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农村小学科学实践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

2009-02-05李志忠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教学功能校本教材农村小学

李志忠

[摘 要]科学课程中探究的场景对于农村而言,材料难的问题首当其冲。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小学科学实践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该类活动的地方特色和就地取材的优点解决了农村小学科学材料难的问题,为小学科学实践校本教材的开发变成可能提供前提。这是弥补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功能缺失、提升农村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思路之一。

[关键词]农村小学 科学实践 校本教材 教学功能

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比较成熟,但县级以下区域整合的农村小学科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则鲜见。加上农村小学科学课程实施过程中,往往碰到材料准备难、家长不重视或老师自身瓶颈等问题,结果效果低下,甚至形同虚设。因此,开发小学科学实践校本教材,解决材料准备问题成为农村科学实践活动实施的重要前提。对此,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充分认识意义,准确明晰定位

综合实践的校本教材已经沉淀了地方特色,具备了取材容易、施行有趣、深受喜爱等基础。如果对其科学内涵进行挖掘、丰富、完善,形成系统的教材,则是对综合实践课程的升华。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理念催生的教学设计已经趋于成熟。目前,影响科学课堂教学的有“两难因素”,即材料难、组织教学难。组织教学是城乡小学科学教学面临的共性问题。而教材中需要开发的教具,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则更加困难,属于个性突出问题。如果能为几个特性相似的乡镇提供小区域的科学校本教材,无疑会解决取材难的问题,并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功能缺失。但这样的校本课程开发难度比较大,需要县市级教研专家牵头组织、基层一线优秀的综合实践教师、科技辅导教师参与。在定位方面的把握也很重要,不能变调成纯粹的活动课或乡土教材或兴趣活动,而应该介于常态课与校本课之间。因此,在内容上首要体现科学性、取材简易、层次分明的特点。

二、内容富有特色,程度梯次分明

挖掘农村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也是小学科学校本教材开发常用的手段。农村有其自身的特殊优势,要在教材体现富有特色,很容易立竿见影。因此,从这几方面丰实农村小学科学校本教材的内涵很有必要:

1.抓时令,贴切农村生活。春季,农民们要耕地。可以犁为素材,结合锄头研究部分力学原理。并以犁的发展历史教育作为课外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兴趣和视野。又如地瓜在农村的保存或保鲜,是农村普遍的问题。大多数选择保存在地窖,但是破皮的地瓜就很容易长芽或者腐败。这里还可挖掘出温度、光照、外皮等对地瓜保存的影响,也可以挖掘出地瓜的氧化分解作用,甚至可以提出“在保质的前提下,储藏时间长的地瓜还是时间短的地瓜甜”的问题,供学生探究。在水到渠成的情况下,又以“地瓜营养成分研究”为题体现其淀粉的本质,并将其延伸至龙眼的中草药保鲜的研究、柑橘包装方式的探索、储藏稻谷时喷洒农药的危害等。或者,开展农村特有物质——茶蛄饼去油的研究(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命题之一),天然染料的研究,腌制品的化学研究。也可结合台风天气开展天气教育,以此辐射至温度、降雨量、风力等,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的可行性。

