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隶到楷阶段汉字特点及形成原因分析
2009-01-29刘靖文
摘 要:汉字由隶书到楷书的发展演变过程称为“楷化”。楷化是汉字发展史中的重要一环,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了楷化,才有了现在使用的规范汉字。楷化跨越了从东汉到隋唐数百年的时间,经历了萌芽、形成、完善三个阶段,呈现出字体多样和一字多形的特点。楷化阶段汉字表现出的这两个特点,是汉字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当时的历史条件共同促成的。
关键词:楷化 字体 一字多形
从甲骨文、大篆、小篆,到隶书、楷书,汉字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汉字的演变都是汉字发展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汉字的发展历史来说,不同历史阶段的汉字具有各自的特色。”其中,由隶书到楷书的发展演变是汉字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现代汉字形成的基础阶段。汉字由隶书发展到楷书的过程称为“楷化”,又称“楷变”。楷化跨越了由东汉到隋唐的漫长历史时期,经历了萌芽、形成到成熟三个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汉字呈现出一些本阶段独有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既与汉字的本体发展规律有关,也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一、楷化阶段汉字的特点
字体多样性和一字多形是汉字由隶向楷转化过程中呈现出的两个主要特点。
(一)字体的多样性
汉字存在的各个阶段,无论体亦或用,都会有不止一种字体存在。正如启功先生所言:“每一个时代中,字体至少有三大部分:即当时通行的正体字;以前各时代的各种古体字;新兴的新体字或俗体字。”汉字发展到楷化阶段,篆、隶、草、楷四种字体都已出现,并存于不同的场合,因此字体多样化的特点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用途,不同载体的字体不同,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在比较庄重的场合下,一般都会使用古字体或者当时官方承认的主流字体。楷化阶段的前期,碑铭、墓志和庙堂宫阁的题牌上使用的都是篆书或隶书。后期楷书逐渐成熟获得官方的默认后,基本取代了篆书和隶书的地位,成为碑铭、墓志使用的主要字体。简纸文字书写较随便,字体的使用与上述明显不同。楷化前期日常使用字体主要是早期楷书、行书和章草,后期主要是行书和楷书。草书发展为今草后主要是作为一种艺术字体出现在书法作品中,日常使用相对较少。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使用一些古代装饰字体,如鸟虫书等。
2.同一载体上的字体也呈现多样化特点。
魏晋时期,尤其三国时期,虽然新出现的正、行、草的地位不断上升,对传统字体形成了极大的冲击,但还是未能遮住篆、隶的风采。在重大庄重的场合,书家多以篆、隶显其能,因此碑刻上的字迹,以篆、隶为主,如魏国《上尊号奏》和《受禅表》的碑额、吴国《禅国山碑》都是用雄浑圆厚的篆书书写而成,《曹真残碑》《鲍寄神坐》等则是隶书体。但是此时正是由隶到楷的过渡时期,一些隶书体的碑刻中已渗入了楷意,有些甚至表现出与隶书明显的区别,如著名的吴国《谷朗碑》,隶书中的波势几乎完全消失,字体处在隶楷之间,可以看作是早期楷书。此时的墓志与碑刻大致相同,字体同样以篆、隶为主。西晋的碑刻和墓志大致沿袭了这种作风,但是墓志中的隶书已出现了分化的现象,有的较为古朴,有的已掺入楷法,有的甚至采用了草体,如《咸宁四年墓砖刻辞》。