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强师 科研兴校
2009-02-07张艳秋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学校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合时代发展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要求。教育科研是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是学校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当今社会对英语教学的希望与要求也成为对教学工作、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的极大动力与挑战。目前,教师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状:
教师盲目、单一的教学方式,课堂中一味的说教式传授,忽略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环节,使教师的教学成为枯燥、繁重的机械式劳动,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对教学中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神秘莫测、高不可攀。部分有研究意识的教师也苦于对课题研究的无章法可循 。
由于教师教学的机械重复性造成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学生学习的方式也随即出现单一、被动的现象。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根据教师、学生的现状,我们感到在“日常教学中树立教师科学正确的研究认识,研究有章可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适合教师发展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学校刻不容缓所要研究的课题,同时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研究思路
确定课题——定人定责——日常研究——检查、指导与改进——研讨完善——总结推广
二、研究方法及实施策略
(一)多角度、立体交叉式的教研与科研一体化的研究方法
线路一:线路二:
学科备课组名师
年级教研组课题教学师傅
学校科研组骨干教师
线路一
1、学校科研组——“说模建模”的研究方式
科研组骨干教师是课题实验研究的最具活力的队伍,基于他们已初步具备了课题研究能力,学校要为他们搭建平台,引导骨干教师将教科研工作中已初步具备的较成功的个性化教学研究模式进行推广,使全体教师们能够从汲取身边先进教学经验做起,真正达到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目的。此举也诣在促使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持续提高的发展,同时推动课题实验研究工作的开展。学校以课题研究“说模、建模”的方式,进行了课堂教学活动。要求课题组教师结合课题实验内容进行,及时总结研究经验,加工、整理,形成自我个性化教学模式。作一节“课题实验研讨课”,作课之后进行“三课一反思”活动,即“说课——上课(看课)——评课——反思”。
(1)说课:科研组教师在作课前利用多媒体对个人研究的课题及怎样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2)作课:教学策略、教学环节的安排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多种手段的运用来凸显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3评课:针对作课教师的研究课题,结合课堂教学的说、作情况对教师在课堂中体现的新课改理念及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作出切实的评价。
(4)反思:评课后,总结出问题的合理有效解决方式再次进行课堂实际教学。
2、年级教研组——“组内同授一课”的研究方法。
教研组是每个学校都拥有的一个最基层的组织机构。它最能体现“同伴互助式”,在教研组的活动中能让教师不断提升教育实践智慧,让教师自我的价值得到最大可能的实现,最直接的让教师感到研究的快乐,从而深化课题实验的研究,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在课题研究阶段中大家往往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因为采取的策略不同、方式方法的科学与否、每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解决的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只靠教研活动中的研讨方式解决问题,缺乏生动、具体、全面及针对性。针对教师们提出的这些困惑,结合组内课题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使组内同伴互助作用发挥最大化,我们适时的调整了研究策略,采用组内“同一课题、同课异构”的研究方法,使课题研究更加深化。
1、组长将组内研究课题时所遇到的困惑汇集其共性、典型性, 结合同一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得到较为全面系统的初次文案。
2、第一位教师就此文案进行授课后,组内教师对课堂全程进行评课后,在他人的得失中再次进行反思、重建,形成修改后的第二次文案进行第二次授课,之后不断生成第三、四次文案进行多次授课。
经过多人对文案的实践、修改、重建、再实践,使大家感到研究课题的实在化、平民化。组内教师在实践中互相学习、借鉴,在扬长补短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大家在研究中合作交流、分享智慧、各抒己见。同时我们倡导“和而不同”的研究理念,不要盲从组内骨干教师的观点,鼓励大家养成怀疑、批判、求异的研究之风,激发教师群体不同层面的不同发展。
线路二:
