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津市设施园艺发展的几点建议
2009-01-27蒋如生郭郢赵恒顾自豪
蒋如生 郭 郢 赵 恒 顾自豪
摘要:针对天津市设施农业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日光温室结构和性能的普查,优化温室结构;实施“带”状布局的策略;组织推广一批无公害生产技术;发展“四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构建设施果树观光园区;积极发展食用菌产业化生产;培养和建设现代化新型农民队伍和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8项实现设施园艺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设施园艺;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S316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09.04.001
Suggestions on Developing Facilities Horticulture in Tianjin
JIANG Ru-sheng,GUO Ying,ZHAO Heng,GU Zi-hao
(Tianji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Tianjin 300192,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trends and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acilities horticulture in Tianjin, the measures on sustained development were suggested, such as a survey of the structures and capabilities of solar greenhouses to enhance their structures, the implement of strip distribution, promotion of environment-friendly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ur-in-one ecological methane model, the opening of fruit tree tourist areas, encouraging the production of commercial edible fungi, training modernized farmers and developing various farming cooperatives and so on.
Key words: facilities horticulture;development;suggestion
2007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将设施农业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件实事之一[1],天津市设施农业发展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局面。如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实现天津市设施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是摆在天津市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1天津市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和态势
1.1设施面积快速增加
天津市是国内现代设施园艺起步较早的地区,20世纪50年代即开始了保护地栽培;60年代开始进行塑料中、小棚生产;70年代引进了塑料大棚栽培技术;80年代中小棚、大棚、玻璃温室同步发展,到1988年设施园艺面积达到0.53万hm2左右[2];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现代设施的科技进步不断加快;到2006年底,全市设施园艺面积达20 798 hm2,其中节能日光温室达到5 837 hm2。尤其是2007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将设施农业列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20件实事,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设施农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2008年天津市新增设施园艺面积已达666 7 hm2,相当于过去十几年的面积。
1.2设施园艺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2007年以来,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统筹规划、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各区县统筹规划,设施园艺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批设施聚集区,如蓟县津蓟高速(蓟县段)两侧设施蔬菜生产聚集区,武清区北部河西务、下伍旗、大良、河北屯设施蔬菜生产聚集区,静海县沿运河两侧设施蔬菜生产聚集区,宁河县蓟运河东岳龙、丰台、板桥、苗庄四镇设施蔬菜生产聚集区,宁河县中东部造甲城、潘庄、七里海等乡镇设施蔬菜生产聚集区等。而且有些聚集区已经打破了区县界域,如西青区辛口镇和静海县北部独流、台头、良王庄等乡镇的设施聚集区已连成一片[3]。
1.3设施建造类型越来越趋于实用
近年在发展过程中,在广泛吸取山东、辽宁等地温室建造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区县地理环境和土壤状况,通过实践和创新,天津市已建造了适宜本地区低成本、增温、保温、增光的实用性强的温室结构,如东丽区大顺园林公司,创新自制的适合高档盆栽花卉生产的双拱型(阴阳型)节能日光温室;静海县高家楼村的多联式连栋蔬菜塑料大棚;武清县灰锅口村由普通凉棚创新改造为改良型日光温室;宝坻区在高台地区不加温就能进行喜温果菜冬季生产的坐底式节能日光温室;蓟县东赵庄乡唐坨村新建渔阳三型温室(即双网架、双膜、自动卷帘的新型温室),大大提高了设施园艺生产综合效益。
1.4现代新型温室发展迅速
近几年来,天津市温室生产快速发展,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区县按照市里建设高标准设施农业示范区的要求,引进和建造了新型的智能温室,发展势头不断扩大。在原来津南区、东丽区、西青区第六埠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武清区大沙河、东丽区大顺园林、西青区水高庄等,而且技术更加先进、档次更高。
2天津市设施园艺存在的问题
设施园艺对推动天津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整体而言,天津市的设施农业规模、水平及效益不高,还远远赶不上荷兰、以色列那样的高科技投入、高资金投入、超高效益的高度集约型工厂化设施农业,与国内设施农业发达地区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布局分散,缺乏整体规划,没有与产地市场发育相结合。二是投入不足,简易温室、塑料中小棚占相当比重,设施结构不合理,建造简陋,采光、保温以及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三是缺乏结构参数,温室建造标准不够。结构建造雷同,缺乏专业性结构建造,加大了设施投入成本,温室效应差。四是种植结构单一,品种趋同,恶性竞争,生产效益不高。五是科研滞后于生产发展,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设施产品的加工增值技术匮乏。六是设施生产环境退化,生产能力下降,影响设施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
3天津市设施园艺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开展日光温室结构和性能的普查,优化温室结构,提高生产效益
