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素材中确立写作中心
2009-01-25许弟明
许弟明
初中生写作文,往往不善于从生活素材中确立一个写作中心,常常把素材当题材,简单地复制生活画面,使得作文中珠玉与泥沙俱下,稻米与草稗并存。那么如何从生活素材中确立中心呢?
首先,我们要用积极向上的心态思考生活。一位同学在《我的烦恼》中写了这样一件事:妈妈生病了,医生叮嘱她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这样家务活和田里的农活就全部落到了爸爸的身上。那天爸爸和妈妈商量后决定让我来学着当家。他们把家里一个月的生活费给了我,要我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父母之命不可违,我只得硬着头皮干了一个月。快到月底时爸爸没烟钱了向我要,我坚决没给,惹得他很生气。由于我节俭,最后还给家里省了几十元。回想这次当家,真的是烦恼多多。这位同学实话实说,写出的作文却格调不高。如果用积极向上的心态来思考这件事,这次当家不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吗?既让你认识了父母持家的不易,懂得了感恩他们,又培养了你的生活自主能力,体会到了劳动的意义和奉献的快乐。如果文章能这样来立意,写出来的一定是一篇很好的作文。
其次,要注意换位思考。初中生年龄小,思考问题往往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只注重个人的感受,因此,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会狭隘片面甚至错误。一位同学在《难忘那次失败》中写了这样一件事:学校要举行田径运动会了,班上由于缺少女子跳高运动员,体育委员便把参加跳高比赛的重任交给了我和另一位同学。于是我们开始了艰苦的训练。经过长时间刻苦的训练,我们决心在比赛中大显身手。在比赛中,我们虽然拼尽全力,可仍然没能为班级争得荣誉,我痛苦极了,觉得自己真没用。读了这篇文章,我虽也替她感到难过,但觉得这种情绪不大对头,于是把她找来开导她:虽然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但在现实生活中,有时竭尽全力去拼搏,却仍不免失败。如何面对这样的失败呢?我想,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有些事情并不是努力去做了就会成功。而努力追求的过程本身,就让自己经受了多方面的锻炼。竞赛的结果,冠军总是极少数,参与竞赛的人大多数注定都是“失败者”。如果以成败论英雄,那么这个世界上众多的运动员,他们付出的汗水就是无价值的;如果是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从事体育事业了。“重在参与”,很多运动员即使在竞赛中失败了,仍然在“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感召下,认真训练,享受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以达观的心态去看待体育比赛,就会更加清醒地认识自我,从而一步步走向成熟。在我的指导下,她很快写出了升格作文《善待失败》,并在杂志上发表了。文章结尾是这样写的:
不知过了多久,我才恍恍惚惚地回到教室。这时,我看见了他,他并没有责备我,只是笑着说:“你已经尽力了,何必为失败而伤心呢?”我知道,他的笑是勉强的,他何尝不感到失望呢!
好久,我才慢慢冷静下来,细细品味体育委员的那句话,心里豁然开朗起来。是啊,只要付出过,即使失败了,又有什么可悲伤的呢?与其沉陷在痛苦的深渊,还不如勇敢地浮出水面,去迎接新的挑战!
善待失败,不也是智慧的人生吗?
再次,就事论事不容易出高论,用开阔的视野来看待生活中的事情,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给人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高远。一位同学在《我的烦恼》中写了这样一件事:星期六早晨,睡得正香的我被一阵叫声吵醒,原来是有人在喊妈妈打牌。我们草草吃完饭,两桌牌就在我家客厅打起来了。无奈,我只好到里屋去写作业,可外面声音太大,根本无法静下心来,我就只好开了电视看,准备晚上写。谁知吃完晚饭,又来了两个打牌的人,妈妈又高高兴兴地陪他们打了起来。第二天上学,我在课堂上直打瞌睡,因此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我真的好烦恼!小作者写的这件事在我们这里很普遍。透过这件事,我们看到的是农村单调贫乏的精神生活——这些农民在农闲时无事可做,常常是打牌度日,无聊又无奈。如果能看到这一点,写文章呼吁政府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注重改善农民的文化生活环境,则善莫大焉,其立意也比单纯抱怨要高得多。
从生活素材中发现有写作价值的材料,需要拥有一颗善良、悲悯的心和善于思考的大脑。
(作者地址:湖北松滋市陈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