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的力量
2009-01-26马洁
马 洁
“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
——题记
【案例描述】
案例1:一次,我借班执教《我不任性》(苏教版二上)一课,引导学生通过看连环画“爱耍脾气的贝贝”,了解什么是“任性”之后,设计了“实话实说”的环节:“小朋友,你什么时候也和贝贝一样任性?想一想,然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同学们例行公事似的侧过身,却并未坦言。我开导他们“要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学生却依然有所顾虑,有的东张西望,有的不知所云。果然,全班交流的时候,课堂显得很沉闷。少有的几个发言的孩子也显得很羞涩。
案例2:一位老师执教《做事不拖拉》(苏教版二下)时,让学生交流:“班中是否也有做事拖拉的小朋友,说说他是怎样拖拉的。”学生说:“我们班的××做作业很拖拉,总是最后一个交。老师批评了很多次,他还是不改。”……此时,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转过头去看被当众“揭短”的孩子,还窃窃地发笑。完全可以想像,这几个孩子多么难堪!
【案例剖析】
《做事不拖拉》、《我不任性》是教材针对二年级孩子普遍存在的缺点量身编写的,旨在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与品行。活动主题体现出明显的“说理性”,执教者常会在教学中安排“实话实说”环节——批判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表现,如同上述案例。
这样的设计指向活动目标,并且是可行的,理由有三个:
1.“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明辨是非的态度,是不断进取的精神,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人,从小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他人)的行为,是心理成熟的标志。
2.当学生有了初步的道德认知之后安排这样的环节,在时机的选择上也合情合理。
3.品德课最终的目标达成度,不是看学生是否明白相关道理,而是提高辨别能力,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以上设计便为“导行”搭建了桥梁。
可是,为什么这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二年级的课堂上总难以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反而使学生陷入“羞涩”或“难堪”的境地呢?
毕竟,他们才二年级,还是小孩子!案例中孩子们的反应在告诉我们,小小年纪的他们更希望得到赏识与尊重。这样的“批评”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过于严肃、直接,显得生硬,不够温和。他们不适合用“锤子”直接来敲打雕琢,更适宜在生动活泼、和谐融洽的课堂中给予无痕的教育,如温和的水流,柔和地冲刷鹅卵石。
我终于明白了,“批评”这一活动形式与低年级学生特有的心理产生了错位。
【策略选择】
那么,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化解上述“矛盾”呢?
上个学期,无锡市开展了品德与生活会课活动,教学主题为《做事不拖拉》一课。温情融融的课堂让我沉浸其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下面,我就根据会课老师的教学,再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谈谈引导学生自我反省的几个策略。
1.就事论事
就事论事,能引导学生将谈论的焦点集中在事例上,避开对当事人的是非评判。对当事人而言,这样做保护了他的自尊,呵护了其幼小的心灵,却又暗中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对于其他学生来说,不点名的事例呈现,减少了感受事例的干扰——不会窃窃地侧首关注身边的“他”,只会专注于“事例”,并会不由自主地以“事例为镜”,知“自己得失”。
案例2中,老师可將问法稍稍变一变:
在我们班中也有“做事拖拉”的小朋友吗?我们不说出他的名字,就说说他是怎样拖拉的?
这样,结果肯定是不同的。
首先,绝不会出现“某生被当众揭短”的窘境,师生间、生生间的关系不至于有对立倾向,呵护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其次,这样的交流起着“以一当十”的效果:学生会根据交流中提到的拖拉现象不由自主地自我对照,暗中提醒的就不止一个,而是一批。
总之,这种对事不对人的“不提名”交流能有效地减少“锤击痕迹”,让孩子们在一种“就事论事”的轻松氛围中自我反省。
2.集体活动
当众站起来交流自己的不良习惯是需要胆量的,对特别渴望得到他人夸奖的低年级孩子来说尤是如此——他们不希望将自己的缺点袒露在众人面前。案例1中沉闷的课堂气氛正是学生“心中不敢、不愿”所致。
那么,如果全班一起行动,没有睽睽的众目,没有坐视的旁人,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我们来看看《做事不拖拉》的教学片段:
(观看录像片段,了解明明一天的拖拉生活)
师:你看见明明做什么事很拖拉?
生:早上起床很拖拉。
生:吃早饭时也慢吞吞的。
……
(教师相机板贴一个个写有“起床”、“吃早饭”等字样的大圆片,罗列出明明生活中的拖拉现象)
师:小朋友,你干什么时也会跟明明一样不抓紧时间呢?
