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心理问题及其预警干预机制研究

2009-02-09510515广州军区广州疗养院黄莉莉

中国疗养医学 2009年10期
关键词:预警护士心理健康

510515 广州军区广州疗养院 唐 娜 刘 霖 黄莉莉 王 蕊

护士心理问题及其预警干预机制研究

510515 广州军区广州疗养院 唐 娜 刘 霖 黄莉莉 王 蕊

护士心理问题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的形成有多种因素。护士心理问题的预警机制包括确立心理问题预警指标体系、确定心理问题预警的对象和范围、评估预警信息和发布警告。护士心理问题的干预机制有宣传干预、教育干预、辅导干预等具体的干预措施。在当今社会下,关注护士心理问题,研究护士心理问题的预警和干预机制,对于增强护士心理健康与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护士;心理问题;预警;干预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因此人们感到工作压力是前所未有的。护理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双重劳动,护士要面对一个伴随着巨大压力的群体——病人。因为长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下,护士往往会感到身心疲惫,从而使工作满意度迅速下降[1]。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不但危害着护士的健康也会给护理事业带来重大影响。近年来,国内有关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报道越来越多,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全国各医院都在积极的努力构建和完善护士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警机制,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

1 护士心理问题

1.1 护士心理问题的界定 护士心理问题是指护士在扮演多重角色的各类活动适应中产生的个体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状态。

1.2 护士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1.2.1 不能适应社会 护士中相当一部分人对护士角色、人际关系、工作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从而产生心境抑郁、焦虑失眠、出现习惯性便秘、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偏激或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

1.2.2 人际关系紧张 一些护士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医患关系、医护关系。

1.2.3 慢性疲劳综合征 王雅芳报道,近年来出现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可能与劳累、长时间心理紧张,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该病在护士中的发病率为1 088人/10万[2]。护士因自我成就感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心理失衡,加之年龄、护龄的增加使其对日复一日超强度的工作产生了厌倦、疲惫感,从而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症状。如头痛、睡眠障碍、胃肠道不适或易激惹、易疲劳、焦虑、护士职业冷漠、感知觉出现错误、判断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护士身心疾病增加,给医院和护理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2-6]。

1.2.4 不良的个性特征 某些不良的个性特征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如心胸狭窄、意志脆弱、过于争强好胜、以个人为中心、自我封闭、过于敏感等。1.3 护士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3.1 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护士从事的是救死扶伤工作,其服务对象是直接面对患者,稍有不慎,重者是人命关天,轻者也会产生与患者之间的矛盾。由于护士的工作维系着病人的安危,责任重大,故护士在工作中精神上会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加之高强度的工作,极易产生疲惫感[7-8]。

1.3.2 工作压力大 护士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护理专业本身的工作性质,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专业技术要求高,护士与病人及家属间的人际关系,护士间及与管理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所有这些都极易转变为心理压力,从而影响护士心理健康水平[8-10]。

1.3.3 超负荷工作,工作强度大 目前许多医院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工作量却在增加,使得一些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况。长期在这种超负荷工作状态下,疲劳得不到调整,容易引起躯体不适、紧张、焦虑等身心症状,导致“身心俱疲”[7-8,11]。

1.3.4 新医疗体制对护士的压力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服务范围的扩大,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日益增高。使护士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跟不上医疗技术发展水平及患者的要求时也会产生焦虑,加之专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工作岗位竞争和新的人事制度改革,都会使护士产生紧迫感,产生心理负担,影响心理健康水平[7-8]。

1.3.5 护士缺乏心理卫生知识 在现有的护士群体中,系统接受过心理教育的较少,也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与培训,对心理健康问题缺乏防御训练,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矛盾或受到挫折时,往往缺乏正确的心理指导和有效的应对方式,不会科学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并加以化解[7,11]。

1.3.6 社会因素的影响和社会支持度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加强,对护士工作的要求也在提高,使护士在工作中谨小慎微,生怕出错,增加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高压力、高负荷的工作,本应得到更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但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医生与护士之间的报酬差距大,甚至有的管理层重视医生、忽视护士,造成一种社会不公。同时护士付出的辛勤劳动有时得不到社会认可,还存在着职称晋升难,进修深造机会少等诸多因素,也增加了护士的心理负担,影响了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11-13]。

2 护士心理问题预警机制

心理问题是可以预防的,这有赖于心理问题预警机制的建立。所谓预警机制就是“预先发布警告的制度”。心理问题预警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确立心理问题预警指标体系 心理问题干预中很重要的一步是形成可靠的心理问题指标体系,以便及时对护士的心理问题作出准确、科学的判断。衡量心理问题的指标体系一般有以下五个方面:①负性情绪指标,包括类型、症状程度、持续时间。具体指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②人格缺陷指标,包括类型、症状程度和可能原因。常见的人格缺陷有自卑、怯弱、狭隘、狂妄、偏执、敌对和自我中心等。③学习问题指标,包括类型、症状程度和可能原因。常见的类型有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动机过强、学习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等。④身体症状指标,如肌肉酸痛、紧张,头昏、头疼,心慌、心痛,无食欲、消化不良,睡眠紊乱等。具体项目可以参考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中的分项目即身体症状项目确立。⑤社会环境指标,指与家庭成员、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看法和满意度,对医院工作、管理、生活的满意度,对社会风气的满意度等。

2.2 确定心理问题预警的对象和范围 一般通过以下途径来确立预警的对象和范围。

2.2.1 心理健康普查制度 每年的开始,各医院可以通过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或用UPI量表对所有护士进行测试,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护士,并把这些护士名单录入预警库,作为预警对象进行重点预防。

