市场约束,促进基金公司规范运作。

参考文献:

1.贺京同,徐小兵.我国开放式基金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7

2.魏文娟,朱晓冉.浅析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及对策建议[J].财经界,2007

3.黄蓉.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7

猜你喜欢

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我的学习建议
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开好首次家长会的几点建议
“有联大家改”第十九期联作修改建议选登
“有联大家改”第十四期联作修改建议选登
“有联大家改”第十二期联作修改建议选登
『有联大家改』第十期联作修改建议选登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