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惯于失去

2009-01-22周国平

中学生博览·文艺憩 2009年12期
关键词:布施财物滋味

周国平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的看作是应该的,把失去看作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就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下决心要重新获得,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而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无所不包的人生命题中应有之义。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遇了。

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而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受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东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说。照我的理解,布施的本意是教人驱除贪鄙之心,由不执著于财物,进而不执著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如此才可明白,佛教何以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从迷惑的此岸渡向觉悟的彼岸的第一座桥梁。佛教主张“无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了。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何况财物。明乎此理,人还会有什么得失之患呢?

当然,佛教是佛的教育,不求谁人都信奉。只是对于入世太深的人,它倒是一贴必要的清醒剂。我们在社会上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有了这一份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失去了的东西,不能再得到了。我还能得到一些东西,但迟早会失去。我最后注定要无可挽回地失去我自己。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要看重得与失呢?到手的一切,连同我的生命,我都可以拿它们来做实验,至多不过是早一点失去罢了。

我们总是以为,已经到手的东西便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损失。其实,一切皆变,没有一样东西能真正被占有。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时又交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地面对死亡。

另一方面,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生命来说,没有一样东西能够真正地失去。

大损失在人生中的教化作用是:使人对小损失不再计较。

猜你喜欢

布施财物滋味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自由到底是什么滋味?
说谎的滋味很糟糕
苏轼布施观研究
涉税财物价格认定探索
春天的滋味
德善
环保部门没收非法财物是否需要听证?
顾恺之募捐
老挝,钵盂里的尊贵与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