2.找特色,挖掘科学内涵。本市有很多的乡镇名牌,这就是特色。对特色的科学内涵进行挖掘,就是提升它们的教育价值,从教学的本质进一步升华它们。如晋江磁灶的陶瓷,可开展《陶瓷——火与土的艺术》,可围绕陶瓷的生产过程、陶瓷的发展历史、陶瓷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陶瓷的化学成分、陶瓷生产机械的原理、对陶瓷生产污染不敏感的植物调查等展开形成系统。德化也可围绕陶瓷展开,聚焦浅析工艺陶瓷与建筑陶瓷差异、陶瓷生产话环保、高领土的分类或土壤的酸碱度教育与植物分布、土壤的分层、植物标本制作、锻造钢铁与陶瓷的差异、从中挖掘出“溶解”单元(合金、水培花卉等)。安溪可以茶叶做文章,茶史可作为拓展阅读材料,把茶水与溶解知识的融合,将制茶机械与力学原理的渗透,讨论饮茶与健康、不同土质对茶树生长的影响、茶叶的保鲜与其它物质保鲜的比较等问题。晋江的皮革、鞋业、纺织等工业,制皮业与环境污染、鞋材废料的发电教育、纺织漂染的环境效应,部分生产机械的物理学,也可开展一些微观的生物学研究(如蚕豆对晋江水域水污染的监测——科技创新大赛命题),皮革类可延伸至蛋白质及化工生产的部分科学教育,也可开展工厂职业病成因的简单介绍等。永春有丰富的资源,如煤矿教育、开掘机械的力学教育、瓦斯类教育等,白鸭可与营养教育、浮力等物理生物教育联系起来;森林资源与动物资源也很可观,这样推行生物教育的素材唾手可得。还有,南安有石材,惠安有石雕等,这可以引导到石雕水的污染、海产的生物教学、沙滩的SiO2化学教学、潮水成因、红树林教育等问题;而泉港的炼油厂,可由石油牵引出的有机化学教育、石油的污染、石油的溶解知识教育等。

地方名牌众多,可选好其中一种作为小区域的优势教育,通过各方面的科学内涵挖掘、开拓形成一个系统。这样有利于教学秩序的深入与教学精力的集中,在教育教学的承接上也比较顺畅。同时,也解决了材料准备难的问题,能使所在的学生对于乡镇名牌的科学认知、探索形成比较稳固的系统。

3.分层次教学,构建合理体系。这类教材需融合课堂教学、拓展阅读、分层的实验研究(供有能力完成的同学或者兴趣组选择)、小学科学的地方问题命题的提出与自主研究(可与科技创新大赛接轨,实行中长期小组式研究)四个部分。在这四层布局中各式的比例因小区域实际情况而定。由于该类教材定位于弥补农村的小学科学教学功能缺失,因而内容不宜过于宽泛,只能选择突出时令与重要特色结合,分学期按比例配置。对于拟研究问题,可依据时效性、是否已研究、科学性、联系生活等原则,考虑将其列入上述的小学科学的地方问题命题的提出与自主研究的范围(供各类学校选择);而分层的实验研究,则以学校的实际和兴趣小组的活动导向实行选择与自主命题申报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提高农村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可行性、实践性、客观性、区域性,进一步发挥农村小学科学实践的优势,深化科学服务生活的理念。

三、提高导演能力,学习研究并重。

有了好材料,还需要好的导演。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是扮演这类角色的英雄,提倡学习与研究并重。有必要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提高或者强化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的“四方面”教学能力,即:教材整体把握能力、材料结构处理能力、教学语言优化能力、探究活动布局能力。上述前三种能力属于学习方面,而第四种能力属于研究方面。教材整体把握能力要求教师应该洞悉科学实践教材的内在逻辑知识结构链,处理好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的阶段及以其为拓展方面的第二阶段,旨在提高学生探究意识与自主研究习惯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和能力。材料结构处理能力意在指明材料方向的前提下,依靠材料设置情境、预示现象铸就合理结构,催化实现以结构性实现探究教学有效性的目标。教学语言优化能力则要求以艺术加科学为准则,不断锤炼教学语言,以此同步演化成雕琢学生探究思维的利器,通过准确、简练、条理鞭策学生的语言发展。探究活动布局能力要求教师提升自身的引导与研究相结合的能力,能在一定范围内为学生的课内探究活动与课外延伸研究谋篇布局,并能以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契机催生动力与灵感。

当然,相关的政策支持是必要的。在保障教材、科学实践材料取材容易的前提下,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的探究之旅也将为之开拓宽泛。在边行边进的进取中,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将有另一番喜人的风景。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

猜你喜欢

教学功能校本教材农村小学
“喷泉”实验教学功能的挖掘
“喷泉”实验教学功能的挖掘
浅谈辅助性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企业需求的职业学校加工中心校本教材开发的探讨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开发咏春拳校本课程,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五年一贯制大专阶段二外日语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