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里士多德对“命题”的定义

2009-01-28杜晓丽

企业导报 2009年12期
关键词:命题

杜晓丽

【摘要】 亚里士多德是传统逻辑的创始人,他的逻辑学说规定了西方逻辑思想发展的传统方向,代表了古代逻辑的最高成就。主要分析了他是如何定义形式逻辑中“命题”这一最基本概念。

【关键词】 名词;动词;命题

现代的传统逻辑教科书中有关命题的定义及理论都是源自亚里士多德的命题学说,虽然“命题”的定义发展到今天已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现代的形式逻辑对“命题”的定义更清晰、更规范,仍能看到它们之间的历史渊源。现在传统逻辑大多是先给出“命题”的定义,如“命题是通过语句来反映事物情况的思维形式”或“判断是对事物或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有些逻辑书中将命题看作是判断),之后介绍命题(判断)的基本形式。命题的基本形式是“S是P”,其中“S”称为主项,指反映被断定对象的概念;“P”是谓项,指反映被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概念;“是”称为联项,是表明主项与谓项联系情况的概念。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主项,“是”是联项,“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谓项。

亚里士多德在介绍命题定义之前,首先说明了一下声音、文字、内心经验的关系。(声音)口语是内心经验的符号,文字是口语的符号。人类的内心经验大都是相同的,由这些内心经验所表现的类似对象也是相同的。人们可以用相同的文字来表达大家都认可或理解的对象或意思,亚里士多德的命题学说是从命题的结构开始,在介绍命题定义之前他介绍了构成命题所需要的两个概念:名词、动词。

1.名词。“名词是因约定俗成而具有某种意义的与时间无关的声音。名词的任何部分一旦与整体分离,便不再表示什么意义。” “名词与时间无关”是说名词所指对象既可以是现在存在的对象也可以是将来或是过去存在的对象。

名词所处的位置或所担的职能相当于现代的命题主项“S”,它是被解释或被断定的对象,亚里士多德称之为主词。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只有实体范畴词才能够充当命题主词。亚里士多德认为,命题主词是不受时间影响的,亚里士多德据此断定命题至少是关于现在或者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认为,实体范畴词亦即命题主词(名词)所指对象不但可以是客观域里的具体存在物,如“人”、“动物”,也可以是非客观的虚拟域中的具体存在物,如“神”、“独角兽”。

亚里士多德又将实体分为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第一实体指的是个别事物专名如“苏格拉底”、第二实体是通名如“人”。第一实体只能作为主词来使用,第二实体既可以作主词又可以作谓词,如“人是会死的”和“苏格拉底是人”当中的“人”,既可以充当主词又可以作谓词,而“苏格拉底”作为专名只能作主词。

2.动词。“动词是不仅具有某种特殊意义而且还与时间有关的词。动词的部分没有独立意义,它只是表示由其他事物所述说的某种情况。”动词表示的只是由其他事物所述说的某种情况,如有主项所述说的某种情况,或在主项中被述说的某种情况。这相当于谓项“P”,起反映被断定对象的作用。在这亚里士多德举健康的例子来说明,他说“健康”是名词但当把健康用于表示主词现在所存在的状况时是动词。亚里士多德的动词与现代意义上通常所说的动词有所不同,亚里士多德将主词和谓词分属两类逻辑范畴,主词所属的范畴是“实体”,谓词所属的范畴是属性。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动词实际上就是他所划分的隶属于属性的这些词,包括“数量”、“性质”、“关系”,“位置”、“时间”、“姿势”、“状态”、“活动”和“受动”。

“动词本身是个词,有一定的意义,动词本身既不表示肯定也不表示否定,它只有在增加某些成分后,不定式‘是、‘不是,以及分词‘是才表示某种事实。”这里的“是”、“不是”相当于现代传统命题逻辑中的联项。单独的名词、动词并不能形成句子,通常把“是”、“不是”也称作动词,用“是”动词将名词和动词连接起来才能形成句子。

3.命题。名词、动词本身不能形成或真实或虚假的命题,只有把名词和动词联结起来,加以肯定或否定,如“鸟飞”、“马跑”、“人未学习”等,才能构成语句,表达思想,而起连接作用的就是“是”或“不是”这些动词。句子是一连串有意义的声音,它的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立的意义,但只是作为表达,而不是作为肯定命题或否定命题,只有那些自身或者是真实的或者是虚假的句子才是命题。如亚里士多德说“我们可以用‘羊一牡鹿一词来说这一点,这个词有所指,但若不加上‘是 或‘不是,则无论它是一般的时态还是某种特殊的时态,都无所谓正确或错误。”“羊”和“牡鹿”各有所指,单独说出来或并列说出来只是孤立的范畴——两个“名词”,但如果用动词“是”与“不是”连接起来,就成了句子,用“是”连接起来就是“错误”的,用“不是”联系起来就是“正确”的,“羊”的确不是“牡鹿”。

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史上最早提出了命题有真或假二值的思想,奠定了二值逻辑的基础。任何命题都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有所断定;另一个是有真假之别。亚里士多德对“命题”的定义及结构的规定塑造了现代形式逻辑“命题”定义的雏形,奠定了该定义的基础,之后的形式逻辑就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起来。

猜你喜欢

命题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我喜欢自己命题
一个与伪圆相关的命题
捍卫先天偶然命题
命题小品——得陇望蜀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2011年“秋季擂台”命题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