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板”和“地板”的隐喻义
2009-01-25吴恩锋
吴恩锋
天花板和地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然而下面新闻标题中“天花板”和“地板”显然不是人们所熟悉的房屋结构:
(1)格力电器业绩增长不存在天花板(《中国证券报》2007—4—13)
(2)央票利率接近“天花板”?(《第一财经日报》2007—3—28)
(3)首家平价医院“地板价”开诊(《辽宁日报》2006—3—7)
(4)ST东北电:股权缘何卖出“地板价”(《证券时报》2002—3—8)
以上例句中的“天花板”和“地板”属于典型的概念隐喻。概念隐喻的功能是通过源域的概念结构向靶域的概念结构的映射而彰显靶域的概念结构。“天花板”和“地板”在源域里的概念结构是:房间是一个容器空间,天花板在上方,地板在下方,而且天花板是这个容器空间的上限,地板是这个容器空间的下限。在概念隐喻的映射中,房屋这个容器空间的概念结构被投射到靶域的概念结构上。在上面的例句中,“天花板”就是取其“上限”义,而“地板”是取其“下限”义。“天花板”的隐喻用法相当普遍。除了价格“天花板”外,还有“政策天花板”、“制度天花板”、“资金天花板”、“利润天花板”、“人才天花板”等,这些“天花板”无一例外都有“上限”这一共同的内涵。
既然“天花板”限制了空间,那么“顶破”、“掀掉”、“打破”“天花板”就可以拓展空间,摆脱受限制的局面,所以就有了如下用例:
(5)住宅产权顶破70年“天花板”(《中华建筑报》2007—3—17)
(6)链条业:掀掉“天花板”才有空间(《中国工业报》2006—4—1)
(7)网格:打破计算能力“天花板”(《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12—25)
相应地,“天花板”又可进一步引申出障碍之义,如:
(8)打破女性职场的“玻璃天花板”(《经济参考报》2005—8—26)
(9)民营油企止步“玻璃天花板”(《文汇报》2007—4—9)
例(8)、例(9)中的“玻璃天花板”就是隐喻好像没有但实际存在的限制、障碍等。
“地板”的隐喻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和“天花板”对举出现,如:
(10)加息将3000点天花板变成地板(《上海证券报》2007—3—25)
(11)将“天花板”看成“地板”预测还是算命(《东方早报12005--12—13)
另一种是作为修饰语和被修饰对象一起出现,如“地板价”。
(12)“长虹”直平喊出地板价(《中华工商时报》2000—7—17)
(13)燃气股份:在不在地板价上(《今日商报12000—10—28)
值得注意的是,“地板”的隐喻使用范围和频率均不如“天花板”。笔者认为,存在这种差别的认知根源是: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是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主流,而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在认知思维中由一个重要的空间方位隐喻概念来表达,即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是向上的。(Lakoff & Johnson在MetaphorsWe Live By一书中对这个隐喻有详细的论述。)“向上”发生、发展的事物遇到“上限”“天花板”就是很常见的事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词典中对于“天花板”和“地板”的释义应该分别增加隐喻义“上限”和“下限”。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杭州310028)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