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博会六大效应
2009-02-01李后强邓子强
李后强 邓子强
10月16日至20日,第十届西博会在四川成都隆重开幕,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本届西博会是历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活动最多、主办单位最多的一届盛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全面提高中国西部地区开放水平”。
发轫于西部大开发、服务于西部大开发、发展于西部大开发的西博会,始创于2000年,每年一届在四川成都举办,其强大的六大效应日益凸现,正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经济跨越的新引擎、区域合作的加速器、对外开放的新杠杆。
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是一种宏观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通常是一个变量的变化以乘数加速度方式引起最终量的增加。
作为我国西部会展产业龙头,西博会的举办将直接带动交通、旅游、通信、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产生第一轮经济拉动;这些行业的增长再带动与之密切相关的行业发展,产生新一轮的经济拉动,如此循环传导,其乘数效应就会带动西部地区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
因此,会展产业也被誉为“火车头产业”,主要体现在直接吸引投资带动,旅游及消费带动和会务营运带动。据测算,会展产业带动系数高达5~10,占GDP1%的乘数效应即可达5%~10%。
10年间,西博会的展出面积由第一届的2.4万平方米增加到第十届的15万平方米;10年来,中国西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4倍多,年均增速超过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954万人,低收入人口减少37%。
辐射效应
辐射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射线同物质的照射作用,在经济学上是指某特定区域带动周围区域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的作用。
作为西部地区的会展中心,西博会的核心辐射作用通过向外围和周边扩散影响,逐步带动推进西部地区的整体全面发展。
第一届西博会由四川省政府和中国国际贸促会联合主办,第六届升级为“国家级”、第八届转型为由国家有关部委和西部12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主办,渗透力不断增强,辐射效应不断放大。从第八届西博会起,西部各参与方的成果被首次完整统计,当届西部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542个,引进东部和境外资金557亿元;第九届西博会签约金额跃升为3004亿元,其中新疆签约金额较上届增长159%。
与此同时,贸易成交额也由第一届的50余亿元扩大到第九届的576亿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机构和瑞士宜家、德国西门子等跨国集团在西博会上的大订单不断,“西部制造”通过西博会进入大批跨国集团的采购链。
虹吸效应
虹吸效应原本是一个物理现象,指由于液体压力与位能差,液体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常指各种经济要素向条件好的地区集聚和流动。
西博会的虹吸效应体现在借西部大开发机遇,中国西部成为了世界投资的新热点,提升了西部作为经济洼地、政策洼地、人才洼地、资源洼地的地位,使世界范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中国西部。仅2005年至2006年,东部到西部地区投资的企业就新增10多万家,投资额超过7000亿元,是2000年至2004年5年的总和,同期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0亿美元。
如今,仅在四川,就有世界500强企业145家。自2002年第三届西博会世界银行前行长沃尔芬森赴会开始,世界银行的身影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四川,没有离开过西部,尤其是2008年10月,欧盟组成200人的强大阵容开赴第九届西博会,沃尔芬森的继任者佐利克带来7.1亿美元灾后重建大礼。
品牌效应
品牌效应是指品牌在产品上的使用,为品牌的使用者所带来的效益和影响,它是商业社会中企业价值的延续。从一定程度上说,品牌就是一种生产力、竞争力和发展力,品牌效应就是一种聚合效应、光环效应和磁场效应。
西博会作为西部“名片”和“标识”,其品牌效应源自国内外的认同度和吸引力。从举办起,参展国家和地区从第一届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大陆16个省(区、市)扩大到第十届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大陆25个省(区、市),参展商家从第一届的1000多家企业扩大到第十届将有的3000多家。来宾的分量也越来越重,第十届西博会将有来自泛亚地区7个国家的总理、中央15个部委和中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领导;23个国家的商务部长、政府高级官员、驻华使节;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国内外商协会主要領导和国内外知名民营企业家代表及著名专家学者莅临展会。
特别是从第六届开始,西博会的“国际”一词更具有实质意义,第八届西博会上国际合作展馆就超过1万平方米。最引人注目的是,2008年10月大连万达和四川新希望、新加坡凯德公司在第九届西博会期间宣布注资西部。这意味着通过10年快速发展,中国西部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表现突出,使西博会的“含金量”越来越高,在西部大开发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品牌也越来越响亮。
倒逼效应
倒逼效应是指环境外力推动系统内部变革。这一概念现在通常指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地区及企业面临着各种环境变化的挑战,积极做出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举措,如成本倒逼效应,推动产业转移;融资倒逼效应,推动集约化精益生产;需求倒逼效应,推动开辟新市场等。
我国西部地区资源条件相近,产业结构同构化的倾向较为突出。10年来,西博会高举“开放合作”大旗,一次次“倒逼”着西部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体制改革。
首届西博会,四川18个行业现身会场,传统的机械、冶金占大头;第四届西博会上,枭龙FC—1歼击机、长征系列捆绑运载火箭、风云一号卫星等现代高科技最为耀眼;第七届西博会上,四川183个集中签约项目中大多是工业项目,投资金额远远高于过去唱主角的基础设施项目;第九届西博会成交项目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占到总成交项目70%以上。大开放带来大调整、大升级、大改革、大发展。大开发带来西部思想大解放、经济大跨越、交通大突破、生态大改善、社会大和谐、
聚变效应
聚变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而产生的一种核反应效应。核聚变效应几乎不会带来放射性污染等环境问题,是理想的能源方式。在经济学上指要素的聚集产生1+1>2的增值效应。
西博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向心力,把各种优质要素聚集在中国西部,形成了新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西博会相当于一座“核反应堆”,把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西部与中东部及国际等“原子核”聚集一起,“聚变”生成了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释放。过去九届西博会已累计签订各项投资协议3300多个,投资金额4500亿元,贸易成交额1700亿元,100多家国内外经贸组织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催生出区域大合作、产业大联动,在交通、旅游、能源、金融等方面的合作尤为突出。
第九届西博会,穿越世界金融危机和特大地震灾害双重困难,向全世界展示了伟大的“中国精神”和“坚强西部”。《2008成都共识》、“构建泛亚交通物流新体系”,为推动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签署《泛亚铁路网政府间协定》奠定了良好基础。聚变西部,聚变西博,西博会正拓展着一条新的通往世界的“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