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张工资条
2009-02-02谭勇波
谭勇波
母亲与共和国同龄,是一名普通工人。父亲去世后,母亲就搬到市里与我们住在一起。一日午后,母亲在家里和我们一起清理杂物,翻出了一个掉了原漆的黑色盒子,里面除了父亲的几张发黄的旧照片外,还有一沓母亲保留着的工资条。在这沓凌乱皱褶的工资条里,有三张用红笔画上了五角星,特别打眼。母亲告诉我们,那是她特意保存的。
第一张工资条是1974年12月份的,工资条显示的金额是24.5元。那一年我呱呱落地,母亲也在生下我后不久开始上班,然后留下了这张有代表意义的工资条。那时母亲还是煤矿水泥厂的一名集体工,终日在厂坪前磨粉,打铲,担沙,工作时间长且累。父亲虽然在矿井一线工作,但工资也不高。家里每月的日常生活开支少不了,赡养年老多病的外公,给父亲在农村的兄长寄钱也是必不可少的,还有生下我后的费用……入不敷出是常有的事。母亲说那时总幻想这工资数后面要能添个“0”该多好呀。不过,当时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工友间有了困难相互帮衬一下,挺一挺,也就过来了。听着母亲断断续续的讲述,想起几十年前那段艰苦的岁月,我的心里不禁沉甸甸的。
第二张工资条是1994年9月份的,工资条显示的金额是267.2元。那一年,我正在银行学校读书,才40岁出头的母亲却已办了内退,照顾身体不太好的父亲。因为是提前内退,母亲的退休工资相比其他同期进厂的工友还是低了很多,但却实现了她20年前的愿望,工资条上的工资数比原先添了个“0”还多。虽然日子仍过得有点捉襟见肘,但比起20年前的寅吃卯粮的情况,已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第三张工资条是2008年8月份的,工资条显示的金额是1068.6元。那一年,母亲的工资发放已进了社保,不再由原单位发放,工资条也没有了,每个月拿上工资折到邮政局上个折就行了。不过从原来同事那里知道工资第一次突破了1000元,母亲还是专程去了趟单位人事部门,打了一张工资条当做宝贝一样收藏起来,并用红笔在上面重重地画了个五角星。
手捧母亲这沓厚厚的工资条,我不禁感慨万千,小小工资条,折射出的是我们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体现出的是党和政府亲民、惠民政策的伟大。
母亲现已年届六十,看着母亲成天乐呵呵的,上午买菜做点家务,下午约上几个老人打打牌,晚上看看电视,日子过得宁静,舒心,辛劳了一辈子的母亲有个安详,幸福的晚年,我和妻子也感到无比欣慰。那天,我由衷地对母亲说:如果您能活到100岁,工资条上的数字还会不断攀升,您会看到一个又一个更大的惊喜。
望母亲长寿,愿祖国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