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上将的不老情怀
2009-01-28吴志菲
2009年10月13日下午14时45分,开国上将吕正操逝世。这是57位开国上将中最后一个离开人世的老将军。百岁将军的离去,留下一个永远的传奇。
2009年10月13日下午14时45分,开国上将吕正操逝世。这是57位开国上将中最后一个离开人世的老将军。百岁将军的离去,让人们更加怀念他那不老的情怀。深深眷恋着第二故乡
1905年1月4日,吕正操出生在辽宁省海域县唐王山后村,父母都是勤劳善良的农民。目俄战争结束后,南满铁路归日本人占有,而南满铁路就和吕正操家的菜地紧挨着。少年时代,吕正操就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对家乡人民的压榨和杀害。
村边铁路有条人行横道,日本人不准中国人走,要走就必须绕很远到平交路走大道。有一次,吕正操看见代课老师过铁路人行道,被日本人用战刀砍得头破血流。当时,他就气哭了,他恨透了日本人,盼望自己快快长大了当兵打鬼子。
上学时,老师曾给他取名“正言”,他听后很不喜欢,边走边琢磨,这言语的“言”字,跟打仗没啥关系。自己长大后一定要当兵,操练好了才能打日本。于是,他打定主意,自己改名为“正操”。
吕正操17岁那年参加了东北军。此后,吕正操这个名字,很长一段时间都曾使日本军队闻风丧胆。
1937年10月14日,因不满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时任国民党五十三军一三。师六九一团团长的吕正操,率部在河北晋县小樵镇正式改编为“人民自卫军”。人民自卫军最初编为3个总队,吕正操任司令员。改编后进入冀中,与冀中地方党组织会合,发展抗日武装,创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他生前对记者说:“日本人没有什么了不起。”当问到他打过败仗没有,他笑了笑:“敌人来了,打不过就跑嘛。这就是敌进我退。”从百团大战到“五一”反扫荡,从桑园突围到地雷战、地道战,他率领冀中子弟兵打出了中国人的军威。
冀中军民抗日斗争的实践,为开展平原游击战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毛泽东主席在为冀中军区和八路军三纵队成立3周年题词时,热情称赞他们是“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人民武装斗争的模范”。
吕正操在冀中战斗生活了10年,他的队伍和当地老百姓相濡以沫,他也一直把那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战后几十年,吕正操时常怀念着冀中人民,他常常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和老房东促膝谈心论短长,漫步在滹沱河畔,寻找当年的战场。他曾说:“抗日时期,800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斗争,前赴后继,最后赢得了胜利。我不过是和人民战斗在一起的普通一兵,在党的哺育下,做了自己该做的一份工作。我常常想起失去的战友和壮烈牺牲的冀中群众,对他们表达无限的敬意和悼念。”他对那里的人民,对那里的村庄、河流、田野,甚至一草一木,都深深地眷恋着。
与张学良的莫逆之交
吕正操和名将张学良有着非同寻常的友谊。1922年春,吕正操在卫队旅旅部当上士期间,张学良看他的字写得不错,便推荐他考东北讲武堂。第二年,吕正操考取东北讲武堂第5期。初上讲武堂,吕正操学习有些吃力,因为他只念过3年多小学,但他想尽办法,努力补课,终于赶了上去。通过一番严格的训练,吕正操不仅在军事学识、文化知识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身体也锻炼得十分健壮。
从讲武堂毕业后,吕正操在张学良身边工作了一段时间,曾任他的少校副官、秘书、参谋处长、团长等职。
原以为扛枪就能打日本的吕正操,在东北军里,心情一直不很舒畅。因蒋介石下令不抵抗,东北军撤到关里,离乡背井,家破人亡,还受“亡省奴”之辱;东北军长期受蒋嫡系部队排挤、歧视和打击,待遇很不平等;再加上西安事变后,逼蒋抗日的张学良被扣押,这一切使吕正操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要想抗日救国,只有跟着共产党走!