到了东晋,字体进一步多样化,篆书较少,隶书较多,且字的体态复杂多变,在墓志中出现了楷书,《孟府君墓志》和《夏金虎墓志》虽与成熟时期楷书的体态稍有不同,却充分反映了隶书体向楷书体过渡阶段楷书的面貌。日常手写文字也呈现出多种字体,只不过使用的字体与碑刻和墓志稍异。简纸文字中的字体多是隶、新隶、楷、草、行。反映两汉文字状况的居延简中既有隶书,又有大量的章草字体,同时也有了一些萌芽时期的隶行字体,如居延新简中EPT59.62、EPT59.65、EPT16.36(如下图)。目前发现的楼兰残纸中也存在带有大量隶意的楷体(裘锡圭称之为“新隶体”)和行书、草书字体,其中《〈急就章〉残纸》中既有仿写的草书字体,也有初期的楷书(新隶体),沙纸930(《十月四日残纸》)和孔纸3.1(《超济白残纸》)分别呈现了两种不同风格的过渡时期的楷书,前者残留有隶意,后者笔画体态已向成熟时期的楷书迈进。除此之外,楼兰文书中无论在简椟还是在残纸中都留有大量的行书和草书的字迹,如孔纸4(《正月廿四日残纸》)代表的是典型的行书风格,孔木9、10则是草书字体。
01
3.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字体并存的现象更为普遍,同一时期不仅不同的材料中出现不同的字体,即使在同一篇章,同一书手所作的作品中,都有可能出现隶、楷、行、草等几种字体交错的情况。这种情况在不同材质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简纸文字中更多。
(二)一字多形
字形多样指同一字体中单个汉字有多个形体,即一字多形。楷化阶段字体纷起,新旧字体混杂在一起,加之时逢丧乱,政权更换频繁,经历过东汉晚期规范的字形从魏晋时期又开始复杂、混乱,到南北朝时,字形多样已经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颜氏字训》如实描述了这种情况:“晋宋以来,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至梁天监之间,斯风未变,大同之末,讹替滋生。萧子云改易字体,邵陵王颇行伪字;朝野翕然,以为楷式,画虎不成,多所伤败。至为一字,唯见数点,或妄斟酌,逐便转移。尔后坟籍,略不可看。”“北朝丧乱之余,书迹鄙陋,加以专辄造字,猥拙甚于江南。乃以百念为忧,言反为变,不用为罢,追来为归,更生为苏,先人为老,如此非一,遍满经传。”
根据目前所见到的资料,一字多形的特点在不同阶段、不同载体的表现并不完全相同。通过考察魏晋楼兰残纸和部分南朝的帖书、吐鲁番文书字形及南北朝石刻楷书字形,可以看出:从阶段上看,魏晋时期一字多形较南北朝时期少;从载体上看,石刻楷书一字多形的特点更为突出。总体而言,一字多形的形成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偏旁(部件)的改变而形成的一字多形;二是笔画增减改变而形成的一字多形。
1.偏旁(部件)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类:
(1)增加偏旁(部件)
1)增加与本字意义有关的偏旁,使表意更明显
果—— 泥——埿 烈—— 界—— 纸—— 阜—— 脣——
2)增加声旁
仍——
3)恢复省形或省声的偏旁
宴—— 舊—— 滴——
4)受前后字影响类化而增加偏旁
婴——(婴孩) 扁——(扁鹊) 敦——(敦煌) 喜——(喜怒)
5)其他
休—— 惰——憜 妻——, 區——
(2)减少偏旁(部件)
1)减少形旁或形旁的一部分
葬—— 奪—— 舉—— 盡—— 聲——声 然——
2)减少声旁或声旁的一部分
——隠 隐 潔—— 濕—— 裠—— 靈—— 變——
(3)改换偏旁(部件)
1)改换形旁
蜫——堒 葬——塟 凰—— 器——噐 敷—— 姦——姧 略——
2)改换声旁
憐——怜 廟—— 總——聡 備——俻 怱——忩 愈——悆 宇—— 輩——軰
3)其他(无理据改造)
恶—— 姊——姉 奮—— 堂—— 腹—— 颓—— 亂——乱
(4)偏旁(部件)不变,但位置不同
昉——昘 羣——群 峨—— 落—— 猷—— 穆—— 鄰——隣 唯——
(5)偏旁(部件)混同
1)形近偏旁混同
①彳和亻混同
德—— 復—— 徐——俆 任—— 仲—— 停——
②衤和礻混同