(指导学生想好后走下座位将预发的小圆片贴纸粘到相应的大圆片上。话音刚落,大家便纷纷上前,大圆片上参差地分布着小圆片)
集体活动消除了他们心中的顾虑,大家都是“反省者”,不是唯“我”有错。再加上“贴圆片”的游戏形式正是二年级孩子喜爱的。这样,既让每个孩子带着“轻松的心情”自我对照,还借助黑板上的大小圆片一目了然地呈现出了孩子们的拖拉现状。
3.正面激励
一个人心中有了榜样,也就有了辨别是非的参照标准;一个人心中有了榜样,也就预示着有了自我判断的可能。课堂上,执教者可以在班级中树立榜样,从正面激励学生自我反省,明确进步的方向。
《做事不拖拉》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让我们来找找班里写字、背书、劳动、吃饭、排队时又快又好的小朋友。先想一想,再把笑脸贴在他们的胸前,别忘了向他们请教做事又快又好的好办法哦。
(学生们在《时间像小马车》的欢快旋律中走下座位,给心目中的榜样贴笑脸)
让我们来个镜头特写吧——一个高个男孩被贴上了不少笑脸,不少同学团团围着他求授“高招”:
问:你做作业总是最先完成,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呀?
答:可能你做作业的时候不是很专心。如果你在心中时刻提醒自己“我要快点完成”,就会加快速度了。(求教者连连应声点头)
问:你扫地的时候又快又干净,老师常常表扬你。你有什么好方法?
答:有的同学边扫边玩,肯定会扫得既慢又不干净。一定要认认真真扫。
……
案例中,老师给了学生寻找榜样的自主权,这样推选产生的榜样更有说服力与感染力。榜样的每一次回答都是在引导身边的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这种反省是发自内心的,它完全不同于老师发号施令后的“自省”。学生从榜样身上具体地明确某种事该如何做和不应该如何做,情感得到熏陶,认识得到提高,整个过程充满感召的力量!
4.角色替代
“角色替代”也能很好地起到间接引导学生自我反省的目的。一般的做法就是将学生生活中的不良现象转移到第三者身上,以录像、动画等方式具体呈现。学生观看后展开交流,或明辨是非,或想办法帮助“他”改正缺点。整个过程,学生始终被定位在“旁观者”的角色,虽没有直接安排自我反思,却传递出“自省”的召唤!
一位老师将《做事不拖拉》的教学设计成了一个故事情境——《多啦A梦——大雄求职》,多啦A梦成了反面角色,包揽了学生中“做事拖拉”的坏习惯。
一开始,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机器猫因大雄做事拖拉而苦恼的动画,引出话题。接着,大雄在机器猫的帮助下穿越时空,来到了未来。成年后的他带着“拖拉”的坏习惯四处求职——应聘医生、消防员、农民。学生则成了院长、消防队员等,大家纷纷拒聘大雄,听:
师(出示医生的图片):如果你是院长,会用大雄吗?(学生争说不用他)为什么?
生1:有的病人需要马上救治,医生如果拖拉,病人可能就会死掉的。
生2:如果一个伤员受了重伤,伤口在咕嘟咕嘟流血,医生不及时治疗的话,血就会流掉很多,他的生命就会很危险的。
生3:医生拖拖拉拉,病人都会不满意的。
……
师:是呀,医生应懂得与时间赛跑——(老师相机播放一组汶川地震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救护的图片,深情地描述医护人员的品质)这时,时间就是生命!
大雄屡屡碰壁,懊恼不已。善良的机器猫又把他变回现实。然后,老师组织大家想出金点子帮助他改掉做事拖拉的坏习惯。
“大家拒聘大雄”正是学生审视、判断“拖拉现象”的过程,也是审视自己、修正自己行为的过程;“大家帮助大雄”的过程,其实也是孩子们在帮助自己,帮助自己今后克服拖拉的过程。
课堂结束了,但“大雄求职”带给大家的警示成了学生内心的一把度量尺,会在日后对他们的行为给予“是非长短”的判定与提醒。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在引导孩子自我反省时,我们不能似锤子敲凿,而要如冲刷鹅卵石的流水一样,用温和的力量去触动孩子的心灵——明辨是非,鼓浪前进!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
东亭实验小学春江分部)
责任编辑 李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