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职业能力培养,开展《电厂锅炉》课程改革
2009-02-03郭迎利何方李珩
郭迎利 何 方 李 珩
【摘 要】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科学设计课程内容及教学环节,使其满足高等教育所必需的基础,同时又符合职业教育的内涵要求,从而使教学活动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进行。
【关键词】高职高专 电厂锅炉 教学改革
【中途分类号】H1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1-0-02
1前言
改革开放30年,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教育结构,确立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中的战略地地位。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加艰巨的任务。党的十七大在教育方面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随着发展特别是规模的迅速扩张,职业教育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许多新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在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后,“突出技能训练、强调实践训练、基地的建设”的思想被认为是办出职教特色的重要标志。
随着职业教育领域解放思想的重大举措和成果的推广,我国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的技能、技术要求日新月异,强调基础训练、基础理论知识和提高专业技术技能知识档次成为职业教育中需要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
近几年,我国电力工业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尤其是火力发电技术突飞猛进。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是专门针对火电厂集控运行值班员岗位而设置的专业,以培养大中型火力发电机组单元机组启停、运行、调试人员为主要目标,兼顾动力设备运行、维护、巡检和技术管理的岗位需求。电厂锅炉是火力发电厂的三大主机之一,是火电厂能量转换的第一站,决定了后续能量转换的规模和效率,电厂锅炉系统也是火电厂生产、运行中最复杂的系统。
《电厂锅炉》是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一直以来,课程建设始终围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而开展,在课程发展改革过程中,经历了压缩理论基础,以体现这部分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以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还面临教学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联系不够密切,技能知识有待于不断革新,对课程教育的高等教育层次定位把握不够,难以实现教学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为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奠定基础的目标。
2《电厂锅炉》课程方案设计
《电厂锅炉》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锅炉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运行调整和维护保养方法,以实现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的协调控制运行;同时,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刻苦钻研、遵纪守法、安全文明生产、团结协作的职业素质,达到能独立完成机组启停、调试、巡检、运行控制的技能水平,并能胜任锅炉运行、维护、检修和技术管理工作,为成为集控运行值班员做必要的技能准备。
在课程的整体设计上,从学生未来工作岗位需求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出发,以岗位技能为主线,以实践操作中的工作任务为基点,传授知识原理,渗透技能要求、职业素质和安全意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知识原理,养成电力生产人员的基本职业素质。在课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准备和素质水平,注意学习兴趣的养成以及学习方法的传授。探索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的一体化,开展 “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综合多种实践教学方式,将生产现场搬进课堂,将课堂移至实训室、生产现场,充分发挥模型教学、仿真教学的作用,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取得良好的效果。
课程具体设计有以下环节:
生产现场认识实习。使学生认识火力发电厂,认识电厂锅炉,了解电厂锅炉在火力发电厂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设备系统概况和安全运行常识,通过接触发电厂工作环境对未来职业有初步的认识。
课堂教学。根据技术岗位分项目标要求,明确课程教学所必须达到的职业技能标准,通过“现场+课堂+实训”的教学方式,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锅炉工作原理,熟悉并掌握集控运行值班员的部分职业内涵。
专题讲座。根据发电企业培训、调研经验,对于电厂辅助系统及设备,现场新技术等,通过专题讲座,拓展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及后续发展空间。
设备及系统实训。通过设备认知及系统实训,使学生熟悉大型机组电厂锅炉系统,熟悉国产典型机组的主要设备。
锅炉运行实训。通过初步接触、熟悉操作界面和操作系统,使学生初步具备机组启停、运行调节的操作技能,能够进行系统的投入和撤出,掌握正确的操作和控制方法,为单元机组整体运行奠定基础。
集控运行实训。通过大机组启动和停运、的运行调节及控制操作培训,简单生产事故的分析、判断和处理操作,达到火电机组集控运行值班员的能力水平。
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学生进入生产现场,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的进一步培养起职业能力,同时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收资。
毕业设计。用所学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生产技术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巩固和扩大知识领域,培养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合格人才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认识实习—课内实验—课程实训—锅炉运行实训—集控运行实训—毕业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实践等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不仅使学生具备电厂锅炉的技术知识、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后续课程及实习、实训环节等教学内容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3 课程内容改革
3.1 课堂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改革
首先,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加强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我校集控专业创建较晚,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在热动专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以往教学中,这两个专业《电厂锅炉》课程教学内容非常接近,区别仅仅在于在热动专业对集控专业《电厂锅炉》课程内容进适度压缩后,增加了18个学时的锅炉运行内容。重新修订的《电厂锅炉》课程教学大纲,重视专业培养目标,从专业定位出发,制订课程教学大纲。对于集控专业,按照集控运行值班员的技能要求,课程教学内容重视锅炉设备、系统及其安全经济运行;对于热动专业,按照锅炉检修值班员的技能要求,教学内容重视设备、系统及其结构特点,从而真正做到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求,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
3.2 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场技术设备发展同步
根据内容特点,将《电厂锅炉》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部分。静态部分是指最基本的“锅炉设备工作原理”,这部分内容比较经典,其核心内容基本处于小变;动态部分是指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设备及技术替代较古老的传统设备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建设和改革重点放在动和变的内容上。教学中,将现场的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及时引入,同时将最新的一些科研成果、技术动态及时总结补充。实现教学内容经常更新,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技术发展及人才市场的要求。
在讲授设备、系统、运行时,通过企业技术调研及技术培训,了解现场新技术、新设备,及时更新授课内容。比如,对于制粉系统,在原先课程大纲中,以及现在大多数高职高专教材,都大篇幅讲授低速筒式钢球磨和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但是这种设备及系统,在新建的300MW、600MW机组中应用非常少,现在这部分内容简单讲授,将讲课重心转移到双进双出的筒式钢球磨、中速磨以及带冷一次风机的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对于燃烧设备,增加燃烧器低负荷稳燃及低NO2排放新技术内容;针对很多新建大机组锅炉中,都采用可以实现无油点火、经济、环保、简化系统及运行的等离子点火技术,所以,从本学期教学开始,增加等离子点火技术的内容;针对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是火电机组发展的方向,在教学中,增加直流炉启动系统、设备及其运行调节的内容,使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有进一步拓展提升的基础。
3.3 加强教材建设
同企业合作,开发适合职业教育的教材,同时,通过《电厂锅炉》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形成教学支持平台,同时形成教学服务平台,提供资料、信息综合辅导。建设的立体化教材主要包括:主教材、PPT课件及其他形式的多媒体教程、学习指导书、题库、习题解答等,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并且可以借网络教学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实现教学最最大程度地服务学生。此外,在加强自编教材建设的同时,积极引进和使用国内外优秀教材,逐步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4 结论
针对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教学改革及探索,针对不同的专业培养目标,重新修订了《电厂锅炉》课程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有实践教学条件,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教材建设,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但是,课程建设和改革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努力,现阶段的目标是推进教学创新、优化教学资源,努力将《电厂锅炉》课建设成具有优质教学资源的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 鲍洁.对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4 (6):9-12.
[2] 陆俊杰.“就业导向”理论辨析与实践探究[J].职教论坛.2004(7):4-7.
[3] 朱向军.抓精品课程建设推教育教学改革 促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建设教育.2006(9):28-32.
[4] 王义杰,曹轩峰.对高职高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思考[J].杨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4):66-68.
[5] 何宗华,刘治跃,欧阳银生.谈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5(20):36-37.
[6] 张振威.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3(10):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