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诗词系年浅析
2009-01-29刘祥雨李正莹
刘祥雨 李正莹
摘 要:刘墉作为历史名人,其诗集《刘文清公遗集》中的诗却没有注明写作时间。这对研究刘墉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对《刘文清公遗集》中十几首诗进行了系年考证,从而填补刘墉的生平事迹以及交友活动。
关键词:刘墉 《刘文清公遗集》 考证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他生于乾隆五十九年(1720),卒于嘉庆九年(1804),官至体仁阁大学士,谥“文清”。刘墉首先以一个政治家的身份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他清正廉洁,敢于直言,经历了宦海沉浮,留下了“清官”的美誉。其次,他又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貌丰骨劲,味厚深藏,号称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在乾嘉时期以及后世都享有盛誉。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刘墉还是一名诗人,其诗虽然不如书法那样出名,但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刘墉的诗留世的主要收藏在《刘文清公遗集》和《刘文清公应制诗集》中,这也是研究刘墉的重要文献资料。甚为可惜的是,这两本诗集中收录的诗基本没有标明写作时间,这也对研究刘墉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本文就时间可考的,略一考证。
一、《叔父抑斋先生之官分宜,命作诗送行,匆匆未就,别后却寄四章》(《刘文清公遗集》卷七)。
刘墉在诗题中写到“叔父抑斋”,但考证遗留资料中,刘墉叔父中并无字号为“抑斋”者,只有八叔刘纯炜任过江西分宜县知县。 据《分宜县志·职官表》记载,刘墉叔父刘纯炜于乾隆十三年任分宜县知县。
刘纯炜,字仰仲,号霁庵,乾隆四年进士,官历杭州知府、浙江布政使、顺天府尹、光禄寺卿等,著有《霁庵诗略》。古人別号较多,故可推断“抑斋”当为刘纯炜之别号,故此诗乃刘墉于乾隆十三年(1748)为送叔父刘纯炜任分宜县知县所作。
二、《慈恩寺题名拓本》(《刘文清公遗集》卷四)。
朱筠《笥河诗集》卷二(己巳年)有《慈恩寺塔题名拓本》。朱筠,字美叔,一字竹君,号笥河,顺天大兴人(今北京市大兴)。乾隆十九年进士,官翰林学士,有《笥河集》。朱筠与其弟朱珪与刘墉皆为至交,其诗文集中有多首皆是与刘墉唱和之作,此诗便是其中一首。此诗与刘墉诗韵同,皆为十五咸,且刘墉诗中写道:“朱家兄弟出近作,长歌韵尽十五咸。”朱诗作于乾隆己巳年(1749),由此可知,刘墉诗当作于同年。
三、《题或人岣嵝碑诗后》(《刘文清公遗集》卷四)。
朱筠《笥河诗集》卷一(庚午)有《岣嵝碑歌寄刘孝廉》。“刘孝廉”当指刘墉,刘墉在乾隆十三年已中举人,故称其为“孝廉”。此诗中有“岣嵝山碑赵生诗,刘君议驳颇可疑”,赵生即赵翼,刘君即刘墉。
赵翼(1727—1817),字云菘,号瓯北,江苏阳湖人,乾隆十九年(1754)以举人中明通榜,选用内阁中书,两年后入直军机处,历任方略馆纂修官、镇安府,广州府知府广西兵备道,后以母病辞归乡里,著有《瓯北诗集》、《瓯北诗话》、《廿二史札记》等。从朱诗此句中可知,赵翼与刘墉就“岣嵝山碑”有唱和之作。考《瓯北集》卷二有《岣嵝碑歌偕刘穆庵》。穆庵,刘墉号,“岣嵝山碑赵生诗”当指此首诗。从《题或人岣嵝碑诗后》与《岣嵝碑歌偕刘穆庵》两首诗诗文的内容上看,刘墉诗确为驳赵诗所作。且据《赵翼年谱》,赵诗作于乾隆十四年至十七年,且乾隆十四年至十五年赵翼被刘统勋延请至家,纂修《宫史》,刘墉与其关系甚为密切,两人也有多首唱和之作。朱筠诗为乾隆庚午年(1750)所作,故刘墉诗也当为此年所作。