名师引领,通过科研课题研究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营小有44名专任教师,其中18名教师有回民区以上教学称号, 这些教师是学校发展进步的中坚、骨干力量。学校要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平台,调动他们自主发展与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学校中的引领作用。学校推选出的“十佳教师”中有市、区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区级教学能手4人,这些教师有稳定而成熟的教学思想,有特色鲜明的教学风格,有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在全校教师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刘伟老师是市级学科带头人,她的“数学中有生活、生活中用数学”的教学思想及沉稳的教学风格,带动着我校数学教师的教学与课题研究工作,起到了示范一方的作用。在她所发挥的“作用”启发下,在课题实验研究工作中,我们要求名师就课题实验中的难点上一节学研课进行示范,进行教学讨论,并进行学术讲座。这些名师的引领使他们这些具有教学经验、教学实际的教师站在学研工作的前台,即提升了他们的层次,也打开了全校教师自主追求专业发展的局面。
师徒结对,通过课题研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
近两年学校新聘年轻教师8名,由综合学科转教主科教学的2名,这些青年教师思想活跃、知识丰富、上进心强,但教学经验、教学能力明显不足。为了尽快促使他们向专业化发展,提高研究能力及教学水平。学校将“十佳教师”按同学科分别与这十位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在日常教学中发挥十佳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同时结对教师能从身边熟悉的教师学起,更易于接受,这样达到教师共同成长、进步的目的。
具体要求每学年完成“三个一”:
其一:第一学期在师傅的指导与教授下师徒在组内作一节研讨课,并进行说课,师傅进行补充说课即讲述备课思路、俩人的合作过程,之后进行评课。分管学科领导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第二学期进行课题研究 “师徒同授一课”观摩活动。 师徒二人针对同一教材内容结合共同研究的课题,在共同备课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授课,由于师徒二人所教授的年级不同,要求师傅必须以徒弟的所需为主,教授徒弟所在年级的教材内容。这样师傅不但要跨越年级进行教材分析、授课,而且对师傅的灵活驾驭教材、适应学生年龄差异、 授课中课堂适时调控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检验,同时使徒弟实实在在的由师傅引领进行教材内容、课堂授课的全程分析,真实具体。首先由师傅授课,授课前师傅要进行说课,徒弟在场聆听,课后师徒共同进行研讨、反思重建,主要针对重难点突破中教学方法的课堂灵活调控徒弟难以效仿、操作的环节,怎样进行重建更适合于徒弟的教学更易于学生接受。徒弟进行内化后于次日进行同一内容的授课。
其二:每学期由师徒二人合作一篇学术论文。
其三:每学期师傅必须对徒弟的“课题研究校本案例”、“课题记事、教学反思”进行一次指导、批阅。
通过这样实实在在的研究方法,使青年教师们切实感受到师傅教学风格的成熟、能力的全面、经验的厚实。使他们由衷的佩服师傅进而激发了主动向师傅学习、请教的学研行为。
通过课题研究锻炼了一批骨干教师,扩大了教师队伍专业化范围
几年的课题研究中,营小相继培养出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在2005-2008年三年多的时间中有14人次在回民区级、市级、内蒙级的教学竞赛活动中获得奖励,占专任教师总数31.9℅,怎样更好的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调动这部分教师科研学研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是学校推动课题研究、深化我校“课题带动、科研兴校”的办学特色、是学校不断进步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学校要求所有获得教学称号的骨干教师深化科研课题的研究,每学期上一节学研观摩课,并在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的专题讨论中作主要发言人。努力成为学校的名师和教学师傅。
(二)课题研究中采用“十个一 ”的研究方式,使教师课题实验的研究行为更科学、规范、系统
1、每位教师每周自学一篇教育教学文章,并记录于课题研究记事、反思本中。
2、科研组教师每两周完成一篇有价值的教学反思。
3、每月完成一篇具有实用价值的教学记事。
我们将这三个一的内容融合在“课题记事、反思”本中,采用学校组织及个人自学形式,进行读书学习有关科研、课题研讨的书籍、杂志、报刊(尤其以我校实验课题有关的文章为主 ),要求进行阅读并摘抄,同时将课题实施中的感触及困惑、对问题的见解及时记录。
案例1:课题实验教师刘伟老师在07年4月的研究记事中写道:合作学习实践了几年学生对合作的程序方法要求都非常熟悉,现在存在的一个较大问题就是在数学课上部分学生合作中缺乏积极性,不愿意参与,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例如让这些学生做汇报员,分配任务要均衡,不能包办代替,但效果并不明显。
在我兼代的四年级的科学课中,经常有小组共同合作的实验,如:调查学生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分配情况
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我把8个同学分为一组,先填写自己的时间分配情况,再了解组内其他同学的情况,并计算出平均用时,同学们听懂要求后立即行动。仔细观察后我发现,每个同学都全身心投入到这项调查中,没有旁观者,最可贵的是计算平均用时的时候,能力强的学生自觉担当重任,而稍弱的学生也在旁边帮助念题,并很快地把结果填好,这与数学课上的情况有明显的差别,通过这节课的合作学习尝试,我深刻感到,合作学习的前提是每个孩子要对合作的内容感兴趣,只有具备了这点要素,才能把合作学习当成一项自觉的行为。这也是我在下一步的数学教学中主要注重的问题。像刘老师这样在真实的教学中产生的真诚的教学反思,使我们读后为之感动。
案例2:郑蕾蕾作为课题研究组的青年教师每一次的反思都特别认真、专注。她写的题为“精彩——源于每一个瞬间”,既有教学事件,又有反思与改进,是今后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有价值的自我参考资料。
精彩——源于每一个瞬间
任何教学和科学实践研究,就如同在不断雕刻一件艺术品,它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几乎都是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反思、实践一个推敲的过程之后而成的。而且许多时候,预设显得更为平淡,真正的精彩源于实践中每一个细小瞬间带给你的宝贵灵感,使教学不断走向完善。
PEP六年级Unit 1 How do you go to the science museum?
