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孕育”实录
2009-02-01崔艳
崔 艳
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订了宪法,制定了地方组织法,第一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同年12月,浙江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设立常委会。
1979年,是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时间节点。1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人大停止工作,公检法机构被“砸烂”,法制大堤被冲垮,社会秩序陷入混乱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民主法制建设至关重要。而恢复人大工作,成立人大常委会,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步骤。
筹备
那时候,“四人帮”刚被粉碎,民主空气尚不浓厚。
回忆起省级人大常委会设立前的情形,省五届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省七、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彬说,“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教训极为深刻。
1977年12月,也就是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二年,我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在杭州召开。省五届人大的主要任务就是恢复人大工作。已故的原浙江省委第一书记、省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铁瑛曾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他说,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人大10年没有活动,都靠边站了,我们是“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届人大;第二个就是1979年成立了省人大常委会。
在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的设立过程中,中共浙江省委做了许多深入的工作。要求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候选人中,既要有中共党员,又要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也要把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的同志安排好。杨彬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当时组建人大常委会这一机构,省委组织部、省委办公厅和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都提供了很大的支持。”这样前前后后,经过了一年多的酝酿和准备。
1979年12月13日,浙江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杭州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会上,铁瑛概述了1977年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后两年来的主要成就和变化。他着重指出,我们这两年的工作是在林彪、“四人帮”10年猖狂破坏的基础上起步的,我们的成绩是在困难重重的条件下取得的,确实来之不易。这个事实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克服了政治动乱,保持长期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只要我们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回复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来,社会主义制度固有的优越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我们就能以过去没有过的高速度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事业。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我们党在政治上的成熟程度,不但是“文化大革命”10年所不可比拟的,而且显然超过了“文化大革命”以前17年的水平。在这两年中,我省广大干部、工人、农民、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知识分子、各界爱国人士,表现出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和英雄主义精神。两年来的成就和变化,是全省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同人民解放军的支援分不开的。我们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我们的军队是英雄的军队,我们的干部是可以信赖的。我们有这样好的社会制度,有这样好的党,有这样好的群众和干部,有这样好的军队,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战胜各种困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浙江是大有希望的!
诞 生
铁瑛说:“成立人大常委会,关键是要选好班子。”
1979年12月17日上午,省委邀请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举行民主协商会。会上,就选举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省长、副省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和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各分院检察长,以及省政协主席,增补省政协副主席和常委的人选问题,进行了协商。省委第一书记铁瑛,省委书记李丰平、陈作霖,省委副书记王芳、薛驹,省委常委王耀亭和省委委员、统战部长余纪一出席了会议。
铁瑛在会上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要设立省人大常委会、决定省人民政府领导人。前两天,代表们围绕这几个领导班子成员的条件,全面考虑,统筹安排,进行了认真酝酿讨论,已提出了一个候选人的初步名单,现在请大家来商量。省政协领导成员也有些变动,需要与同志们一道协商。铁瑛请到会同志畅所欲言,对人选名单提出意见。发言同志认为,候选人名单,符合党的原则,符合人民心愿,人选安排既全面又恰当,这些干部组成的班子一定能够带领群众搞好浙江“四化”建设,我们完全赞同。
12月18日上午,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铁瑛为浙江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选举王芳、刘丹、刘子正、夏琦、林辉山、厉矞华(女)、李蓝炎、王启东、朱祖祥为副主任;选举决定李丰平为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陈作霖、袁芳烈、翟翕武、王博平、李克昌、汤元炳、刘亦夫为副省长。当宣布选举结果时,代表们热烈鼓掌,庆贺省人大常委会、省人民政府新的领导机构和负责人的产生,庆祝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新长征途中更好地发挥组织、领导作用。
同时选举产生的,还有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43名组成人员。在43名组成人员中,主任1人,副主任9人,委员33人;驻会专职的有7人,其中副主任4人,委员3人。按界别分,党政干部17人,教育界10人,科技界5人,卫生界3人,工商界1人,工人3人,农民1人,妇女界1人,解放军2人。在43名组成人员中,中共党员32人,占74.4%;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11人,占25.6%;妇女10人;少数民族1人。43名组成人员的平均年龄为61.6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2人,占51.2%。
12月18日下午,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闭幕式。下午3时30分,铁瑛同志宣布:浙江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获得圆满成功,胜利闭幕,场内响起长时间的掌声。
发展
杨彬说:“先把机构设立起来,再逐步开展人大常委会的各项工作。”
1979年12月19日下午,浙江省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次会议。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铁瑛主持了会议。根据地方组织法规定,会议讨论了省人大常委会的职责范围与办事机构设置等问题。同时,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浙江地方立法历史上第一件地方性法规——《浙江省县以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试行细则》。会议还决定了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和副秘书长,秘书长由王芳同志兼任。
同一天,会议根据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决定设置办公厅,作为省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当月,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设址杭州市保俶路138号,并开始办公。
恢复人大制度以后,各界民主人士都非常高兴。蔡博,农业专家,他曾这样讲道:“老牛自知黄昏晚,不用扬鞭自奋蹄。”
杨彬说,地方人大常委会从无到有,从初创到完善,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据杨彬回忆,省人大常委会刚建立时,只有法制、科学文教和经济三个工作委员会,工作人员也只有十几名。“五届时,除了人大常委会主任,所有的副主任都没有秘书。”杨彬补充道,“这一情况,直到八届时的机构改革完成后,才有所改善。”市、县人大常委会的状况,也大体如此。此外,当时许多人对人大常委会不了解,戏称它是“大牌子,空架子”,是“橡皮图章”。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各级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开好局、打好基础的工作。”杨彬说,办事机构、工作制度、代表联络,都从零开始,逐步建立和健全。尤其是思想建设,组成人员和工作人员都面临一项全新的任务,必须加强学习,从理论上、法律上,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明确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搞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依法办事,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增强历史责任感,为地方政权建设、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铁瑛也曾说,人大常委会成立后,如何开展工作,当时还缺乏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探索。根据中央的精神和人大的性质、地位、作用,我们着重抓了这么几件事:一件是支持和监督政府尽快恢复生产,把经济抓上去。我们积极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用,认真听取和审查了政府工作报告和财政计划执行情况报告。还有把法院、检察院、公安几套班子恢复起来,并对法院、检察院的重要工作开始进行监督。另一件是开始进行地方立法,五届人大期间,我们共通过了19部地方性法规。第三件是我们到全省各地就物价、社会治安、农业、环保、教育等情况进行视察和调查研究。同时,我们在指导县级直接选举,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加强和人民代表联系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在设区的市中,杭州市率先于1981年12月依法选举产生市人大常委会。嘉兴市的桐乡县,是全国县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试点,也是我省最早设立人大常委会的县。从1980年下半年开始,在试点的基础上,全省范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广大选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踊跃参加县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然后再由自己选出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级人大常委会和其他国家机关。至1981年底,全省72个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相继依法选举产生了人大常委会。至此,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的重大改革,在我省圆满完成。
“30年的实践证明,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这一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杨彬说,“人大工作一定能够不断前进,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必将发挥越来越显著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