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精彩议论为文章锦上添花

2009-01-29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语段例文事例

议论文是考生在高考作文中写作的首选。一篇议论文要获得高分,不仅要有精当的事例,更不能缺少精辟的议论。

一、叙述定向——从角度上紧扣观点叙述

通常我们所用的事实材料都具有多义性,可用于论证不同的论点,如果阐述的角度不对,会造成论据和论点不相吻合,使观点和材料不能统一,大大地减弱了说服力。因此,最好采用“叙述定向”法,即“取其一点”,集中火力,剔除与论点无关或与论点关系不大的材料,突出强调事实论据与论点一致的地方,准确把握材料与观点意义上的一致性,并能把材料中与论点相关的部分扩展开来,或者将蕴含在材料中并不显露的地方加以挖掘、补充,使事例准确有力地为论证服务。

例文一:是那个“检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吗?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吗?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吗?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出“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叙例紧扣观点)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优秀作文《那阵风吹过》(话题“忘记与铭记”)

例文二:浊浪滔天,苏轼矗立在岸边,飞舞的波浪打湿了他的衣襟,但茫茫的雾始终遮盖不了他的双眸,他仍固执地向远方眺望。就在这偏僻山地、穷山恶水里,沉沦而终了一生吗?就在这山岭相隔的地方,不思进取、哀怨慨叹吗?不,不能这样放任,不能这样蹉跎。苏子不断地扣问自己,然后奋起抗争,(叙述定向,聚焦到位)于是才有“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豪迈,才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志向,才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东坡的心灵时而像大海一样汹涌,时而像湖泊一样宁静。

东坡扣问,问出了对待挫折时的不懈,对待沉沦时的崛起,对待苦难时的恬静。

——2006年高考四川卷优秀作文《生命因问而精彩》(话题“问”)

两卷不同话题的作文,同样都用“苏轼”事例来诠释,《那阵风吹过》因为话题是“忘记与铭记”,所以作者围绕“苏轼在遭受挫折与磨难时,忘却了所有的失意,铭记着世间之美”来组织材料;《生命因问而精彩》因为话题是“问”,所以作者扣住苏轼面对挫折时“对生命的发问”阐述。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叙述定向”的方法,在准确地把握论点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突出强调苏轼的事例与论点一致的地方,将蕴含在材料中并不显露的地方加以挖掘、补充,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二、深入挖掘——阐释话题的含义

当我们阐述一个话题时,就要把这个话题的含义阐述出来,即阐述“是什么”的部分,这样才能使人信服。很多学生,在阐述事例时,只是简单地将话题粘贴,如写以“差别”为题的作文,往往只提及“差别”这个词,而没有讲清差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样的事例根本没有阐释出“差别”的含义,让人不明所以。比如讲鲁迅与周作人之间的差别,就应该讲到他们之间“一个是以笔为武器,一直战斗在革命的前沿;一个是求自己生活安定,关在时代的象牙塔里。一个是为国为民,为拯救中国大众而无怨无悔;一个是叛国投敌,为满足个人私利而不惜一切”,这样,告诉人们他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接下去再写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差别,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样才有说服力。

例文三:烽火硝烟,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百姓苦难,他问苍天,谁主沉浮?暗夜里,昏灯下,他一遍遍地叩问自己,能为中国四万万同胞做些什么?能为硝烟中的中国革命做些什么?看着受伤的战友,看着满目疮痍的山河大地,他一遍遍地追问自己:怎样让国独立,民安定,族富强,(阐述含义:问什么,内容深刻)于是他不辞辛苦,挑灯夜战。于是他身先士卒,奔驰于战斗的最前沿。毛泽东的问,问出了对待祖国山河命运的责任,问出了对待同胞战友的义务,问出了对待黑暗时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的勇气。

——2006年高考四川卷优秀作文《生命因问而精彩》(话题“问”)

上面的语段,先重点指出毛泽东“问什么”,即“是什么”的步骤:“他问苍天,谁主沉浮?……他一遍遍地追问自己:怎样让国独立,民安定,族富强。”因为有发自肺腑的对国家、人民的热爱,有高度的责任感,才有他奔驰于战斗的最前沿的行动。有了这段的叙述,使得事例逻辑性强,富有说服力。

三、寻本探因——探讨人物的行动

议论文要深刻透彻,观点要有说服力,除了要讲清现象的具体含义以外,还要讲清所用事例的人物的行动,即阐述“怎么做”的部分,从人物的行动中可以看出人物的思想,从而有力地证明观点。

例文四:曾经有一名美国小女孩,从小想当一名演员。妈妈把她送进了当地最有名的演出学校。可是,不久却收到了这样一个通知:“我们学校的每一名学生都是特别优秀的演员,但从没有见过像你女儿天赋这样差的学生,我们请她退学。”就这样,这个小女孩最初的梦想不仅被打破了,她的心灵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可她并没有就此放弃。在妈妈的支持下,她进了一个剧团,别人不准她上台表演,她就只跟着排练,剧团的每一场表演,她都去排练,即便没有上台的机会,她也为此感到高兴。可命运终不能让她如愿,十几年后,她又因为患上了一种疾病,一条腿无法活动。想要表演的梦想,使她没有被疾病打倒,她坚持锻炼,坚持表演,(叙述艰辛的努力,印证话题)她不仅征服了她的腿,并且在40岁,第一次如愿以偿地登上了舞台,并取得了成功。第二次,在艾森豪威尔的邀请下,伊丽莎白亲临现场,拥有万名观众。

——2005年高考全国卷Ⅰ优秀作文《生命的奇迹》(话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上述语段,用露茜利·鲍尔的事例,讲到她最后成就了生命的乐章,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作为一个残疾人,这确实是出人意料,但怎么才能扣紧话题“情理之中”呢?这就需要阐述其遇到不幸之后“怎么做”,语段讲的就是她的执著和坚强,即“在妈妈的支持下,……坚持表演”。这样,露茜利·鲍尔通过艰辛的努力,她所取得的成就确实在“情理之中”,这就成功地演绎了话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四、以果析理——阐述事件的结果

不管事件的起因和经过怎么样,事件的结果总是最具有说服力。所以,在阐述完“是什么”和“怎么样”以后,最好要提及事件的结果“怎么样”,这样才更具有说服力。

例文五: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管理学院1999级经济学专业学生徐本禹,2003年本科毕业,高分考取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可他放弃读研,毅然去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石小学义务支教。在支教期间,他总是每月从微薄的生活补助中节省出一半的钱,用来资助当地孩子上学。他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使当地教育条件迅速得到改善,小学迁出山洞,搬进了新校舍,在校学生也由原来的不足100人增加到250多人。他的义举,为当地教育开拓的新路,为年轻人支边送教带了好头,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涂上绚丽一笔。(确有成效,凸显主旨)帮助,是盛开的花朵,她枝繁果硕、芳香怡人,孕育金秋的希望,装点人生的美丽,创造事业的辉煌。

——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优秀作文《帮助——盛开的花朵》(新材料作文“帮助与回报”)

上述语段,除了讲到徐本禹怎样资助当地孩子上学以外,还重点讲到了他的这种帮助的结果,即:“他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涂上绚丽一笔。”这样的结果,当然可以印证材料的观点——“帮助,是盛开的花朵,她枝繁果硕、芳香怡人,孕育金秋的希望,装点人生的美丽,创造事业的辉煌”,从而使文章锦上添花。

[作者单位:福建福州闽清一中]

猜你喜欢

语段例文事例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浅谈低年级语段仿写的指导策略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
依存消解、一致性计算与浮现和语段计算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