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外语翻译教学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2009-02-01武雯敏
武雯敏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翻译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其现状概括起来就是“四不”,即考试基本不考,教材基本不编,教师基本不讲,学生基本不练。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 老师普遍采用英语教学, 目的是提供英语交际的情境, 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培养他们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却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 现在的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对翻译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只是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上课时对一下答案或者直接用投影仪给学生演示一下,没有给学生较系统地介绍一些翻译常识和技巧。而学生学了那么多单词和语法,但不会用,听不懂,说不出,渐渐丧失学习积极性,导致其最终处于不练的状态。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发展策略
1.考试要考——四级新题型中翻译为必考内容
2007年1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面实施改革,增添翻译的新题型,和以往的英译汉不同,新题型的翻译改为汉译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种题型的考试形式是把句子补充完整,占卷面总分的5%。这充分说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翻译技能的练习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可适当选用四级考试的材料,也可结合四级考试中汉英翻译的要求进行教学。
2.教材要编——大学英语教材中应多增翻译资源
目前,大多数英语教材中都编有英汉互译的句子以及段落,应该说教材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翻译练习机会和材料。而且在大学英语四六级开展的如火如荼的今天,单是其历年真题、预测卷以及专项翻译练习的题目也足够多了,虽然这些材料大部分都是简单的句子翻译,但却可以是培养学生翻译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句子是人们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基本语言单位,具有相对完整的意思。因此,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要从句子翻译开始。同时也要呼吁相关教育出版部门在教材中增加完善系统的翻译知识、翻译技巧,使师生能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学有所依。
3.教师要讲——将英汉对比法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中
现在大多数的翻译教程都以介绍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为主, 而回避了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笔者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可适当深入浅出地讲授些翻译理论,诸如翻译的基本原则“信”和“达” ,程度较高者可适当接触“雅” 。同时介绍翻译的两种常用方法:直译和意译。如遇到考察习语等与文化相关的翻译时,不妨介绍一下文化差异与文化空缺。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做全面、透彻的熟悉和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的主要差异, 才能真正达到“信”和“达”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英汉句子中主、谓、宾的词序基本上一致,但英语词序倒置现象较多。如“What a beautiful building it is!( 多么漂亮的建筑啊! ) ”
英语多用连词、介词来表示词、词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汉语很少。如,“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译为摘要:A fall into the pit;a gain in your wit.类似的异同还有英语有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且有时态、语态的变化,而汉语动词可连用且无时态变化;英语忌重复,常用代词、省略和变换的表达方式,而汉语习惯用重复表强调;英语谓语必须在人称、数上和主语一致,而汉语的句子结构较松弛;汉语常用无主句, 而译成英语时则常用被动语态等。所以教师应抓住英汉的这些特征,适时地对学生加以指导,使其避免母语的负面影响,增强对英语的敏感度。
4.学生要练——应当重视学生翻译能力的测评
传统的翻译教学, 教师讲解太多,学生实践机会太少。讲评课也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不多。但翻译活动实践性较强, 因此翻译教学应精讲多练,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此,“批评法”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即让学生完成翻译练习后继而对译文进行自我或相互间的评改, 在此过程中培养其应变、创造及译文鉴赏能力, 提高实际翻译水平。笔者建议各高校在测评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过程中,应当重视翻译能力的测评。测试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除了可以借鉴四级新题型中的汉译英填空题形式,还可以有段落翻译,英汉句子翻译,或者是组织几次翻译竞赛等。
三、结论
翻译技能是语言基本功之一, 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翻译教学有机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也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 真正使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编辑/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