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艺术的方法管理

2009-01-22王建国

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理性艺术管理

艺术管理的核心是如何用艺术而非科学的方法激励和领导不同的个人或团队以追求人性、简单、自然、和谐、特效和美感

——题记

人性有理性和共性的一面,更有非理性和个性的一面,前者用科学管理有效,后者用艺术领导才有效。一旦管理失去对被管理者的非理性和个性的敏感,它就不能用特殊的方法激励和领导个性的人群。

比方某学校要对穷人和富人子弟采取不同的学费收取标准:富人子弟要收十万元;穷人子弟要收七万元。如果学校说它的学费是七万元,但富人子弟要收十万元,这学费就收不上来。但如果学校改说它的学费是十万元,穷人子弟可补贴三万元,这学费就收上来了。这两种收费方法在科学上是等价的,但在艺术上不等效,后者是艺术的方法,取得奇效!如果人是完全理性的,这两种说法就应该带来同样的效果。

奖励也是一样的道理。对人的个性和非理性的一面,就必须用艺术管理的方法,因人而异,用符合人性、自然、简单、和谐的方法,有效激励下属努力工作,这样的方法会更有效。因此,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必须想方设法研究员工的个性和非理性,用不同的方法,去激励不同的人、团体或组织。

如果没有艺术的管理,只依靠科学管理而忽视人的个性和非理性即感性的一面,管理就会失去美感和特效。做老板的权力主要来自地位,实力和专业知识。做领袖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要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艺术比科学还重要。领袖领导众人,激励他人自觉努力;老板支配他人,让他人服从。

管理者首要的任务是把握艺术管理。你要使员工感到既安全又独立,既得到信任又不感压抑,既凝聚又能张扬个性。现代企业员工和企业之间互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需要员工对自己的行为担负更多的责任,以便成为企业的活跃伙伴。同时,企业必须在管理上担负更多职责,更加留意与员工的关系,让员工乐意与你分担问题,而这最需要的就是艺术管理。

理性与非理性、逻辑与情感、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张力,彼此既相互冲突,又融合统一。正是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不断的此消彼长、构成了科学管理与艺术管理的美妙关系:

科学思维,艺术行为;直线思维,曲线行为;极端思维,中庸行为;抽象思维,具体行为;科学管事,艺术管人;科学管理理性和共性行为,艺术管理非理性和个性行为。

人的经济非理性行为与经济理性行为共存一体。世上不可能有完全理性的经济人。经济非理性会导致不均衡、不确定性和内在不一致性的市场,所以以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为假设前提的完美市场在现实中根本无法实现。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纯理性行为反而导致偏离利益最大化目标,这正是用艺术方法管理人的心理基础。理性和自利导致以自利为中心个人主义行为,而经济非理性导致整体(集体)主义行为。人的欲望、本能、意志、激情、无意识、习俗、直觉等等导致的人的非理性行为必然影响人们生产、销售和消费过程的决策和行为。这就意味着对人的管理过程必须用艺术的方法。

以理性为支点的科学创造了财富和制度系统,以非理性为支点的艺术则给制度的运作提供了文化软系统,它是制度灵活运作的润滑剂和实现人们之间有效协调的黏合剂。人是管理活动的起点和终点,所以人的非理性情感因素在对人的管理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非理性除了正面的人文关怀情感,还有本能和精神病态。人们往往把非理性的本能,以及由本能产生的欲望,看作是一种“恶”加以扼制,而扼制本能的结果往往是摧残人性。排除了非理性,人类的自身属性就不复存在。过分强调理性,会导致“非人化”。承认人类本能的合理性,把本能和欲望纳入理性轨道,建立对非理性本能的合理约束机制,是艺术管理的根本任务。人是有感情的,因而“人的问题要求人性地解决”。非理性的特点是非逻辑性、无规则性、模糊性、盲目性、冲动性、过激性等,属于人的精神属性。人不会仅仅按照事实或逻辑来采取行动,无论在什么地方,完全理性合乎逻辑支配行为的人几乎找不到。不完全理性导致满意而不是最佳决策是管理中的常态。

人的思想和行动更多的是由感情而不是由逻辑引导。完全理性管理,必然把人机器化,把对员工的重视与爱护机器一样,这就破坏了人的价值和意义。非理性管理强调培养人际关系,以人性化替代理性化。人性管理,既要包容理性因素,又要包容非理性因素,把人的非理性和理性统一起来,这种管理模式就是人性化管理。

人类具有非理性,但科学却是理性的。没有“非理性的科学”。在管理中,以理性方式对待人的非理性问题,对工人的非理性行为给出理性解释,并以理性来恰当安排人的非理性的位置。一方面,管理制度必须是严格符合逻辑,排除人类情感对组织的干扰;同时,制度的自然生成和人类的情感因素必须融入管理之中,强调的企业文化或组织文化,把制度安排的理性因素与人的非理性情感因素融合为统一的有机整体。

管理是人们为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参与这个过程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理性和共性的一面是科学管理的人性前提,他们的非理性和个性的一面是艺术管理的人性前提。

人的个性主要是天生的,然后是社会环境影响的。组织的个性则主要是由创建者生成,由继承者完善的。分析人的个性及类型并进行分类管理,对管理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同非理性一样,个性也导致了人们对艺术管理的思考。

1)个性的天生差异

人生来就带有独一无二的基因密码,这种基因密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选择偏好和偏好排序。社会环境及其变化虽然也影响人的个性,但更多的是决定外在于人的机会和威胁的多少,而人的个性则决定了人选择机会和规避威胁的轨迹。在管理人的过程中试图通过改变人的个性去达到组织的目的是徒劳的。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和安排不同的环境去适用和匹配人的个性才能达至管理的自然、简单和特效。

