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摆平”
2009-01-22周爱红梅勇
周爱红 梅 勇
父亲岂能如此“摆平”
严乐乐小时候是个害羞胆怯的孩子,上幼儿园时常常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负,经常哭着回家。做生意的父亲恨其不争,每次都对他讲:“别人打你,你‘摆平他,以后就没人敢欺负你了。”
“摆平他!”这句话一直伴随严乐乐上五年级。这时,严乐乐身体迅速发育,比一般同学高出一头。父亲终于感觉自己成功培养了儿子。因为,儿子说:“我已经能摆平班上所有的同学,没人敢欺负我了。”
六年级放学时,严乐乐园殴打同学被送到派出所。见到派出所的警察、手铐和警棍后,严乐乐本来还有些惧怕。但赶到派出所的父亲却安慰他说:“不用怕,赔点儿钱就能‘摆平!”
之后,严乐乐每次殴打同学,父亲都找关系或用钱“摆平”被打的人。
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除法制教育缺失外,严乐乐犯罪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家庭教育中,父亲过于溺爱,并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经验,教育其弱肉强食,是非不分,让严乐乐失去了对社会规则的正确认识,失去了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举止、秉性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甚至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的每个动作,每个眼神,每句话语都会成为其模仿和学习的榜样。父母的人格与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即便有很多是无意识的,但是对于还不能够辨别是非、对错、好坏的孩子来说,他们都会“照单全收”。
因此,在孩子的培养教育过程中,父母的言行举止有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父母应该用自身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言行举止,树立起榜样。教育孩子正确对待委屈、挫折,以良好的道德和行为处理好人际关系。与身边人友好相处,尽自己的能力,关心、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引导孩子爱学校、爱集体、爱家、爱亲人、爱他人、爱护公共财物,让孩子坚守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尊敬长辈等做人的起码准则,形成对良好道德的敬仰之心和法律制度的敬畏之心。
俗话说,体育不好是残品,智育不好是次品,德育不好是废品。如果父母忽视道德教育,甚至用不良的道德观念、处事原则教育孩子,结局是不堪设想的。这就是严乐乐寻衅滋事一事给所有家长的警示。(因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本文所涉未成人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