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普配”暗隙渐生
2009-02-01
近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及总理普京就是否参加下届俄总统竞选的问题表态,都表示“不排除参选”,但又“不与对方竞争”。全球舆论对此竞相猜测和分析。梅普配”是否成功?现在处于什么境况?谁将成为下届总统?各界众说纷纭。
“裂缝”与“合作”同在
自去年5月入主克里姆林宫之后,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就一直小心翼翼地对待自己的前老板、现在理论上的下属——总理普京。作为国家元首,梅每次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注定要面对“梅普权力分配与2012年俄总统大选之关系”这类相当尖刻的提问,不过,梅每次在回答类似问题时,都维护着“梅普组合”的关系,也时不时地对媒体显出反讽之意。
普京基本上在公开场合闭口不谈梅普关系,其不多的相关表态也都是通过第三者之口透露出来的。显然,普京保持强势,是为了给信奉威权的俄罗斯民众以信心;而普京让梅德韦杰夫保持强势,则是为了在国际社会中维护俄罗斯民主的形象、在俄罗斯社会中维护宪法尊严的必然选择。
通常情况下,梅德韦杰夫还在展示自己的“忠诚”。9月初,新改版后的俄罗斯总统个人官方网站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新版的主色调为蓝色。众所周知,俄罗斯向来有一种说法:白色代表了高尚,蓝色代表了忠诚,红色代表了勇敢和宽宏大量。
但9月10日梅德韦杰夫发表了题为“俄罗斯,前进!”的署名文章。梅号召全体俄罗斯人民积极参与国家的变革,对俄罗斯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措辞强硬的批评。由于其所批评的问题大部分是在普京执政的最近8年中恶化的,因此,“梅德韦杰夫开始挑战普京权威”立即被西方媒体爆炒。更加雷人的是梅德韦杰夫说:“腐败官员掌控着俄罗斯,他们在俄罗斯拥有真正权力。”这似乎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正努力用有别于普京的方式领导俄罗斯。梅这样的表态是对普京“先声夺人”走漏2012年权力布局风声的回击。
此前,支持率受到威胁的普京总理也已经多次“发飙”,如为皮卡廖沃工人讨薪、公开斥责前首富杰里帕斯卡、查封了“嚣张的大佬”阿塞拜疆商人伊兹马伊洛夫名下的莫斯科切尔基佐夫市场、视察超市时对商品涨价表达不满等。这些举动在崇尚“法治”的梅德韦杰夫看来,都是对自由市场的人治式干预。
过去一年多,梅德韦杰夫也的确在普京的阴影下尽职尽责地工作。而梅氏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修改宪法、反腐和人事调动,都受到普京手下保守集团的掣肘。也难怪他要当众抱怨“拥有真正权力”的是那些腐败官员了。弦外之音,普京就是这些腐败分子的总后台。在谈到2012年竞选问题上,梅德韦杰夫表示:“如果我工作得很好,如果我的一切會成功,如果俄罗斯人民还会相信我,为什么我不参选呢?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替某人做出决定。”
不过梅普组合在出现“分裂”的时候,两人似乎都在维护梅普关系。普京在9月11日就公开表示,他和梅德韦杰夫之间不存在任何的竞争:“难道我们在2008年竞争了?所以在2012年我们也不会竞争,我们会谈妥的,因为我们是相同血脉、政治观点也相同的人。”
众说纷纭的猜测
两人虽然在选举上言辞“谦让”,但梅普二人的表达颇耐人寻味。二人都说不排除参选,又说不与对方竞争,这不是矛盾的吗?那么究竟谁会参选?这让外界感到不解。由此,对未来势态的发展只有分析,但难以预测。
首先,对于“梅普配”而言,既有狭义上的,也有广义上。狭义上的“梅普配”是指抛开所有外界因素的梅普“纯二人世界”。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梅普配”是成功的,也不会产生什么裂痕。因为,梅普都就读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两人有“相同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核心价值观和交际圈”。梅普共事多年,相互敬重,配合默契。二人理念相同,2008年政权的顺利交接证明了他们的相互信任。在这种情况下,事态发展也会如梅德韦杰夫所说,“我们应该一起考虑推选总统候选人的问题,这并不表示我们事先做出安排,但我们应该就某些问题达成一致”。
但现实生活中的“梅普配”绝不是“纯二人世界”,而是俄总统办公厅和总理府两套权力班子以及拥有各自支持者的“梅普配”。政治是国家的活动,同时也是权力和利益的斗争。两套班子会不会与梅普“纯二人世界”保持高度一致,在现实生活中则很难说。因为自“梅普配”开始以来,外界关于他们之间的猜测就没有停止过。梅德韦杰夫除了对“不时与普京秀‘亲密”予以驳斥外,也不时利用各种机会否认普京揽权,以表明自己才是国家的真正领导者。俄罗斯媒体甚至报道,梅的支持者正开始阻止普京参加2012年总统竞选,甚至出现了如果普京竞选连任将成为“新的勃列日涅夫”的说法。权力意味着利益,因此,“梅普配”不是真空中的存在,他们周围的利益集团等因素同样会影响政局的发展。从这方面讲,俄未来政局的发展还取决于梅普二人各自“圈子”的表现。
但又有谁能断定,梅普的各种表态以及目前的各种表象又不是掩人耳目的烟幕弹呢?早在2008年的总统选举中,谁将当选,或许梅普二人此前早已“心中有数”。二人不过在制造假象而已。谁能断定2012年选举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本文综合于《南方人物周刊》、人民网、《南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