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正的意义

2009-02-07冯露青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09年1期
关键词:齐奥毛里求斯克莱

冯露青

开始接触《乌拉尼亚》,是因为它的名声,或是因为我见识短浅,以前我很少在书店发现勒克莱齐奥的身影。起初,我还想这样一个不出名的作者,为何也能得到诺贝尔奖,不过看过他的书后,我才觉得我的肤浅与天真或者真如翻译家董墙所说:“从某种程度上讲,勒克莱齐奥的两大特点——世界情怀与超现实,都是我国大多数读者的盲点。”

《乌拉尼亚》此书,描绘出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国,一切都回到人的灵性尚未被物质与文明玷污的混沌之初。而这种犹如桃花源般的社会,也正是我心中所向往的。可看到书的后半部,发现这理想世界在人类社会的围攻下无奈被迫迁移,我的失落之情随着书的尾声渐进而逐渐增加。我讨厌那朗波里奥的研究员和主人公的情人达莉娅及其前夫,我不知我为何如此,我本应该宽容地看待他们,况且他们只是书中的角色,或许是我不知不觉已将自己融入此书中,以致至今仍对此书念念不忘。我尝试像坎波斯的村民一样,在一个宁静的晚上去仰望天空,尽管有人会觉得很可笑,尽管我知道四周不管有多宁静,总会忽然有一丝杂音在打扰我,尽管我知道即使在深夜,天空仍会被灯光所照亮,尽管我知道无论把眼睛睁得多大,也无法看清天上的星星的闪动,尽管……尽管……现在不可能,我也想在我有生之年,像勒克莱齐奥先生一般地追寻自己的理想国。去仰望天空,勒克莱齐奥先生的书令我更加坚定信念。

书中所写的乌托邦式理想王国与《礼记》中描叙的大同社会也有几分相似之处。但因大同社会否认人的精神和灵魂,所以显得不足。

在读过勒克莱齐奥先生以往的作品,发现此书延续了他一贯优美的文风,充满诗意的文笔,他对词语的敏感,生动鲜明刻画每一个场景,从中我可以获得充分的美的享受。

“乌拉尼亚”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爱与美的女神,同时也是司掌天文的缪斯,象征着飞翔的精神。所以从这部小说的题目看出是意在突出梦想的美妙与神奇。

书中,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是“不知何日,也不知何时”,也许是因为书中反复出现,虽然不太懂,只知这是现实中的人们面对时间的迷茫。

书中的点点滴滴,不仅只写理想国,而在写这生命存在的意义,不是平庸地活着,而是高高地飞翔。这也正是一开始题目所告诉我们的。

被法国总统萨科奇评价为“世界的儿子”“一名伟大的旅行者”的勒克莱齐奥先生,虽出生在法国,但仍记着自己的祖籍是毛里求斯,记着毛里求斯才是他真正的归属。他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忠诚于自己国家。

一个作家不管他的作品写得有多好,始终不及一个拥有高尚人格的作家来得优秀。

我尊敬勒克莱齐奥先生,并不因为他的作品,他的名声,而是他那种高度的道德性,那种深刻的人性。

再次轻轻盖上《乌拉尼亚》,仰望天空,意犹未尽。

猜你喜欢

齐奥毛里求斯克莱
Cardinali lives without electricity卡尔迪纳利的无电生活
漫画
自己的选择
『天堂原乡』毛里求斯
对非洲小学汉语教学的思考——以毛里求斯为例
从学情看毛里求斯汉语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意料之外的结果
“看不见”的桃花源——浅析勒·克莱齐奥《看不见的大陆》
破茧而出、羽化成蝶——论勒·克莱齐奥《寻金者》对通往乌托邦之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