四、《月夜怀赵云崧秀才二首》(《刘文清公遗集》卷十五)。
《月夜怀赵云崧秀才》:“与君谈辨久纷纭,糊满春风两地分。今夜月明堪共赏,空庭徒倚怅离群。雨过轻凉四月初,葛巾纨扇独摊书。知君正对津门月,乡梦回时夜幌虚。”从诗文内容上看,赵翼此时刚离开刘家前往天津,刘墉因怀念赵翼而作。据《赵翼年谱》记载:“乾隆十五年,先生年二十四,以南籍生员,不能试北闱,有族人在天津业,招往试商籍。”可知赵翼此年去天津,刘诗也当作于此年。
五、《送周景垣座主奉使琉球》(《刘文清公遗集》卷五)。
周景垣,即周煌。周煌,字景垣,一字海山,四川涪州人,乾隆丁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兵部尚书,赠太子太傅,谥号“文恭”,有《海山存稿》,乾隆六年周煌曾任山东乡试副考官。是年,刘墉参加山东乡试,故称其为座主,《清史稿·高宗本纪》:(二十年五月)“庚辰,命翰林院侍讲全魁,编修周煌往琉球册封。”故刘诗当作于此年。
六、《泽州道中》(《刘文清公遗集》卷十)。
此诗为刘墉去山西太原任上路过泽州而作。泽州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南端,为三晋大地通向中原的要冲。据《乾隆朝上谕档》记载:(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内阁奉山西太原府知府员缺,著刘墉补授,钦此。”此时刘墉正任江苏学政,而圣旨下达时也已近年关,且江苏距山西路途遥远,照此推断,刘墉到太原任上应为二十八年,过泽州也应当为此年,故此诗当作于此年。
七、《送松崦五兄伴琉球使臣至福建,兼呈十四叔父、十五叔父四首》(《刘文清公遗集》卷十一)。
松崦,即刘墫。刘墫,字象山,号松庵,刘墉祖父刘棨的四弟刘棐长子刘继爚之子,生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长刘墉十三岁,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官至江宁布政使、鸿胪寺卿,八十五卒,著有《同善见闻录》。刘墉与其感情甚好,二人常有书信来往,诗歌唱和之作亦很多。
诗中写到:“恩从画省简郎官,凤城晓日初晴雪。”由此可推断此时刘墫正任京官,由查道光《诸城续县志》等可知,刘墫乾隆二十五年中进士后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吏部稽勋司兼文选司主事,三十三年出任广东乡试副考官,升任吏部员外郎,礼部精膳司郎中。三十三年秋,为陕甘学政。由此可知,此诗写于乾隆二十五年至三十三年间。《清史稿》此期间只有三十一年对琉球使臣有记载,“是岁(按:乾隆三十一年),朝鲜、琉球入贡。”故可推断此诗当作于此年。
八、《恩授江宁府,次韵酬望山相国见赠之作三首》(《刘文清公遗集》卷十一)。
《清史列传》卷二十六《刘墉侄鐶之》:“三十四年,授江苏江宁府知府。”故可知此诗作于乾隆三十四年。
望山,即尹继善。尹继善,字元长,号望山,满洲旗人,乾隆癸卯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谥“文端”,有《尹文端公遗集》。
九、《题裘司空断碑砚图》(《刘文清公遗集》卷五)。
刘墉在诗序中写道:“辛卯春仲,萍乡道中接得家书,有七言一章,乃家大人为司空裘公题断砚碑图,因和一首,……他日呈家大人并柬司空也。”故可知此诗作于乾隆辛卯年,即三十六年。
裘司空,即裘曰修。裘曰修,字叔度,号漫士,江西新建人,乾隆己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工部尚书,加太子少傅,谥“文达”,有《裘文达公诗集》。
