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情境“减肥”
2009-01-25陈雪玲
陈雪玲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就不断地看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近年来,笔者观摩了不少教师的公开课、研究课,发现很多教师在“创设情境,导人新课”环节为了达到课始的先声夺人,不惜大费脑筋对导人情境进行了“新潮”的包装。下面是笔者观摩过的几个典型课例的创设情境导人新课环节。
[课堂回放]
[课例1]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师:(课件演示一幅中国结的美丽图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
生(齐):中国结!
师:老师请你们继续欣赏有关中国结的图片,你们想看吗?(课件配乐,演示中国结的若干幅图片。)
师:这些中国结漂亮吗?
生(齐):漂亮。
师:看到那么美丽的中国结,你想说什么?
生1:中国结真美!
生2:中国人真了不起,能编织出那么美的中国结。
生3:我想知道中国结是怎么编的?
师:课前老师让你们收集了有关中国结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
生:……
师:(拿出一个精美的中国结)老师也有一个中国结,漂亮吗?谁来猜猜我这个中国结用了几米彩绳?(上课到此,在场听课的教师还是面面相觑,仍不明白执教教师的意图。)
生1:我猜这个中国结用了3米彩绳。
生2:我猜用了5米。
师:还有不同的猜法吗?
生:……
师:请大家看到底用了几米,好吗?(课件出示课本例题“每个小中国结用2/5米彩绳,每个大中国结用3,5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之后是学生读题。)
(到出示例题,时间已经过去了6分多钟)
[课例2]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
师:(课件演示教师所在城市的几个标志性建筑)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城市吗?
生(齐):不知道。
师:这是我的家乡——苏州。漂亮吗?
生(齐):漂亮!
师:那就请同学们随着摄像机的镜头来欣赏我们美丽的城市吧。(视频:所在城市以及旅游胜地,镜头中出现的是山清水秀、花红叶绿、林荫错落、寺塔辉映……视频定格在景点中的蝴蝶、宝塔、寺庙等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图像上。)
(学生禁不住赞美和感叹。)
师:这些景点为什么会这么美呢?请大家认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美在哪里?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1:这些物体的颜色很鲜艳,很漂亮。
生2:这些蝴蝶真漂亮,我还没见过。
(学生还沉浸在美的享受中,很难发现这些物体具有“两边完全一样”这个对称的特点。最后只能是老师在给出答案的引导下完成了学生的“观察”,接着进行探究活动。这时时间已经过去了8分多钟。)
[课例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6加几7加几》——
师:(出示情境图)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图上有树木、有山,还有小鸟。
生2:图上还有小朋友。
师:谁能比他说得更好?
生3:图上有绿绿的树,高高的山……
生:……
[分析]
创设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可以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则可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新知。但笔者认为:
一、过多的渲染往往让学生沉迷于享受
合理的情境创设应该使情境与学生的学习内容有直接的联系,便于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现象、数学问题,便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感悟相应的数学原理,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案例1中,中国结固然能体现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学生理应了解中国结的相关知识,但在这节课中,为了引出与中国结有关的例题而花了6分多钟去了解中国结,这种舍近求远、隔靴搔痒的情境创设,笔者认为是不可取的。
二、过美的情景往往让学生留恋于生活
在案例2中,执教教师由于是借班上课,所以一上课就给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一个目的不外乎尽快地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另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新的数学知识。不可否认,这样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由于没有指向中心问题,所以总在外围兜圈子,最终导致了教学的无效。
三、过大的问题往往让学生游离于数学之外
问题是一节课的心脏,教师设计的问题,过细——等于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过大——学生的思维虽然是开阔了,纷纷发表了许多意见,却未能触摸到新的知识生长点,最终还是导致教学的无效。案例3中“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教师设计这个问题无疑是过大了,由于指向性不够明确,因此出现了学生答非所问的现象。
[思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意义总是存在于情境之中。教学中,教师创设计情境的目的无非就是达到“双引”:一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兴趣;二是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引发学生的思考。创设的情境既要利于教师的教,更应利于学生的学。但是,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师在创设情境环节陷入了不少误区。因此,应该给教学情境“减减肥”,使创设的情境更科学、合理、有效。
一、创设的情境“数学味”应浓于“生活味”
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到,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些教师为了在课堂上突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生活味”,首先想到的就是能不能创设一个现实的、有趣的现实情境。其实,数学只是一种工具,可以帮助人们解释生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特别是一些学生理解有困难的知识,有必要创设一个与知识联系紧密的生活情境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思考问题的模型。但是,数学毕竟不是生活经验的“照片”,而是对生活经验进行加工、重组以后的思维模型,不能简单地用生活来图解数学。因此,教师创设的情境“数学味”更应浓于“生活味”。
二、创设的情境“思考性”应大于“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日常的课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想方设法找资料、编故事、做课件……目的就是给学生创设某个特定的情境,然后引出新知。但是,笔者发现,有些教师不惜花费很多时间为学生创设的情境,思维含量并不高,虽然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并不能有助于学生认识、理解新知,建构数学模型。其实,情境对数学学习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在某种程度上,它的存在也会无形中干扰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关注和把握,情境中数学之外的无关因素往往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一现象在第一学段尤为明显),并由此带来对数学思考的游离。因此,教师创设的情境“思考性”应大于“趣味性”,应服务于教学内容,服务于教学目标,突出教学的重点。要从知识内部,从知识的起源、形成的经过及其发展的角度去设计,善于把教学的内容转化成问题情境,而不是简单地给教学内容穿上一件“漂亮”的外衣。
三、创设的情境“有图”应走向“无图”创设情境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目的。现实情境对数学学习而言比较“重要”,但并不“必要”。有些教学不是非创设情境、出示情境图不可的。虽然没有了情境图,但可能正因为没有了情境图的阻碍和干扰,学生的思维视觉更能集中地聚焦于问题中的数学信息本身,信息的细微变化反而更加迫切地激发学生参与新问题解决的内在需要。正所谓“学生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另外,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储备的增加、思维能力的提高,更要引导学生从数学内部入手,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有时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比教师创设的现实情境要好得多。因此,教师创设的情境应从“有图”逐步走向“无图”。
(责编林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