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线城市网络建设策略分析

2009-01-25朱红梅王庆杨

移动通信 2009年21期
关键词:建网运营商无线

朱红梅 王庆杨

【摘要】文章归纳了无线城市应具备的特点,以中国电信移动网络为例,探讨了无线城市各阶段的建网策略,提出采用“移动网络+WiFi”的建网方式,避免单一WiFi或WiMAx建网的误区以及目前的四种运营模式,分析了适合我国的无线城市运营模式,并总结了无线城市运营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无线城市移动网络WiFi网络建设运营模式

1概述

迄今为止,全世界四大洲超过600个城市已开始或计划建设无线宽带城域网络以满足公共接入、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的需要。

现在这股浪潮开始进入中国内陆,无线城市建设方案不仅已经提到了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地市政府的议程上来,而且青岛、常德也在部分地区已进行小规模的试点项目。全国范围内正上演着一部轰轰烈烈的“无线城市进行曲”。

2008年的奥运会无疑是无线城市落地最有力的“兴奋剂”,但该采用何种模式建设依然是一个难题。与以往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不同,推动无线城市、尤其是中国无线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并非来自电信运营商,而是政府。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目前无线城市并没有一个清晰有效的盈利模式,这使运营商们望而却步。但运营商作为信息化建设及运营者,缺乏运营商参与的无线城市可行吗?运营商应该采用怎样的无线城市建网策略?政府在无线城市运营中应当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本文将逐一进行探讨。

2无线城市的特点

无线城市建设必须具有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从城市的经济结构、区域布局,以及各省制定的对无线城市的发展策略出发。无线城市要建设为一个“任何人、任何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畅通无缝通信”的高水平信息化社会,具体来讲:

一是无所不在的网络,即超高速宽带网络、无缝覆盖移动网络、传感器网络、31/3C融合网络等:

二是无所不在的服务,即人性化电子政务、智能化增值服务、多类型信息内容服务等。

但是这只是对网络与服务无处不在的简单描绘,如何付诸实际呢?这需要将上述特点进一步细化。

2.1统一的标志

无线城市作为一个城市的公共产业,对外应该提供统一的标志。现在的城市有众多区镇,同时各区镇有相应的经济实体、政务机构以及公共热点,但在总体应用上,应该采用统一的标志,如统一品牌、统一的账号/密码、统一的资费,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统一标志将进一步塑造和展现该城市政府的新形象。是在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管理创新过程中的一次创举,同时也将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服务型政府。助力民生建设的新理念根植入心。

另一方面,统一标志将加深市民对无线城市的认知。现在企业公司运作任何一项业务,都有相应的标志或logo。这样才能加深业务在客户心目中的印象。加快业务产品的推广,无线城市也不例外。

2.2无缝的城市

无线城市建设初期要满足公共热点的覆盖,如机场、会展中心、酒店、联锁餐饮店、商业楼宇、学校、商场、电信营业厅、图书馆、楼盘等,这些区域人流量大,业务集中,数据业务需求旺盛,是无线城市部署发展的关键。

但是随着信息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人口移动性的加剧,市民对无线城市的使用不会仅局限在固定的区域,希望随时随地都能享用无线城市的网络及业务,因此无线城市的建设必须是无缝的。这对加强市民对无线城市的满意度,加强市民对无线城市网络使用的粘性,提升市政府的形象都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2.3高速/丰富的应用

当今网络,应用为王。有了统一的标志,能够实现无缝的漫游切换,接下来问题就是应用。应用是当前通信运营商积极投入的重点,也是今后无线城市发展需要重点探讨的领域。

无线城市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政务类

◆公共服务:图书馆无线接入及资料搜索、实时交通影像信息(全球眼);

◆公共安全:公共区域影像监控(全球眼)、紧急事件通信、警务实时查询:

◆教育服务:远程教育、讲座及交流直播;

◆电子政务:现场办公、无线下载许可申请表格等。

(2)企业类

◆零售、物流:现场客户服务、货单查询、库存管理;

◆制造业:厂房监控、设备维护、后勤、工厂管理;

◆金融保险业:实时报单提交、金融查询与交易等。

(3)个人类

◆即时通信:QQ、MSN等即时通信软件的接入;

◆商务办公:无线VPN企业私网接入、股票实时交易;

◆获取资讯:网上新闻、网上订阅、网上直播、资料搜索;