十、《皇六子出示素册,乃近日诗稿一纸,有汪持斋评语,持斋奄逝,为之感怆,承教作诗,书于册末》(《刘文清公遗集》卷二)。
从诗题中可知此诗作于汪持斋逝世之年。汪持斋,即汪廷屿。汪廷屿,字衡玉,号持斋,乾隆十三年进士,为一甲第三名。据《清代职官年表》记载,汪廷屿于乾隆四十八年卒,故此诗作于乾隆四十八年。
皇六子,即永瑢,为乾隆第六子,生于乾隆八年,乾隆二十三年五月袭贝勒,号九思主人,乾隆三十四年十月管理内务府事务,三十七年十月封质郡王,三十八年九月充四库全书馆总裁,四十四年二月监管钦天监事务,五十四年十一月晋封质亲王,五十五年薨,年48岁。有《九思堂诗抄》。
十一、《丙午秋日,用九松山僧寺壁间韵二首,呈定圃大宗伯》、《奉和惺园大司马九松山同宿,用壁间韵二首》(《刘文清公遗集》卷十一)。
这两首诗为同一韵,且在诗集中为上下相连的两首(十一卷中)。王芑孙《渊雅堂集》卷六(丙午年)有《过九松山寺和诸城相国、韩城大司马用壁间留题韵》当为此两首诗的唱和之作。诸城相国,即为刘墉,韩城大司,即为王杰。由此可知,刘墉此诗当作于乾隆丙午年,即1786年。
刘墉诗题中的“惺园大司马”当指王杰。王杰(1725—1805),字伟人,号惺园,陕西韩城人,乾隆二十六年以一甲一名进士,官至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著有《惺园易说》、《葆醇阁集》等。
十二、《漳浦中堂前辈九十寿四首》(《刘文清公遗集》卷十三)。
漳浦,即蔡新。蔡新,字次明,号葛山,福建漳浦人,乾隆丙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谥“文恭”,有《缉斋诗文集》。《清史列传》卷二十六《蔡新》:“是年(即嘉庆元年),新年九十,御书‘绿野恒春匾,并寿佛、嵌玉如意、茫缎诸珍赐之。”由此可知,刘墉此诗作于此年。
十三、《从弟叔雅之官浮山,以芝岩砚山送行并赋此诗》(《刘文清公遗集》卷十三)。
叔雅,即刘礼,字叔雅,举人,刘纯炜子。据《浮山县志》记载,刘礼嘉庆四年任浮山县知县,由此可知刘墉诗作于此年。
十四、《惺园相国予告将旋,次石君前辈韵赋送》(《刘文清公遗集》卷十三)。
据《清史列传》卷二十六《王杰》记载,王杰嘉庆八年闰二月启程回里,由此可知此诗当作于嘉庆八年,即1803年。
十五、《承恩赴江阴学署、吏部侍郎環之任所,齎御书匾额赐物,为母九十生日。路经齐河晤铁冶亭中丞,别后有诗见寄,即依韵奉和》、《江阴回复晤冶亭于叠前韵柬之》(《刘文清公遗集》卷十三)。
《清史列传》卷二十六《刘墉侄鐶之》:“九年七月,上以墉母本年九十生辰,时就养江苏学政刘鐶之署内,命墉亲赐齎件前往江苏。”故知这两首诗当作于嘉庆九年(1804)。
冶亭,即铁保。铁保(1752—1824),字冶亭,号梅庵,满洲长白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进士,官至两江总督、吏部尚书。楷书模颜真卿,草法王羲之,旁及怀素,孙过庭,著有《惟清斋全集》。
参考文献:
[1]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朝上谕档[M].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
[4]中国方志丛书[M].台北:成文出版社,中国民国五十七年版.
[5]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6]李君明.赵翼年谱[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刘祥雨 山东泰山医学院管理学院 271016;李正莹 山东省沂水县第三中学 27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