吕正操率六九一团走上抗日之路后,已被蒋介石软禁起来的张学良,曾让他的弟弟张学思转告吕正操:“这条路走对了。”这其中蕴含着张将军壮志未酬的心愿,更是对自己部属的鼓励。
1991年3月10日,张学良偕夫人赵一荻赴美国探亲。其时,吕正操正在北京301医院住院。3月11日晚,张闾蘅(张学良五弟张学森之女)和杨虎城将军之子、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杨拯民到医院看望吕正操,告知张学良夫妇赴美探亲的消息。吕正操非常高兴,但考虑他们刚刚离台,情况还不清楚,表示“等等再说”。
3月2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姚广代表党和政府正式宣布:张学良将军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人物,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数十年来,我们对他是十分关心的。现在,他和夫人到了美国,从有关报道上得知他身体健朗,我们对此感到高兴。如果他本人愿意回大陆看一看,我们当然非常欢迎。我们尊重他本人的意愿。
得知这消息后,吕正操一行5人于5月23日搭乘中国民航班机,飞向大洋彼岸,先到旧金山拜会了赵四小姐。5月29日上午,一行人在纽约张学良住地贝祖贻的太太家见到了张学良。那天,吕正操刚走出电梯,便见张将军站在公寓门口等候,张学良一眼就认出了吕正操,老远伸出手。半个多世纪没有见面的老友心情异常动,两双手不由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吕正操送上从北京带去的生日贺礼:一整套张最爱听的《中国京剧大全》录音带和大陆著名京剧演员李维康、耿其昌夫妇新录制的京剧带;新采制的碧螺春茶叶:国内画家袁熙坤为张将军画的肖像和一幅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手书的贺幛,书录的是张将军的一首小诗:“不怕死,不爱钱,/丈夫绝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
两位老将军精神矍铄,谈笑风生。张学良幽默地说:“我可迷信了,信上帝。”吕正操随口接上:“我也迷信,信人民。”张学良笑着说:“你叫地老鼠。”这指的是当年吕正操在冀中和军民一起运用“地道战”等形式,抗击日寇侵略,开展游击战的事。吕正操说:“地老鼠也是人民创造的嘛,我能干什么,还不都是人民的功劳,蒋介石、宋美龄都信上帝,800万军队被我们打垮了,最后跑到台湾。”张学良随即插话:“得民者昌!”吕正操紧接着说:“那还不都是靠的人民群众!”
分手时,吕正操约他次日下午在外边找个清静的地方再好好谈谈。张学良欣然同意。之后,张闾蘅频繁来往于海峡两岸,为张学良和吕正操传递信息。由此,他们之间书信、口信、诗作唱和,往来不断。
张学良过世后,吕正操痛哭不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我知道他其实是想回国办后事的,他的子女也希望这样。他一生志在国家和平统一,振兴中华民族。他走了,留下了一个永远的遗憾。”
几十年相濡以沫伉俪情深
1942年,冀中军区领导机关干部庆祝元旦,同时为3对新人祝贺新婚之禧,其中一对就是吕正操和刘沙。刘沙小吕正操13岁,是河北省安新县北冯村人。她的父亲是清朝末班
秀才,曾任教师和文职官员。刘沙自小向往读书自立、男女平等。她在北平上高中时参加了“—二·九”学生救亡运动。1937年回到家乡,参加党领导的抗日工作,并和吕正操、黄敬、孙志远等党政领导在工作中常有接触,彼此渐渐熟悉。
1941年冬,经晋察冀分局党校学习回到冀中区的一批妇女干部开始选择婚恋对象。与刘沙一起来的女干部大多数找到了意中人,许多好心的战友也为她穿针引线,她却都干脆地回绝了。
当时,黄敬和妇救会主任白芸很关心吕正操的婚姻,就想搓合他们两个,可刘沙一听吕正操的名字就拒绝了:这怎么可能呢,他可是大名鼎鼎的吕司令啊。她去见吕正操,吕正操却对她说:“我们交换交换意见,谈谈彼此的观点,谁也不能勉强谁嘛。”刘沙开山见山地说:“我认为我们不可能。因为跟大人物在一起,我受不了拘束,距离太大,我不习惯,恐怕合不来……”
“什么大人物小人物的,都是共产党员,能有多大距离?”吕正操打断刘沙的话,“说来说去,还是要摆开自己的观点、想法再下结论嘛。”
刘沙被吕正操的坦诚所打动,决定试试。他们敞开思想,多次深谈。刘沙还去找黄敬了解吕正操的婚史、生活作风等。黄敬认真地对刘沙说:“老吕少年时,被迫当过小女婿,外出参加东北军抗日后,女方主动离去。后来不少人给他介绍对象,因国家沦丧,流亡异地,他不想有个家的拖累。我相信他会格外珍惜革命同志间的爱情。”
刘沙矜持的爱情防线终于被突破,她深深地爱上了吕正操。1941年年底,朱德和彭真来电,批准他们结婚。
战争年代,军务繁忙的吕正操与家人难得相聚同行,他十分歉疚而又深情地对妻子说:“两个孩子累苦了你!”为了减少刘沙的负担,他们约定“战争期间不再生孩子”。后来,刘沙带着两个幼儿不知辗转了多少地方,知道1946年夏回到哈滨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驻地才开始安顿下来。