2)社会感的差异

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生活,在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中不断地积累着个人的社会体验,这种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所获得的对某事和某人的稳定的体验就是社会感。人的社会感会因地域、阶级、职业、教育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为管理创造了艺术空间。用个性的管理方法去管理因社会背景不同造成社会感不同的人群,以达到和谐和特效是艺术管理的重要内容。

3)价值定向的差异

人在社会中生活,总是有所追求的。这种追求一是物质的,一是精神的。价值定向就是一个人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态度。它反映的是个人的心理情绪。价值定向的产生是由个人的需要和兴趣、社会地位、个人经历、文化水平、社会舆论等因素作用和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人们彼此差异的价值定向。例如:有追求金钱、权力、才能、地位、享乐、奉献、自我

完善、实现自我价值的等价值定向。它在很大程度上受着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价值定向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这意味着有效的管理必须甄别人们的价值定向,选择与企业价值定向尽量不冲突的员工,并用艺术的方法激励使其转化为企业生产效率。那种想用强迫的方法改变或改造人的价值定向以强化企业的凝聚力是不艺术的和费力不讨好的。

管理是对物的管理更是对人的管理。人是经济活动中最积极最生动的因素,把人管理好了,也就基本上把管理搞好了。

管理的思维应注重科学性,管理的实践则应注重艺术性。重复性的事务管理应强调科学性(程序化),非重复性的事务管理应注重艺术性(非程序化);共性的事务管理应强调科学性,个性的事务管理应注重艺术性;客观理性的事物管理应强调科学性,主观感性的事物管理应注重艺术性。程序化的科学管理是非程序化艺术管理的基础,但管理的艺术性比科学性要求更高、更复杂。

科学管理是经营管理的基础,它注重规律,客观数据,分析结论,程序化、规范、规则、理性体验,同一性和经验运用。艺术管理则是经营管理变化创新的灵魂,它注重的是灵活应变、逆向思维、创造创新、情感认知、审美感悟。艺术性是一种思维的升华,带来活跃与发展,如同流动的神韵和血液。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艺术性的前提与基础。

要将现代企业的管理好,首先必须承认管理是一门科学,依靠的是用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机制进行管理。要将现代企业的管理好,更必须承认管理是一门艺术,依靠的是灵感、创意、胆量、灵活和激情。科学管理强调共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战略决策和长远目标;艺术管理则强调个性的张扬与发挥。

现代企业管理的艺术性是管理的科学性的补充与提高。在承认管理的科学性的前提下,讲管理的艺术性非常必要。科学管理把人当作追求利益的逻辑机器,艺术管理把人当作血肉灵魂。科学与艺术缺一不可,同等重要。只有持有这种辩证的观点,才会使管理上升到新的境界。只有这样,管理者的科学理性和人格魅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王建国简介:

澳大利亚Monash大学经济学博士;比利时鲁汶(Leuven)大学MBA学位;武汉大学经济学学士。

现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营销学、管理学和管理经济学教授,博导;北京大学中国新市场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际MBA与案例教学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原光华管理学院助理院长,MBA与国际MBA中心主任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转换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兼职教授;Monash大学回报递增和经济组织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王教授曾任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研究生院和经济系;澳大利亚UNSW(新南威尔士)大学经济与商学院和澳大利亚Monash大学经济与商学院。曾任澳大利亚中国经济学会会长和澳中贸易委员会执行委员。王教授既是一位成功的学者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管理者,在他任职香港华润公司及中创公司期间,代表华润公司成功接管被收购到旗下的具有上万职工的香港康力电子公司。

王教授是《1P理论》和《六维管理》的创建者。他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报刊杂志发表了大量学术和评论文章(如JEBO,JCE, Social Choice & Welfare, Mathematical Social Sciences,Etc.),也在许多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他的论文和演讲。他有四篇论文曾被全美经济学会(AEA)接受为一个学术专题,由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主席拉方教授主持讨论。王教授也是世界营销学2003大会的主题演讲人,这在学术界被认为只有具有国际声望的学者才可能有这样的殊荣。自1985年起,王教授在营销、策划、企业文化、投资与战略管理、经济政策等方面一直为多家跨国公司和政府部门提供咨询服务并任顾问和独立董事。他也是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多家经济与管理学会成员。

作为北大的MBA和国际MBA中心主任,他成功创立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国际MBA项目。这包括创建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双语双学位国际MBA项目;北京大学-ESSEC大学(法国)双语双学位国际MBA项目;北京大学-杜克大学特设国际MBA项目;以及建立了与许多世界知名商学院的交流与合作关系。王教授在短短两年内成功地把北大MBA项目办成了全国最有知名度和人气的MBA项目。

王教授是一名成功的演说家和评论家。他为各种机构作过大量的公开演讲,它的演讲充满了哲理、知识、激情和幽默。他还经常为国际国内的电视、报刊和杂志作讲评。他也是EMBA的授课权威,他的授课方法中西合璧,理论结合案例,兼有经典和创新的特色,深受企业家欢迎。

王教授在亚太地区以及欧洲具有学、商、政和行政管理的丰富经历,是一名企业家型和国际型的知名管理学者。

其名被录入The Global 500: Leaders for the NewCentury; Marquis Whos Who in the World; Marquis Whos Who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ian 500 Leaders for 21Century; Whos Who in Asian Community of Australia.

编辑:赵晶华

zhaojinghua_79@sohu.com

猜你喜欢

理性艺术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