2.2.2 心理信息员汇报制度 医院各个科室设有心理信息员,这些信息员最了解科室里护士的工作、生活情况,他们一旦发现护士的异常状态,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向护理部负责这方面工作的负责人汇报,再由分管这项工作的负责人直接处理,或继续向上汇报,并把这些护士的名单纳入预警库。

2.2.3 心理咨询室值班制度 各医院都要设有专有的医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的任务就是接受有心理问题的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咨询,解决其心理问题。如果是轻微的心理问题,一般通过咨询就可以解决,如果是严重的心理问题,那么就需要把这些护士的名单放入预警库,作为预警对象进行重点预防。

2.3 评估预警信息,发布警告 对进入预警库的护士,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全方面的分析。这可由医院专设的医务工作者心理咨询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来进行,也可以请外面的专家。在分析过程中,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并根据预警指标,评定护士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由此来确定是否发布警告。心理问题预警机制就像一盏“心理警示灯”,对护士的心理状况进行及时分析,对有心理问题的护士发出警报,从而可以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

3 护士心理问题干预机制

3.1 心理问题干预的理论模式 心理问题干预的理论模式主要有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社会转变模式三种。平衡模式认为,有心理问题的护士通常处于心理情绪失衡状态,他们原有的应对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无法解决当前的问题。因此心理问题干预的重点应该放在稳定护士的情绪上,使他们重新获得心理问题出现前的平衡状态。这种模式在心理问题出现早期使用更适合。认知模式认为,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由于患者不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与事件本身无关。该模式要求咨询师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头脑里的非理性思维,重建理性思维,最终使患者自己解决头脑里的问题。这种模式在心理问题出现中期使用更适合。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认为应该把患者的心理因素和他们的同伴、家庭、职业、宗教信仰和社区环境等因素结合起来分析。心理问题干预的目的在于把个体的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系统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的资源,从而使患者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方式解决心理问题。在心理问题的干预过程中,这三种理论模式应该综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3.2 心理问题干预网络建设 对护士心理问题的干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院多个部门的积极配合,通过科室信息员-科室-护理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院五级网络建成护士心理问题干预的快速反应通道[14]。在这个网络中,院一级主要由医院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员构成,负责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培训与心理问题干预的统筹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一级由专业心理咨询师构成,主要负责开展心理测试、问题评定、监控和干预处理;科室信息员、科室、护理部的职责是通过经常性地排查收集护士的信息,及时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院里汇报可能出现的严重心理问题以及进行个案的登记,共同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

3.3 具体的干预措施

3.3.1 宣传干预 医院可以通过宣传栏、展板、广播、电影、专题讲座和网络等形式,在全体护士中宣传、普及护士心理健康常识,使护士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自我调节心理的能力,学会主动求助,使心理问题消解在萌芽状态中。通过宣传,护士掌握了心理健康的常识,树立了关注自己心理健康的意识。

3.3.2 教育干预 医院可以开设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继续教育课程,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人际交往心理学》、《压力与应对》等,通过学习,掌握系统的心理学理论和知识,掌握应对压力的技能和技巧。尤其是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即ABC理论,可帮助患者认识及改变头脑里的非理性思维,重建理性思维,最终自己解决头脑里的问题。

3.3.3 辅导干预 辅导干预主要是针对录入心理问题预警库的护士,辅导师可以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家,也可以由医院的护理副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等人担任。医院可通过专题讲座、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和个别治疗等形式对有心理问题的护士进行有效干预。

3.3.4 咨询干预 心理咨询师可以根据护士具体的心理问题,给以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前面提到的一般心理问题,如工作压力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就可以通过咨询师的咨询直接得到解决。如果问题严重,那么咨询师就得与该护士的所属科护士长取得联系,争取形成共同的教育力量,以促使问题的解决。咨询干预有面对面的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和网络咨询等多种咨询干预形式。

3.3.5 活动干预 各医院可以通过组织野营活动、拓展训练和表演心理剧、建立心理宣泄室等形式,丰富护士的业余生活,开发护士的心理潜能,同时也给护士提供一个宣泄心理压力的舞台,促使他们的心理能量得到释放,从而降低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1]Nancy F.Testin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tress and satisfaction in correctional nurses[J].Nursing Research,2006,55(5):316-327.

[2]王雅芳.急诊护理工作应激对护士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2):81-82.

[3]何贵蓉,李小妹,顾炜,等.护理工作压力源及压力程度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1,16(11):700-701.

[4]戴琴,冯正直,谢刚敏.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490.

[5]扬鸿芳.护理人员不良心理状态原因分析及改善对策[J].河北护理杂志,2002,7(1):30-31.

[6]俞立农,何志成.护理职业冷漠的危害性及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0,7(3):206-207.

[7]刘小珍,陈庆瑜,瑞贞,等.护士心理亚健康状态原因分析及维护对策[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2):99.

[8]李竞淘.护士心理健康调查[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20.

[9]康晋梅,曹淑卿.普外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J].天津护理,2006,14(2):96.

[10]张怡.广州市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5,23(2):118-119.

[11]刘春慧.对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对策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2):495.

[12]刘志宇,刘瑞玲.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分析[J].2007,26(8):807-808.

[13]卢先玲.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9):197.

[14]翟瑞.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分析与危机干预探索[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01-104.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re common among nurses,which are caused by many fators.Early warning mechanism fo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cludes establishing early-warning index system,establishing objects and scope of early-warning,assessing information and giving warnings.The intervention mechanism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cludes specific measures such as propaganda,education and counselling.In order to reinforc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nurses and construct a harmonious society,it bear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oncern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nurses and to study their warning and intervention mechanism in modern society.

Nurse;Psychological problems;Early warning;Intervention

2009-03-23)

1005-619X(2009)10-0924-03

猜你喜欢

预警护士心理健康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