由相知到相爱,最终结为伴侣,风雨相伴,他们的爱情大树始终根深叶茂。在“文革”岁月,有人想在刘沙身上找茬,没有得逞。于是,造反派翻墙而人,不分昼夜抄家,并将吕正操关了起来。吕正操在铁道部被关押期间,刘沙只好让小女儿每天去探望爸爸,并送去精心制作的饭菜,保证吕正操的营养。
吕正操入狱后,中央专案组会同军管会等逼刘沙揭发“吕正操在东北的重大历史问题”。刘沙当场和他们争吵起来。与将军共同战斗与生活了多年的刘沙,只知道丈夫为革命一片忠心,出生入死,对党忠诚,为人正直,她相信丈夫就像相信自己一样。她毫不留情地驳斥了他们,坚决地告诉他们:吕正操没有什么历史问题需要交待。
刘沙被逮捕接受审查。出狱后,刘沙即被押送到河南信阳的“五七千校”,被管制劳动,后因病才得以回京。这时,她得知丈夫曾因病住院,马上写信给毛泽东主席,要求看望病中的丈夫。一对久别的老人这才得以重逢。
养生有道的百岁将军
1990年9月23日,国际网球联合会主席夏特圣埃,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将国际网联最高荣誉奖章,授予一位85岁的中国老人。这个人就是时任中国网球协会主席的吕正操。
“我这一辈子,就是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3件事。”吕正操打网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上20世纪20年代。那时,他在东北军当兵,沈阳青年会经常组织各种社会问题研究会、科学时事讲演会等活动,吸引了许多东北青年名流加入。张学良作为青年会的董事,在景佑宫院中空地,开辟了网球场。吕正操不仅参加青年会的各种活动,坚持学英语,而且常常打网球,并因此而爱上打网球。即便是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也能找到打网球的乐土:在村头的打麦场拉上网子,就是上好的网球场地。这是吕正操他们打仗间隙最好的娱乐。
新中国成立后,吕正操一直催问贺龙元帅:“什么时候成立国家网球队?”后来,他又找到同样爱打网球的北京市领导万里,共同修建了北京最早的先农坛和体委训练局网球馆,使中国国家队有了自己的网球训练馆。
前些年,吕正操每周还坚持打四五场网球,网球运动使他身体健康,头脑清晰。他也一直十分关心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大力鼓励青少年尤其是女运动员一定要不断进步。当听到孙甜甜、李婷在雅典奥运会中为中国网坛首次摘取网球女子双打桂冠时,他兴奋地立即指示秘书:打电报祝贺她们!近年来,尽管身体不许可剧烈运动,但他还经常观看网球比赛。书房内还挂着他春风得意地打网球的照片,那是他20世纪80年代参加全国老年比赛勇夺冠军时的精彩瞬间。
吕正操读书很随意,涉猎很广。书架上的理论书刊、《中国大百科全书》、《资治通鉴》等赫然醒目。他自称是杂家,哲学、经济学、历史、文艺等书籍都看,广闻博览。
他还喜欢打桥牌,曾和许多桥牌高手较量过,据内行讲,他的桥牌枝艺相当有水准。刘沙曾对记者说:“读书、打桥牌、打网球,是他晚年保持体力、脑力元气的3个有力招数。”在他的客厅里,可以看到几十座熠熠发光、各具特色的网球赛和桥牌赛奖杯。
除了这些,他还坚持写日记。几十年来所积累的日记,成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还写了上百首诗词作品。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每当思潮奔涌的时候,他就会挥笔写诗。这成了他寄情怡性最好的方法。
吕正操对京剧艺术也十分挚爱。他认为,京昆剧是我们国家的瑰宝,它作为象征艺术,是集大成之作。他说,“其实,在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之后,轻歌曼舞能让我们的身体和心灵得到很好的休憩。而京剧词曲的优美、唱腔的悠扬、动作的刚柔相济,让人看了,都是一种高尚的享受。”
“最喜夕阳无限好,人生难得老来忙。”自1983年离休以后,吕正操始终关注国家大事,除在军队、铁道建设这两个自己最为关心的领域多有建言外,对教育、经济、科技、新闻等多个领域都作过深入的调研,提出过重要建议。据了解,吕正操在20世纪80年代就热心并支持大自然保护事业,他是中国麋鹿基金会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建国60周年前夕的9月28日,其子吕彤羽接受访谈讲述父亲传奇人生时说,“我爸虚岁到106岁了,听力有点问题,我妹拿着小黑板问我爸生日怎么过。她说,过几个月你就106岁生日了,该怎么过?你看他有胃管在那里,讲话不是特别方便,于是他就要来笔在黑板上写:不声张。这三个字是我爸刚才写的。我爸现在的状况意识是很清楚的。”
老将军在国庆过后不到两周就走了,带着一生的辉煌与传奇,只留下我们无尽的遗憾和哀思……
(图\吴志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