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饭醉”
2009-01-29倪合一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09年12期
倪合一
“洒醉”人所共知,“饭醉”又是怎么回事?原来过量饮食同喝酒一样,也能醉人。
早在公元1773年,中医学家沈金鳌所著的《沈氏尊生书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篇中就有详细记载:“食方已,即困倦欲卧,脾气弱,不胜食气也,俗名饭醉,宜六君子汤加山楂、神曲、麦芽。”医书中指出的食后昏困称作的“饭醉”,多因暴饮暴食而损伤脾胃,引起饭后昏倦欲睡的病症。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故治宜健脾益气佐以消导。众所周知,人在进食后,主司受纳的胃就开始紧张工作:一面分泌大量消化液(酶、盐酸、黏液蛋白等),一面蠕动消化食物,此时需要血液、氧气、水分帮助工作。因此,其他部位的脏器供血就减少,大脑也出现暂时性缺血现象,人便出现嗜睡困倦,尤其饱食后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另外,各种食物性能不一,在胃中停留时间也长短各异。糖类(淀粉类)食物约留2小时,蛋白质4~5小时,脂肪要7~8小时,脂肪混合食品甚至需10多小时才能从胃全部推移到十二指肠。如果不加节制,大量吞食油腻食物如肉类,就会使胃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能力下降,造成食物在胃里停留时间延长,难以消化排送。这样,食物就会在胃里发酵、腐败,产生大量气体和有害物质,从而使人嗳气吞酸、打嗝恶心、胃脘胀痛、昏倦欲睡等“醉人”之态。
“饭醉”之害,不比“酒醉”为轻。暴饮暴食而致的急性肠胃炎和急性胰腺炎,急性胃扩张导致的胃穿孔危及患者生命的例证屡见不鲜。尤其是患有胃肠或肝、胆、胰腺疾病的人,更易罹患“饭醉”。
平素饭食也必须节制有度,古训“饭食自倍,肠胃乃伤”,少吃多餐方为养生之道。饭后散步片刻,腹肌的节律性收缩,有助于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的正常分泌。近年流行的“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虽非古训,但也有一定道理。
编辑:修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