Part B lets learn 要求:
讲授单词:traffic lights(交通灯)
traffic rules(交通规则)、
听懂会说: Look at the traffic lights.(看交通灯)
Remember the traffic rules.(记住交通规则)
Stop at a red light. Wait at a yellow light.
Go at a green light.(红灯停、黄灯等、绿灯行)。
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是比较简单,参考书上的设计活动主要是看灯做走、停、等的动作。如何创设情境,让活动的设计使学生更乐于参与。我在努力构想。晚上突然想起儿时玩的游戏。一个孩子背对其他人喊口令,在扭头一瞬间被他看到在动的孩子就退出游戏。于是第二天请两名学生参与到“Say and do. ”游戏。自然在熟悉的游戏中操练了stop(停)、wait(等)、go(走):
(活动1)Eg:T:(背对着学生)wait(等)、wait(等)、go(走)、go
Ss:做动作,复述。
T:(背着学生)stop(停)、stop(停)
Ss:不动、不说。
违规的学生引来大家的笑声。之后,我告诉大家一定要记住:Remember the traffic rules!(记住交通规则,即下面的游戏规则)引出:Stop at a red light. Wait at a yellow light. Go at a green light.(红灯停、黄灯等、绿灯行)。
(活动2)Eg: T: Show the traffic lights.(展示交通灯)
Ss:(背对老师做动作)stop(停)、wait(等)、go(走)
S1:Red light. Yellow light. Green light(红灯、黄灯、绿灯)…
反复几次练习,在创设的情境中老师无形中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主动参与活动中,最后带领学生记住了交通规则,使学生在游戏中轻松体会遵守交通的重要意义!最后在板书设计上突出颜色和意义的联系,从感观上让学生加深对本课的认识。
正是因为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情境的创设,本节课实际效果要比预想的好,使我深切地感到课题的研究与日常实际教学的紧密结合,日常实际教学中的思维火花,往往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看似无趣的课堂中不乏会有精彩的过程。捕捉一个个灵感获得学生喜欢学习英语的心,还有什么能更激励一个教师,让我们更努力地把握每一瞬间,如此课堂定会变得更加精彩纷呈!我们也会走在课题研究的幸福之路上。
教师们真实的研究记录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把教学研究带入生活,对教学研究的那份专注、用心;他们踏实的研究轨迹,勇于实践并及时审视教学行为的研究方法正是我们教学研究中所提倡的。
4、教研组每周进行好一次科研、教研相结合的学研研讨会。
5、每周学科备课组针对本周教学研究出现的问题进行校本研究。
6、每学期,科研组教师结合子课题研究上好一节课题研究课。
7、每月针对教学研究进行教学实验案例分析。
8、每月进行课题实验研究小结,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跟踪检测。
通过对研究方法的调整及改进,使教学研究更加具体、实用。
发现
困惑
问题研究
解决
得与失
每月教师提出在教学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学生的问题案例对困惑进行具体的阐述,之后结合组内集体、自我个人研究得到的解决方法回归于课堂中,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得与失,再一次对问题进行解决。教师们这样详实、系统、反复的针对一个难点进行系统的实践研究,使我作为主管教学的负责人深受鼓舞——我们的教师有科学正确的研究能力、有始终如一坚持研究的毅力,看到教师们已经品尝到研究的快乐,主动地将研究的思想纳入了日常的教学行为更使我们感到欣喜。
为了检验课题实施中问题解决的效果及课题研究的策略是否对学生学习质量有所提高,每月对学生进行学习质量跟踪调研
(1)教研组每两周进行学校特有的教师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知识掌握、作业习题完成情况进行自己出题印制的周卷练习。
(2)每月对回民区教研室所印制的单元知识卷进行检测、跟踪学生单元整体知识的掌握情况。
(3)单项基础知识能力检测。(口算、速算、归类单词验收、百词验收)
每一次练习检测后进行质量分析,并且教研组、学科组召开专题研究。制定下一步教学努力方向及具体改进措施。
当看到教师们这些真实、具体、宝贵的研究经验、知识财富,一天天累积、壮大,形成第一手丰富的课题研究资料时,我们决定将它们进行整理装裱成册,形成营小教师自己的《教科研课题研究校本教材》。