◆休闲娱乐:视频娱乐、网络游戏、BBS。

3无线城市建网策略

一直以来,无线城市都被定义为是利用WiFi、WiMAX等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建设覆盖整个城市或城市主要地区的宽带接入网。众所周知,自2004年以来,就一直延续这个模式在进行无线城市的建设,结果可想而知,一败涂地。WiFi,本来就是局部热点覆盖的技术,wIMAX也只是广域覆盖的技术,都不是全程全网的技术。WiFi相对而言,发展较好,现在基本每台笔记本都内置WiFi,大部分智能手机也有WiFi的功能。WiFi上网非常方便,但是WiFi的维护困难。没有集中的网管,而且由于覆盖范围的问题,经常放在一些公共的设施,如道路电线杆、书包亭上。坏了,不知道;搬动了,也不知道,没法管理。而且供电也是问题。WiMAX虽是广域覆盖的技术,但是产业发展成为瓶颈,曾经刮起一片热潮,在美国Sprint运营商合并Nextet时,由于频率的原因,导致Sprint下注30亿投资WiMAX,结果导致Sprint债务累累。最后不得不出售Nextel。此外,澳大利亚也放弃全国原有的WiMAX建设。导致整个WiMAX阵营基本全军覆没。没有订单,就意味着没有前景,没有必要。

所以单一采用WiFi、WiMAX技术建设出的“无线城市”经无数实例证明是错误的,这个模式下建设的“无线堋市”无成功案例可寻。

综合考察无线城市的需求、特点,无线城市的建网方案如下,

3.1WiFi热点接入

无线城市发展的第一步是要满足热点区域的覆盖,如街道办事处、医院、学校、政府办事处、机场、会展、酒店、连锁餐饮、写字楼、学校、商场、图书馆,楼宇等,这与WiFi技术的特点相契合,即固定区域高速覆盖。

WiFi的区域热点覆盖如图1所示。

3.2移动网广覆盖

在无线城市发展的中后期,从挖掘市场潜力以及保证用户使用粘性的角度来看,无线城市必须提供全程全网的覆盖及业务,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就中国电信而言,CDMA本身就是为个人客户而设计的,可无缝切换漫游。同时技术成熟、产业完善、聚合各大运营商强大的技术支撑团队,可有力地挖掘和提升移

动网络的使用发展空间,如终端的定制、设备的规格制定及组织研发等。

下面以中国电信的移动网络为例,从网络覆盖的角度说明WiFi与移动网如何共同覆盖的组网,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WiFi区域热点覆盖,CDMA2000 1X全网无缝覆盖,CDMA2000 1×EV-DO Rev A部分热点区域广覆盖。当然目前来看,在大城市所建设的无线城市中,CDMA2000 1×EV-DO Rev.A也是全覆盖的网络,具体如图2所示。

3.3移动网+WiFi的融合

中国电信在获取C网业务经营牌照后,成为全业务运营商,将综合WLAN的局部热点优势和C网掌上宽带的覆盖优势,做好两者的融合,拓展多元化接入手段,实现无线信号城市全方位立体覆盖,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服务。

对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也推荐采用移动网络加WiFi的方式,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避免出现单一WiFi或WiMAX建设无线城市的误区。

4无线城市运营模式分析

4.1政府委托建网

政府通过招标等方式委托一家或多家运营商建设“无线城市,投资方在建成后的一段时期内拥有该项目的经营权,政府对运营商提供的业务和资费进行监管,投资方针对特定人群提供部分免费服务。

典型案例就是中国台北经公开招标由统一安源公司拿下了“无线台北”9年的专营权。该公司提供30多亿新台币的网络建设费用,网络建成后的9年内每年缴纳约占营业额1%~3%的管理费。资费方面,主要按照接入业务收费、增值业务免费的原则,用户可选择包月或包年的套餐,还可以选择预付费方式,按小时或天来购买服务。

4.2政府独立建网

政府负责无线网络的建设、维护和运营。部分免费提供使用,部分网络容量出租。

典型案例就是美国德克萨斯州,其下的Corpus Christi市投资710万美元建设无线城市,每年维护费用为50万美元。市政府将网络容量的40%用于市政服务的自动化服务,网络容量的60%出租给ISP。但现在1Mbps每月需付20美元。

4.3运营商独立建网

运营商自己建设、运营网络,为普通市民提供免费的、带宽较低的服务,通过广告支持免费服务。向企业、团体和市政府批发带宽较高、服务质量较高的接入服务。

典型案例是MobilePro公司在美国圣克拉门托市建设无线城市项目。一种模式是在部分地区向公众提供免费服务(需要接受广告);另一模式则面向企业与政府。提供更高的带宽,收取月租费。

4.4加盟合作共建

发动所有拥有WiFi AP设备和宽带接入资源的人或机构,通过加盟的方式开放自己的资源,使公共和私人拥有的分散的WiFi网络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无线社区”,通过这种分散的方式实现无线城市。

