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贸易保护主义下的中国处境
2009-02-01和静钧
和静钧
今年9月初,“全球贸易预警处”(GTA)发布一份报告,称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在抬头,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大的靶子。话音刚落,美国就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产品征收保护性关税。许多观察家担忧,美国在“特保案”上所采取的保守立场,有可能引发众多国家效尤,纷纷投入保护主义的怀抱。
在“特保案”之前,7月28日,欧盟反倾销委员会决定对产自中国的无缝钢管征收为期5年的正式反倾销税,税率有可能高达40%。在这一天之前,欧盟部长理事会决定对中国产的紧固件征收为期5年的正式反倾销税,税率为24%。10月6日,欧盟部长理事会决定对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征收17.7%至39.2%的最终反倾销税,此后一天,即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调查。观察家预计,美国和欧盟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可能会扩张到鞋类、纺织类等其他产品上,贸易摩擦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美欧行为属贸易保护主义
从理论上说,贸易保障措施与贸易保护主义是两回事。贸易保障措施是基于双方认可的游戏规则框架内,一方为纠正扭曲的贸易关系而对另一方采取补救性和惩罚性措施,具体形式有征收惩罚性关税、反倾销税或实施配额制以限制市场准入等。然而,一方滥用游戏规则,在没有证据证明受到“实质损害”的情况下,基于保护本国企业之目的,设置贸易壁垒,营造有利于本国企业的贸易环境,那么,贸易保障措施就转化为贸易保护主义。
在轮胎“特保案”中,所针对的产品是乘用车和轻卡车两种车用轮胎,这些轮胎产品,美国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产品更新换代时就退出,属低端的空白带,中国输美的轮胎根本不可能对美国轮胎企业造成实质冲击。美国政府基于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请求,而不是生产企业的申请,以保护本国就业机会为动机作出的贸易补救措施,因而是属于保护主义的范畴。
而欧洲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或反补贴税,则基本上是出于保护本国企业的目的而采取的贸易壁垒行为,自然也属贸易保护主义。
美国一手主导的最新一场“闹剧”,则出现在纽约世贸重建项目中。中国玻璃企业通过符合于国际规则的投标手段,拿下了提供世贸重建大楼部分楼层玻璃供应合同。然而,美国国内玻璃企业,不断地把合同行为政治化,意图排挤对手出局。美国政治人物已经在介入这场“闹剧”,如美国撕毁合同,这又是一例夹杂着经济民族主义和政治意识形态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在20国集团峰会上,各国与会首脑谨慎地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宣言上签了字。然而,现在表明,有些国家并不准备严守承诺。西方评论认为,美国和欧盟带头搞贸易保护主义,就是在放弃他们在贸易问题上的领导地位。
对中国企业造成的损害
中国依赖于外部市场的程度很高,贸易保护主义的泛滥,对中国外向型企业造成巨大的伤害。
中国玲珑集团是外向型轮胎生产商和出口商,生产有全钢轮胎、半钢轮胎、高性能轮胎等,其产品一半用于出口,输美产品占其出口额的40%,年出口量达2至3亿元之巨。
在“特保”之前,美国关税水平相当低,为5%水平,“特保”之后,针对中国产品的关税将猛升到40%左右水平,基本实现了把中国产品驱逐出美国市场之目的。
除了玲珑集团,风神集团也遭受了巨大损失。1998年,风神轮胎开始出口美国,在2006年高峰期出口額达到近9000万美元。
据不完整统计,目前中国轮胎年出口量占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而北美地区的销量就占国内轮胎总产量的1/4。按照2008年产量计算,“特保案”意味着中国会出现近12%的剩余轮胎产能,即出现6600万条的巨大过剩,这意味着有一大批轮胎和与轮胎相关企业,将倒闭或裁员。
在中欧紧固件贸易纠纷中,将有1700余家中国紧固件企业蒙受巨大损失,大批工人将失去工作。
而如果在欧盟针对中国输欧无缝钢管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后,美国也接着宣布对输美的无缝钢管采取同样措施,那么,中国无缝钢管可能失去全球最大出口市场,从领头人坠落为旁观者,中国相关企业的生存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中国如何应对
欧美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市场,中欧和中美存在巨大贸易顺差也是众所周知之事。从经验上看,双方贸易额越大,双方发生贸易纠纷的几率和频率也越大。中国出口商品,大都凭借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在价格上取得竞争优势,也是不争之事实。
从中国政府的层面上看,有宏观应对和微观应对的思路。如中国有关部门获悉欧美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后,纷纷通过外交途经向对方表达不满和愤怒,这属宏观应对。或是双方坐在一起,启动谈判程序,就某一贸易摩擦商谈解决办法,最终协商解决。
而微观应对,则是诸如申诉至世贸组织,透过世贸纠纷解决机制,在法律内解决问题。另一种微观应对法,则是中国也针锋相对地宣布对输华产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如在“特保案”中,中国商务部马上回应对美国输华的汽车零配件和禽肉类食品展开调查。
那么,什么是应对办法取舍时应遵循的原则呢?首先,应看准大势,把握分寸。中国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对美国和欧盟产品进行大规模的贸易保护主义调查,因为市场依赖程度上看,中国依赖度要超过欧美。这一原则有利于商务部门在制定反击策略时把眼光放远一点,把贸易纠纷只视为一桩正常的双边贸易摩擦,并诉之于世贸机构来裁决,也就是说,把贸易摩擦引发的双边关系“疼痛”,巧妙地转移到“别处”,保持中美和中欧关系的稳定,从而有利于其他产品的出口。
另一个原则,则是适度控制出口原则。这有利于国内外向型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有利于企业的转型,从而保持长久的竞争力。
再一个原则,则是多从别国具体情况分析,从而及时把握事态发展的趋势。如“特保案”本质上是贸易保护主义,但产生根源则是美国国内当前特殊的政治生态。奥巴马极力推动医改,需要工人蓝领阶层的支持,而“特保案”是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推动的,等于他们之间做了一桩交易。这么看来,奥巴马承诺不走贸易保护主义路线,应当是可信的,从而也可以准确地把握中美之间不会爆发大规模的贸易战。
当前,急于解困的美国和欧盟,有进一步对中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态势,这是金融危机和欧美政府更迭特殊时期的历史产物。从民意调查上看,欧美大部分民众支持自由贸易。从客观情况上看,欧美虽然是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但欧美也是目前世界上最自由和最开放的市场。所以,在欧美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时,我们在作出强烈反应之时,也应该理智地把反制措施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力避双方爆发贸易大战。从这点上看,中国即使受点损失,整体上是赢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