其中:郭君王芳 刘伟 吴凡
郑蕾蕾马俊芳 丁苑 郝丽霞孙 娜
九位教师的教学问题分析全面、研究方法科学、独到、有创新的科研意识。并且对问题的阐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对问题的解决自己设计了针对性地练习题,并且将本次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后续,避免了问题一次性解决成功或悬而不决的现象。
为了更好的发挥教材的作用,为还未教授过本册教材的教师提供先期阅读的平台,为年轻教师提供学习参阅的读本,使全校教师学习身边的教师、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对即将教授的内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先知、先研,避免走弯路极大提高教师们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们将这九本校本教材列入学校图书资料,供教师进行借阅。为此科研组教师又设计了“问题商榷卡”使教师阅读后将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见解、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记录并粘贴在教材的此项问题上。使作者本人及其他借阅的教师在后期阅读后,能够对此项问题多角度、综合性的进行思考与重建,为大家又搭建起一个共同研讨的平台。
9、每学期写好一册教科研文案。学校每学期进行全校教师参予评比的教案展示活动。
10、教师学期末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教育科研论文。其中获奖的作品我们将它收入到学校获奖论文集中。
三、建立课题研究工作专项考核机制
(一)对科研组教师科研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
(二)对在各级各类教学活动中的优秀教师、进步大的青年教师给予不同层次的表彰、奖励。并于每学期派往外地进行培训学习,所有费用由学校承担。
(三)对名师、导师、骨干教师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每学期的情况给予表彰奖励。
(四)对“科研实验校本案例”书写优秀的教师学校出资进行编书,并对作者予以奖励。
(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辟专栏——学研反思墙,将名师、导师、骨干教师、教学优秀者的照片、优秀教学事迹进行展示。供大家进行学习、对比、反思。
(六)每学期对教学优秀者经过评选后可晋升为教学师傅,并予以专项奖励。
(七)以上教师在学期末工作考核中进行加分奖励。
理念上的模糊必然会导致实践的盲目,教学的无效。学校对校本教研的改革为教师的工作赋予了灵性,让教师们能够把头从作业堆中抬起来,回顾过去,放眼未来。“教研强师、科研兴校”走适合学校自我发展的校本教研特色之路,它使教师们必须学会静下心来去研究问题,还要学会在反复的事件中去解决问题。每一次问题的发现、研究与解决,在不断提升教师们的教育智慧,使他们不但是教者、学者,而且还是研究者。
学校是教师智慧的殿堂,学校要为每一个教师提供并创造最富有生命力的发展路径。 “教研强师、科研兴校” 打造出我校一支“草根研究型”教师队伍—— 他们研究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育中的真问题。他们研究的不是高深的学问,不是单纯的理论,却可以直接作用于学生,回归于教学实践,服务于教学。
学校是生命成长的摇篮,它使我们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之树长青。成长是一种攀升,成长就应该是教育永恒的主题。看到孩子们在快乐的成长,看到教师们在快乐的成长,看到学校在快乐的成长,“营小人”得到了一种简单而又真实地满足。
张艳秋简介
张艳秋,副校长,小教高级教师。1988年参加工作,从教20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13年,在内 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多次进行公开示范课教学。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基本功一等奖,呼和浩特市教学能手。
2000年从事教导主任工作,开展语文经典诵读活动,举办四届读书节,起到示范一方的作用。
2006年从事副校长工作,将教育科研工作作为工作的核心,经过潜心的努力与研究,在呼和浩特市学校教育科研领域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现场汇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