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学科“应用统计”课程的教学探讨

2009-02-01李小龙

现代教育技术 2009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探讨

刘 洋 李小龙

[摘要]应用统计是高校统计专业和管理类、工学类等非统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不同专业的研究问题、处理的数据和要挖掘的深层信息都有很大区别,因此教学内容的量与度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文章结合笔者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开放性实验等方面提高应用统计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途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应用统计;管理学科;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267—02

引言

应用统计是一门在解决经济、管理问题中形成的应用性极强的方法论科学,它的产生与发展始终是与实际紧密联系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管理中常用的基础统计原理和方法,熟悉统计计算方法、公式,并能正确地解释计算结果,具有应用定量的统计模型以及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现代化管理和决策的能力。培养人才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对高等学校的迫切要求。高等学校要实现从传统知识型向创新型培养目标的转变。课程的教学目标也由以前教师单方面地讲授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管理类专业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笔者在近年应用统计课程的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开放性实验等方面做了一些教学探讨,来达到这一目的。

一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

管理科学与工程属于管理学门类的一级学科(不设二级学科)。它以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为主要工具,研究管理系统和经济系统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表现,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运筹学、工程理论、领导科学等许多不同门类学科相互交叉、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目标是培养可在各类企业、政府各级管理部门以及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基本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体现在本门课程学习中,教学内容要围绕在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与素质培养这两条主线上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从教学目标出发选择教学内容,把握理论上的度。与统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是,有关统计方法的数学证明并不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其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基础统计原理、基本分析方法、设计统计数学模型的方法,训练学生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挖掘深层信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突出了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知识的应用,而不讲繁琐的统计方法数学证明过程,着重统计方法的分析和应用。如在讲授中心极限定理时,第一点应使学生注意中心极限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所有的随机变量都相互独立,服从同一分布,且具有相同的期望和方差。强调这些随机变量并不要求服从的一定是正态分布,其他分布如指数分布、伯努利分布等均适用。第二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当随机变量个数n很大时,标准化随机变量可近似地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因此中心极限定理可解决的问题类型是:已知随机变量的个数求在某个区间的概率,或已知概率下限求这些随机变量的最小个数等。清楚了上述两点后,要求学生针对具体问题时,首先分析定理的前提条件是否全部满足,其次再看问题的求解是否可转化、归纳成上述问题类型。在讲授中心极限定理的过程中,突出中心极限定理基本理论的讲授、问题的分析以及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而对于中心极限定理的证明推理过程,则不要求所有学生彻底搞清楚。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体现非工科学生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创造性。为了达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展开思维活动”的教学目标,在方法上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法出发,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程序,让学生动手动脑探求新知,引导学生能举一反三地学,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日益提高,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应用统计学课程存在着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问题,为了缓减这种矛盾,将课堂讲授、课内讨论、课外自学等有机地结合。将部分内容经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自学,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教材。在上课讲授过程中,对于重点内容和其他内容区分开,侧重讲授重点内容中存在的要点、难点,以达到学生对于其他内容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根据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其它专业面临不同统计问题的特点,将带有专业特色的实际问题或设计实例引入课堂,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应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热情、强调应用统计学对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要性。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改变以讲解接受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抛出完整的问题内容之后,实施一种以问题本身为中心的讨论模式,而不是以问题的结论为中心的讨论模式,最大化的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释放学生的智慧潜能。

三开放性实验

应用统计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基础课程,统计学只有贴近现实的经济、管理才有用武之地。目前统计教学通常采用脱离实际的设例教学模式,没有采用结合实际的案例教学方式去演绎统计理论的方法与应用,由于设例简单、脱离实际,学生学习了应用统计学课程仍然不会应用统计方法收集、加工、分析数据,不知如何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解决问题,对所研究的问题做出推断与预测、做出正确的指导意见。为了改变这种这种状况,我们在应用统计学的教学中,引入了开放性实验,给出若干个与实际紧密联系的课题,如中国现阶段大学学费是否过高的问题。由于实验材料、方法、评价指标等多方面的开放,使得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不同的实验成为必然。学生要自主地分析影响最终结果的影响因素,多种途径地采集相关数据,给出有效的评价指标,建立该课题的统计数学模型对采集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给出最终结论。在开展开放性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吸纳知识、运用知识的主动出击者。开展创新性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高级管理人才常常需要面对复杂问题做出相应决策,如现阶段是否调整高校的学费,各类高校的学费应该处在哪个范围,某某县的农田一亩该补贴多少钱等。因此,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需要培养学生根据相关主题以及当时的现实情况、作出正确指导意见的能力,因此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应用统计学的教学中,我们尝试着增加了2个以上的开放性实验。此外,小组内学生之间也需要进行合作与交流。在这种合作、交流、讨论、争鸣的氛围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发展,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结束语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笔者对应用统计课程的结构体系及教学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应用统计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创新需要不断地尝试。从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以及开放性实验等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入手进行探索,把创新的思想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认真研究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应用环节,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不断地总结和探索,将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俊杰,王伯铎,宋进喜,等.“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高等理科教育,2004,(4):57—59.

[2]陈荣蓉.应用统计学教学内容选择策略探讨.农业教育研究.2006,61(3):21—23.

[3]肖兵.高等院校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数学理论与应用,2003,23(4):36—37.

猜你喜欢

教学探讨
音乐实施开发性教学探讨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探讨
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训练
探究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具有趣味性
《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探讨
初中历史课进行趣味教学的探讨
文本“教学解读”应有三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