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
2009-02-05郝新喜
郝新喜
我出生在文革后期的1973年,那时,全家9口人住在古城平遥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靠着父母微薄的工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哥哥背着我去看电视。那时候的电视可不像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全县也就那么几台,往往一台电视机前围着几十人甚至数百人。
我5岁那年,也就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年,平遥县有了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大我10岁的哥哥为了让我看一看彩色电视机是什么样子,背着我走了几里路,到城外的印刷厂去。哥哥和我苦苦央求了好一会儿,看门大爷终于让我们进了放电视的大餐厅。
人可真多,餐厅里挤得满满的,几乎没有一处下脚的地方,我们只好站在窗外。哥哥怕我个子低看不见,就让我踩在他肩膀上头。隔着玻璃,我平生第一次看到了彩色电视机。“电视节目可真好看呀!”我大声的喊着。但矮矮的哥哥却怎么也透不过密密的人群看上一眼彩电。就这样,哥哥用肩膀顶着我,我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直到电视节目结束,哥哥才深一脚、浅一脚地背着我往家赶。
那一晚,从未打过哥哥的父母,第一次对哥哥挥起了拳头,躲在被窝里的我看着哥哥挨打,不由得泪流满面。那一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们家有了自己的彩电,电视节目可真好看呀!
上小学时,我们全家搬到了父亲单位的家属院去住。家属院有一个电视室,也有彩色电视机,只要搬着凳子去排队、去得早,就可以坐着看电视了,但电视室毕竟只有20平方米的地方,小孩子们为了抢位置,经常会打得不可开交。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学校放学比较早,为了抢到一个好位置,我早早的便抱着凳子等在了门口,门一开,我便冲了进去,占到了中间一个好位置。
晚上演的是当时红极一时的连续剧《霍元甲》,小朋友们高兴坏了,喊着、叫着,当演到霍元甲大战俄国大力士时,电视室中更像是开了锅一样,人们不时为民族英雄喊着“加油”。这时,姐姐来喊我回去吃饭,我不情愿地钻出了人群,一溜烟跑回家,三下五除二吃了晚饭,便又急匆匆地奔向电视室。
当我钻入人群中时,发现我的凳子早已不知被谁扔到了后边。电视室里还是那样的热闹,我却被挤到了一群大人的后面,我抱着凳子哭了,哭得是那么伤心,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电视机呢?
1991年,我们家终于有了自己的彩色电视机,再也不用爬窗户去看电视、排长队去看电视了。也就在这一年,县里有了自己的电视台,而且我还被选中参加了第一台晚会的节目录制。播放晚会的那天晚上,我们全家都围坐在电视机前,谁也不说话,父亲、母亲和哥哥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30年过去了,现在的孩子们,再也不用跑上几里路去看电视了,只有我们这些走过了这30年历程的人,才会深切的体会到这30年的不易。所以,现在只要我有时间,总要去陪着母亲看看电视,现在看电视已成了老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要我有时间,我也总要去哥哥家陪哥哥看一会儿电视,回想一番儿时哥哥背我看电视的情景。
(责编 张静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