这种模式最早由西班牙的FON公司发起,并迅速扩散到其它欧洲国家、北美、日本与韩国及中国。参与者只要愿意共享自己的AP,就可以获得免费接入其它加盟者AP的权利,对于非加盟用户进行收费,并且加盟者可以参与收费的分成。

4.5适合我国的无线城市运营模式

众所周知,无线城市不外乎是通信。这种通信跟运营商所提供的通信并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应用上有更多的针对性,所以无线城市底层的承载网实际就是运营商的承载网。国内三大运营商已建立覆盖全国的全程全网的移动3G高速网络。部分热点也部署了WiFi。那有必要采用政府委托建网的方式吗?政府的职能是协调引导发展,政府独立建网偏离其职能,显然不可;此外,还涉及重复投资所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加盟合作共建的方案看起来不错。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但是由于参与人员和设备众多,难以管理和协调,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

相比而言,运营商有丰富的建网、网络运营和维护经验,其独立建网应是最有利的运营模式。运营商可以将自己的部分网络资源和服务等出租给政府部门,通过广告的方式支持部分业务免费使用;对其他高带宽网络资源进行收费。以维持整个无线城市的正常运转。

5无线城市运营的关键问题

无线城市建设在全球信息化下已成必然趋势。但是无线城市的建网策略关系到无线城市运营的成败。在当前形势下,无线城市建设最好是与运营商以“移动网络+WiFi”方式,实现全程全网的覆盖和业务的提供;另一方面,无线城市来源于政府的需求,无线城市的主导者是政府。因此上述关键问题都需政府统一解决,才能有助于无线城市的发展:

第一,无线热点建设的谈点难度大,特别在机场、会展中心等重要场所,进入较困难、需要协调的工作环节多,建议由政府提前做好谈点洽谈和沟通工作。

第二,参与单位较多,多家运营商以及相关业务提供商SP等共同参与,需做好网络建设、运营和维护的协同和配合,建议由政府统一出面规划和协调。

第三,无线城市的运营模式既要有利于无线宽带的共享和普及。又要能够充分保障建设单位的后续运营,建议政府能够出台相应的补贴或激励政策。

第四、建议政府统一规范和开放信息源、信息内容,加懊推动无线城市各类应用的普及和发展。

全国各大城市积极推动“无线城市”建设

从去年开始,全国多个城市都开始了无线城市的建设,汇总各地有代表性的无线城市建设情况如下:

嘉定:中国内地第一个无线城市一上海嘉定“无线城市”一期工程于2 008年5月建成并开通,二期建设工程已于2008年11月启动。

广州:总投资约10亿元的广州“无线城市”建设于2008年6月正式启动,计划分三期建设:2008年到今年3月为首期工程,覆盖广州主要城区的公共场所;2009年到2010年4月为二期工程,将覆盖广州所有城区及部分郊区的公共场所:三期工程将覆盖所有市郊。

北京:北京“无线城市”建设分为三期:截至2 008年上半年为第一期工程,已覆盖奥运会热点地区;截至2009年年底为第二期工程,将完成五环以内的城区覆盖;截至2010年年底为第三期工程,将完成北京全市城乡的覆盖。

厦门:国内首个基于TD-SCDMA/HSDPA技术的厦门“无线城市”建设于2 008年9月正式开通。与此同时,中国电信以“WiFi+CDMA”技术建成包括福州、厦门、宁德、莆田、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武夷山在内的10个海西“无线城市”。

杭州:2008年9月,杭州建成中国首个“四网融合”的“无线城市”,所谓“四网融合”即:无线宽带网络、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有线宽带网络及移动电视网络这四种网络的融合。杭州“无线城市”分三期建设,在二期建设中,杭州“无线城市”引入一种全新的城域移动接入技术WiDTV,实现大区制和小基站密集移动覆盖和WiFi、蓝牙等技术共同构成多层次的覆盖网络。

武汉:武汉“无线城市”建设已在今年3月正式启动,今年将重点覆盖旅游景点,预计到2010年将建成基本覆盖城区的无线宽带网络。

成都:中国西部的第一个无线城市__成都“无线城市”试点工程“高新WIFI试验网”于今年10月30日正式开通,与此同时,整个成都的“无线城市”建设也正式启动。

猜你喜欢

建网运营商无线
《无线互联科技》征稿词(2021)
基于ARM的无线WiFi插排的设计
华为提出“价值建网”理念
ADF7021-N在无线寻呼发射系统中的应用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
做深做细“五位一体”思想政治工作推动矿井持续安全高效发展
TD三期设备招标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