神—— 祖—— 衿—— 袖—— 被——
③口和厶混用
弘—— 始—— 晉—— 句——勾 强——強 哭——
④扌和朩混用
持—— 拯—— 掛—— 柄—— 校——
⑤亠和R混用
亰——
⑥疒、广混用
痛—— 疾—— 廊——
⑦力简作刀
劫——刧 幼—— 功—— 協——
⑧牜、犭简作扌
物—— 牧—— 牡—— 獲——擭,
⑨冖和宀混用
冨——富 冝——宜 家——
2)义近相通混用
①氵和冫混用
汝—— 治—— 河—— 况——況 凍——涷 决——決
②禾和礻混用
移—— 稠—— 秦—— 神—— 祠——祥——
③宀和穴混用
邃—— 窺—— 窈—— 牢—— 宇——
④支、攴(攵)、殳(、)混用
岐—— 改——攸——散—— 毁——
⑤耳、骨通身
職—— 體——軆
3)隶变时混同、分化偏旁或部件混用
①舟和月混用
服—— 前—— 磐—— 朝——
②艹和 混用
莭——節 答——荅
③火和大混用
秋—— 美——
④大和廾混用
奬——
4)字体转写的混同(行草书楷化)
①偏旁方楷化后混同为偏旁木、礻、衤、禾、扌
施——拖 ,,; 旋——,,,。
②偏旁彳、彡楷化后写作氵
得—— 復—— 须——
③心楷化后作灬或一
寧—— 感—— 愛——爱 慶——
④部件、灬楷化作—
鳥—— 馬—— ——丞 緑——绿
⑤山和止楷化后混同
岳—— 峯—— 岱()—— 歲——嵗 步—— 武——
⑥東和柬楷化后混用
東——柬 諫——諌 陳——,
2.笔画增减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类
(1)增加笔画
1)字形分化增加笔画
土和士在隶楷书中字形没有区别,为了加以区分,土加点为“圡”,以和士区分,凡土之属大都加点。
土——圡 城—— 墮—— 吐——
玉和王古形近,隶书区别开,但作偏旁仍作“王”,为加以区别,偏旁加点与单字同以使义符表义更清晰。
瓊—— 琳—— 璞—— 琨——
2)受形近字的影响而增加笔画
代——伐 染—— 仰—— 休—— 式——
3)书写时断笔使笔画增加
知—— 央—— 庚——,
4)其他
初—— 友—— 鼻—— 礼——
(2)减少笔画造成字形多样
1)因借用而减少笔画
府—— 柔—— 偏—— 渠—— 岸——
2)其他
茂—— 隆—— 冒—— 求—— 詮——
(3)改换笔画
年—— 天——夭 訓—— 色——,
3.除了因偏旁(部件)或笔画以外,一字多形也呈现出以下几种方式
(1)篆书楷化
烈——烮 郎——郒 牙—— 華—— 越—— 喪——
(2)行草书楷化
繼——继 兼—— 永—— 關——閞 既——
(3)新造字形造成字形多样
老—— 萬——万 地—— 蘇——甦
(4)多种因素
腰—— 舅—— 裔——
二、形成原因分析
造成汉字由隶书向楷书转化阶段呈现出字体多样和一字多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综合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书写因素。文字是一种工具,作为工具,就具有便捷的特点。对汉字的需求也是如此。为了达到书写方便和快捷的目的,就会简省笔画、部件或偏旁;但另一方面,文字也有便于识读和记忆的要求,当字形结构过于简单,不便于识读和区别时,人们就会通过添加笔画或者偏旁等方式,或区别字形过于相近的字,或让结构看上去更加整齐划一,或使汉字的表意或表音的功能更加突出。书写也有追求美观的需求,为了美观,也会添加装饰笔画或部件等。此外,书写者也会造成字形多样。有些字形出现的比较少,只在一种资料中发现,类似这种情况可能就是由于书写者个人的喜好、习惯而率性而为。有些书写者文化层次低,不熟悉字形也会写出讹误的字形,这样的字形虽然一般生命力都很短暂,占异形总量的比例却不低。
(二)时间因素。楷书出现以前,篆、隶、草三种字体都已经出现,虽然新字体已经出现,但是并不能完全彻底代替旧字体,这样,新旧字体相互补充,出现在不同的场合,形成字体多样的特点。由于各种原因,各个时期的汉字都存在异形的现象,经过时间的推移,有的字形被继承下来,有的字形被淘汰,但是在新时期还会有新的字形产生,日积月累,旧时期的字形不断增多,新时期的字形又不断增加,出现一个字有几个甚至几十种不同字形的情况,造成一字多形。到了楷书阶段,汉字的发展已经历了二千年左右,一字多形的现象就更加明显。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晋吕忱《字林》收字12824个,南朝梁顾野王《玉篇》收字22726个,辽释行均《龙龛手镜》收字26430个。汉字字数一直呈递增趋势,但很多新造字形曾经都是异体字形。
