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2009-02-09066100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吴海英周丽坤贲广秀

中国疗养医学 2009年8期
关键词:流食血肿微创

066100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 吴海英 周丽坤 贲广秀

CT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066100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 吴海英 周丽坤 贲广秀

CT引导下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是目前神经外科治疗颅内血肿的新技术,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骨科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44例患者,不断总结护理经验,在CT室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护理流程。病人由专人高质量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准确地掌握病情变化,及时为医疗提供依据,使患者度过危险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4例均为高血压脑出血,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1岁;昏迷24例,昏睡12例,嗜睡5例,神智清3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①术前准备: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共同阅CT片子,术前讨论。安排一名工作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护士配合手术,确保手术质量,入科后护理人员及时测血压,吸氧,头部备皮,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及时翻身叩背1次/2 h,垫气垫床,以预防褥疮。②CT室术前湿式清扫后用紫外线照射60 min,手术医护人员穿无菌手术衣,戴帽子、口罩。③物品准备:HY-1型颅内血肿穿刺包,无菌电钻,吸引器、吸痰盘各一个,心电监护仪一台。

2.2 术中护理 CT定位以后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如患者躁动时用约束带固定肢体或遵医嘱给予安定10 mg静推,持续吸氧2 L/min,做好护理记录。术中要严格观察患者瞳孔、意识、生命体征情况及血氧饱和度。如患者出现头痛、呕吐、血压升高、意识改变等情况,则提示颅压升高,要配合医生处理。如有呼吸不畅时,应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2.3 术后护理 病人回到病房床头抬高15°~30°,减轻脑水肿,以利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吸出分泌物,定时翻身、叩背,以利于痰液的排出,并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的通畅。做好基础护理,留置导尿者应保持尿管通畅,定时行膀胱冲洗及消毒尿道口,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3.1 观察患者意识及瞳孔 意识状态是判断病情及愈后的重要指标,每15~30 min观察一次,通过回答简单问题及对疼痛刺激了解患者意识状态。神志清醒转入嗜睡或由嗜睡转为昏迷则提示颅内出血或颅内压升高,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如GCS评分大于7分,则愈后较好。

2.3.2 体温 脑出血患者给予头电动冰帽可使脑代谢率降低,耗氧量减少,有利于脑功能恢复和减轻脑水肿。对于体温高达39℃~40℃以上,躯体温度高,不出汗,用解热镇痛剂降温效果不佳时,一般为中枢性高热,除给予冰帽、冰毯外还可在腹股沟、腋窝及颈动脉等大动脉处夹冰袋,并结合药物冬眠降温。也可以用冰盐水灌肠,在灌肠过程中,每30 min测体温一次,并观察皮肤颜色及降温效果。

2.3.3 血压 本组44例脑出血患者均有明显高血压病史或入院时血压高。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次出血是直接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原因,因此术后血压的测量颇为重要,术后血压高者适用于降压药,使血压降至脑出血前原有水平,但降压不可过快、过低,应用药物降压时每15~30 min测量一次血压,并调整床头,血压过高时可抬高30°~45°,如血压过低则将床头降低。

2.3.4 降颅压 颅内压的高低可作为病情愈后的重要指标之一,护理人员要严格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甘露醇或速尿静点。

2.3.5 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2~4 h开放穿刺引流袋,观察引流管高度在穿刺点以下,固定在床旁,保持引流管通畅,并观察有无新鲜出血征象,与脑室相通的血肿引流管注意抬高引流袋高度,引流袋顶端高度距离孟氏孔10~15 cm。保持穿刺引流通畅,避免引流液逆流,防止颅内感染。在给患者翻身治疗和护理时,应动作轻柔、缓慢,患者头部活动幅度不可过大,并固定好穿刺针,暂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及引流管脱落;随时检查引流管是否受压、扭曲、打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持穿刺针敷料干燥无污染,一般每天换药一次每日更换引流袋。注意观察,及时准确记录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进行各种治疗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3.6 饮食护理 清醒患者术后2 d可进流食,术后一般禁食1~2 d,长期昏迷患者待3 d后,肠鸣音恢复时可采用鼻饲流食,为防止鼻饲饮食返流,鼻饲速度不可过快,并测量温度39℃~41℃适宜,鼻饲前先充分吸痰,鼻饲后将床头抬高30°,短时间内尽量不吸痰,不叩背,以防引起呕吐,在出现胃液返流时可适当减少每日鼻饲量,严重者暂禁食。拔管时注少量空气以免食物在抽出时落入气管,当吞咽反射恢复后,开始锻炼用勺喂水,确定吞咽功能正常后可进半流食、普食。

3 出院的护理干预

出院患者由责任护士制定肢体功能锻炼计划指导方案一份,并附患者亲情卡一张。卡上有科室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的电话号码,方便患者随时联系。责任护士通过电话进行护理干预并随访3个月,以督促患者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4 小结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近年国内外推广开展的一种治疗脑出血的新技术,其操作简单,费用低,安全有效,患者创伤小,手术不切割神经,患者恢复快,提高了生活质量,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社会效益。

2008-11-21)

1005-619X(2009)08-0716-01

猜你喜欢

流食血肿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医嘱中的流食、半流食、软食分别指什么
基于物联网的流食助推系统研究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难吃与不能吃
胃肠道手术后康复8问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下肢平滑肌肉瘤误为慢性血肿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