温室结构的构建和优化是进行日光温室蔬菜、花卉等高产高效、优质节能栽培的前提。通过开展普查,一是明确日光温室现状和存在问题,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创新力度,尽快研制适合当地实际需要的各类型日光温室;二是引进、试验、推广适合天津地区气候和环境条件下不同档次温室结构;二代节能温室向节本、环保、生态型三代温室结构发展;三是进一步拓展日光温室栽培的园艺作物(蔬菜)种类与更新品种。
3.2发挥优势,实施“带”状布局的策略
结合天津市设施园艺发展状况和地区的特点和优势,西北部地区宜发展以冬季生产为主的周年生产体系,东南部地区宜发展以冬春、早春生产为主的周年生产体系。在温室结构造型上,西北部地区宜发展节能日光温室、薄膜大棚、拱形大棚为主体,与适应的中小棚相结合的设施生产体系,在品种选择上应发展喜温作物,以发挥更大效益;东南部地区宜发展以日光温室为龙头,大棚生产为主体的与适应的中小棚相结合的生产体系。采用以“带”推动温室生产发展的布局,一是便于温室结构向实用化发展;二是便于温室结构的优化,上档次;三是便于内部生产,因温室结构的雷同,而产生的农产品结构性的过剩或不足,从而降低温室生产效益,减少农民收入;四是便于完善配套技术,强化生产标准,提高设施装备和设施农业生产水平。
3.3组织推广一批无公害生产技术
随着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种植年限的延长,多年连茬、重茬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实用农药防病、防虫不仅易造成药害,还可以使病虫害产生抗体,降低防治效果。因种植茬口的增加,为促进产量提高,又过量使用化肥,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日趋严重。由于不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植物和土体环境污染。亟需推广一批无公害生产技术,像既能分解各种秸秆、树枝、树干、锯末等废弃物,又能分解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还能杀死土壤中病原菌的EM生物菌;可用于设施栽培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臭氧发生器和低成本、高效益的有机型无土栽培技术等,确保无公害生产落到实处。
3.4发展“四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实现设施农业的良性发展
“四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是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将日光温室、沼气池、种植业、养殖业优化组合为“四位一体”的新型模式。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市每年产生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等各类秸秆超过500万t[4],畜禽粪便遗弃未用直接排放的有63.39万t,这些遗弃物已引起周边环境污染。为了使生物资源有效利用,推进能源、物流的良性循环,在远郊边缘地区结合大型畜禽养殖小区发展沼气型设施园艺模式是改变农村卫生环境,发展农村社会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佳选择。结合当前设施园艺迅速发展和沼气池建设工程,逐步形成以自然村新型农业园区为级别单元的生物资源利用体系,保障农产品安全,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及沿海都市型农业的发展。
3.5发展设施果树,构建观光园区
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及文化品位的提高,人们渴望着回归自然。生态观光果园正好营造了都市里的田园风光。而且观光果园实现由单一果品的原始初级农业生产拓展为集果品生产、加工、观光、休闲为一体,将果树资源与观光旅游资源相结合的新型果树产业,可获得更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因此,生态观光园不但可以创造财富,还可以造就美,造就快乐,造就生活。完全符合天津市生态城市发展的需要。建议结合当地生态社会和经济条件,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和设计,形式多样,突出区域特色,力求创新。
3.6积极发展食用菌产业化生产,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食用菌是现代农业中的朝阳产业,在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食用菌生产是一项短、平、快的致富项目,种植食用菌的经济效益是蔬菜的3~4倍、粮食的10~12倍[5]。同时,食用菌作为富含蛋白质,兼有食疗价值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国内外市场销售形势好,发展空间很大。天津市作为都市农业的港口城市,具有资源、区位、地理和人才等方面的条件优势,发展食用菌符合天津都市农业发展的特点,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村级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好项目,也是农业创汇的好项目,应统筹规划,积极探索,加速发展。
3.7培养和建设一支科技文化素质、生产技术水平高的现代化新型农民队伍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现代农业尤其是设施园艺业迅猛发展更需要一批新型农民。为此,建议由政府统筹协调,农业部门牵头,其它部门合作,社会共同界于法律法规健全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运行机制。结合实际需要,一是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相结合。二是建立现代农业技术普及推广中心,建设网络体系,实行固定场所、固定设施、固定人员,将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和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相结合。三是大力推进科技示范户建设,发挥其有效的技术带动和辐射作用,采取政策倾斜、直接补贴、科技培训、专家指导和小额信贷等多种形式,对科技示范户进行扶植,为示范户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发挥自身优势,自主创办教育,提高示范户辐射、带动作用。达到以户带户、以户带村、以户带乡,形成农业技术示范户新模式。
3.8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目前,天津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尚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应当从法律和政策上予以必要的支持,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这个平台、载体在解决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以及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继续做出应有的贡献。为了推进农民专用组织的发展和壮大,武清区汊沽港镇胡柳子村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真正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 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N].天津日报,2007-08-06(1).
[2] 黄学群.我国及天津市设施园艺生产发展趋势及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00,6(4):44-49.
[3] 何会文.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突破口[N].天津日报,2008-04-18(1).
[4] 张立平.津郊禁止秸秆焚烧[N].天津日报,2007-06-18(2).
[5] 孙国琴,郭九峰,郭金榜.发展食用菌生产 培植高效生态农业[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 (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