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理论突破性发展研究
2009-02-05黄亚玲
黄亚玲
摘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八十多年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生产力理论的认识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从把发展生产力提到工作重心,到由对生产力自身研究而深入到生产力本质特征的研究,再到提出生产力发展的新概念新战略。由此延伸了生产力研究的范围,拓宽了生产力理论的研究领域。通过认真梳理三十年来党对生产力发展理论的认识进程,有助于探寻生产力发展规律,以促进生产力的快速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产力发展; 先进生产力; 科学技术;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 (2009) 06-0001-05
为了便于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理论认识的突破性成果,结合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思想,试将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大前夕,第二个阶段是从十三大到十五大前夕,第三个阶段是从十五大至今。在每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在实践的推进中对生产力理论认识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大:生产力认识的新起点,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工作重心,拓宽了发展生产力的领域
1978 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自此次会议之后中国人民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中国开始真正步入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这次全会围绕发展生产力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正是我们党确立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全面改革的重要方针的开端。其中包括: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生产力,也就是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革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注意消除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现象,妥善解决城乡人民生活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精减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扩大基层经济单位的权限,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农业的发展,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对这些新的方针政策,邓小平概括为一条道路和实现三个转变[1]。新的道路是一心一意搞建设,实现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三个转变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墨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要实现这三个转变,就必须在思想上、理论上实现拨乱反正,全面改革。可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对生产力理论认识的突破口,是一个新起点。
随后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主要讨论经济问题,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提出了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1979 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则初步总结了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其中一条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就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就是要解放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自此,党和人民对生产力的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不仅批判了对“唯生产力论”的错误批判,而且把发展生产力提到工作的重心;不仅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而且开始探寻发展生产力的方法,确定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1982 年9 月中共十二大提出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它既包括必须坚决地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的一切工作的中心,又对社会主义政治和思想如何保证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方向问题作了比较深刻的论述。同时还提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全面高涨”的重要措施: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和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坚持自力更生和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2]。十二大以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生产力方面一个重要的贡献是:拓宽了发展生产力的领域,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并把科学、教育事业和人的精神道德建设同物质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与发展生产力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4 年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决定》还指明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目的与基本任务。我们要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互相联系的环节和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达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改革的基本任务,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由于时代的限制,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的认识仅限于此,但是已经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等同起来,把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第一次承认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的、固有的本质要求,为我们党制定一系列重大经济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1985 年3 月13 日,中共中央公布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则明确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和决定性的因素。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源泉,成为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的基石,这就突出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明确了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地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使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大力解放科学技术生产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985 年3 月7 日,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则着重强调了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并详细阐述了经济体制改革与科技体制改革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同年5 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中心议题讨论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指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都取决于人才,而解决人才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首先要尊重教育。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党对生产力认识的一个新起点,再次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党的工作重心。同时,开始把科学技术、教育纳入到生产力发展的视野之中,拓展了生产力发展的领域。
二、十三大到十五大:生产力认识的新高度,党
对生产力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其本身,而是研究其内在的本质特征
(一) 十三大到十四大,把发展生产力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联系起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把全面改革作为发展生产力的动力,加快深化改革
第一,十三大最突出的历史贡献,是把发展生产力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联系起来,在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伟大成就的基础上,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和阶段主要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发展生产力的首要位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三大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方针加以肯定。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因素,是使我国经济走向新的成长阶段的主要支柱,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在根本上决定我国现代化进程。而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所以要坚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方针,把发展教育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智力开发[3]。1988 年9月,邓小平先是在同外宾的谈话中,接着在同中央领导人的谈话中都提到科学技术对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对此,第三代领导人有进一步的阐发。1989 年12 月,江泽民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提出,推进科技进步是全党全民的历史性任务;1991 年5 月,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更是强调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发展,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转变。随着全面改革和开放的深入,党又提出要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工作重点转移决定的深化。
接着,1992 年3 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这个纲领根据十三大决定和十三大以来历届中央全会的精神,突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着眼于未来30 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和长远的需要,对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基本工作方针、主要政策方向、科技重点和重大科技任务都作了概括的阐述。同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确定了20 世纪90 年代科技政策的重点是从根本上解决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问题,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第三,把全面改革作为发展生产力的动力,加快深化改革。中共十三大进一步确定了今后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十三届二中全会提出了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十三届五中全会做出了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在1991 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陈锦华指出,90 年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总的是要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6]3539-3540。到1991 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人们对计划和市场问题认识也有了突破性进展。1991年3 月2 日,上海《解放日报》发表署名为皇甫平的文章《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文章指出,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同志懂得:计划和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和形式,而不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6]3542。这种科学认识,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又一次更大的思想解放。
(二) 十四大到十五大,第一次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容,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一,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一次明确地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四大指出,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们既要在新的生产关系下继续发展生产力,又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这就要通过不断调整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制度不断调整而日趋完善[7]。随后,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这一目标加以具体化,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实现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过渡的宏伟蓝图。
第二,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容,并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融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十四大报告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第三,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确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1993 年5 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专门研究了我国当前科技工作的形势和今后的主要任务,指出当前科技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科技改革步伐,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强调,要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使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转变职能,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宏观科技管理体系[6]3756。1995 年5 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为了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1996 年3 月党中央、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以利于加强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统一管理,从而进一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更好地促进全社会的科技进步。这一时期,党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出发,综合考虑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要
素,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能够相互促进、持续协调发展。
三、十五大至今: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提出发展生产力的新概念、新战略
(一) 十五大到十六大,充分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生产力发展作用,形成了“先进生产力”的概念,提出要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一,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提出要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跨越。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要发展和强盛的根本出路就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再次重申这一点,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8]25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中一些结构性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产业结构升起,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振兴科技,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1999年11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科技进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明确提出加快科技进步的要求。2000 年10 月召开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十五”计划的经济工作方针,则是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
第二,提出“先进生产力”的概念,这是对生产力内涵的新拓展。新时期,在全球生产力发生巨大变革,发生由工业化生产力向信息化生产力和与此联系的新工业化生产力这种平台跳跃的背景下,江泽民提出“先进生产力”及其发展要求的思想,这是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继承和创新。先进生产力论对生产力内涵的拓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先进生产力”的提出本身就是概念的更新;(2) 是对生产力构成要素的拓展;(3) 明确提出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把党的先进性质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统一起来,把党的先进性与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联系起来;(4) 提出生产力在性质上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
第三,为促进生产力快速持续的发展,提出要全面落实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大提出了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8]26。1998年,国务院成立国家科技教育小组,从组织领导入手,切实加强对科技、教育、经济在改革、发展上的组织协调。1999 年3 月5 日,朱镕基在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治国战略提出,指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经济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提出要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年8 月,江泽民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再次提出要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他还在《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要积极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 十六大至今,提出要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003年10 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003 年12 月26 日,胡锦涛在《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发展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不断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进一步克服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体制保证。
2005 年10 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完善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的角度,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二,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9],明确指出这是坚持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的节约发展观;坚持区域平衡、内外源并重的协调发展观;坚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统一的全面发展观;坚持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观,努力走出一条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随后,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讲话,指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0]。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是“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科学发展观突出了“以人为本”,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协调统一;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发展思想,完善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拓宽了生产力发展的领域;科学发展观拓宽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体现了新生产力发展理论中的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科技进步的认识,统领着两大战略的实施。马克思曾经说过,“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进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就而具有典型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11]认真梳理1978 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生产力理论认识上的思想历程,不仅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这段历史,而且还能帮助我们从中探寻规律,努力促进生产力快速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