(三)地域因素。中国地域广大,方言众多,加之交通不便,很容易造成“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我们发现很多换声的文字是历时原因形成的(历史发展声韵发生变化造成文字异形),但更多的却是共时的异形,这与方言差异有很大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各民族大融合时期,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与汉人聚居时学会了汉字,并利用汉字的结构创造新字形,尤其是唐朝繁盛时期,一些少数民族甚至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系统,与少数民族杂居的汉人则可能会将一些新的字形引进汉字系统中。
(四)字体转写造成差异。字体转写指按照一种字体的笔法重新书写另一种字体形体。这种方法最早表现为用隶书笔法书写古文字形。人们通常称之为“隶古定”或“隶定”。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传为孔安国所撰的《尚书序》中:“科斗书废已久,时人无能知者,以所闻伏生之书,考论文义,定其可知者,为隶古定,更以竹简写之。”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一《序录·注解传述人》载:“皆科斗文字,博士孔安国以伏生所诵,为隶古写之。”卷三《尚书音义》注:“隶古,谓用隶书转写古文。”楷书通行以后,以楷书转写古文也称“隶定”(或“楷定”)实际上即指用隶书或楷书笔法转写的古文。后来,这种笔法进一步扩大到不同字体间笔法的转写,如隶楷书篆化,行草书楷化等。这种书写法的推广产生了大量异体字。
(五)书法因素。传为欧阳询所作的《三十六法》记载了因书法结体需要而制造异形的例子:“借换。如《醴泉铭》‘祕字就‘示字右点,做‘必字左点,此借换也。《黄庭经》‘字‘字,亦借换也。又如‘靈字,法帖中或作‘,或作‘小,亦借换也。又如‘蘇之为‘蘓,‘秋之为‘秌,‘鵝之为‘鵞、为‘之类,为其字难结体,故互换如此,亦借换也,所谓东映西带是也。增减。字有难结体者,或因笔画少而增添,如‘新之为‘,‘建之为‘是也。或因笔画多而减省,如‘曹之为‘曺,‘美之为‘。但欲体势茂美,不论古字当如何书也。”
(六)其他因素。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也造成了异形汉字的大量出现。当时政权更替频繁,受战乱和地域阻隔的影响,汉字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不仅“篆形谬错,隶体失真”,而且“专辄造字”“讹替滋生”。当权者无心也无力进行文字规范,即使有《字林》《玉篇》这样的规范字典,在混乱的环境下也无法发挥作用,贯彻执行。从出土和流传下来的文字资料数量明显增加看,汉以后使用文字的人数应该也是处于递增状态,书写者队伍的壮大也是产生文字异形的客观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启功.古代字体论稿[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3]黄德宽.隶定古文疏证·序[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4]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刘靖文 北京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1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