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
2009-01-22谢歆
谢 歆
【摘要】本文对小学数学第七册的新教材和旧教材从教材结构、教材内容、习题、教材呈现形式、教材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材 比较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是:①旧教材: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编写的199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材。②新教材: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200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
一、教材结构的比较
新旧教材的编写结构基本相同,均以单元为基本构成单位,各单元由若干小节组成,每节的编写结构大多为正文、“练习”,每个单元后有“整理与复习”,全册末尾还有总复习。但新教材中并非每节学习内容之后都配有“练习”,此外新教材还增加了“数学文化”,主要介绍一些数学小故事,比如阿拉伯数字的产生,数的产生等。
二、教材内容的比较(如下表)
《标准》将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第一学段(1~3年级)为“实践活动”,第二学段(4~6年级)为“综合应用”四个领域。
本研究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新旧教材内容的变化:
1.在“数与代数”方面,新旧教材的相同点是:“亿以内数的认识”。不同点有:新教材删减了一些脱离生活实际的内容:如亿以内数的珠算,增加了一些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内容,如“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此外,将“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改为“三位数乘两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2.在“几何与图形”方面,新教材删减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这些已经脱离生活实际的知识,增加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3.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旧教材没有统计方面的内容,新教材增加了“统计”一章,让学生们学会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复式统计图。
4.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方面,旧教材没有相关方面的内容,新教材增加“数学广角”让学生学会统筹规划,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数学文化”方面。新教材增加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及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让学生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习题的比较
1.习题量。
新教材习题明显少于旧教材,仅是旧教材的67%。
2.习题类型。从题目的开放程度划分,旧教材几乎全是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题,而新教材中除了封闭题外还增加了一定的开放题,如“商店里有四种电话机,单价分别是128元、158元、198元、218元,李老师带了3000元为学校选购15台同样的电话机,有多少种购买方案?分别还剩多少钱?”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不高,所以新教材中开放题的比重较小,封闭题仍居主要地位。但其教育价值不可忽视,它为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创新意识都具有重要作用。总之,新教材的习题配置着力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四、教材呈现形式的比较
旧教材呈现形式单一、严肃,新教材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特征,呈现形式丰富、活泼。这与《标准》对教材的呈现形式所作的明确要求——“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是相一致的。
1.例题中问题的设问方式不同。新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给学生呈现一幅实际生活中的图画。比如,在“口算除法”一节,新教材呈现一幅老师给同学分发气球的画面,有80个气球,每班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新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画面入手,符合小学生由直观到抽象的认知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而旧教材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方面显得有些不足,通常是直接出示例题的方式,容易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500÷100=?2400÷100=?等。
2.学习过程及结论的得出方式不同。在旧教材中,是这样体现“亿以内数的读法”的:分别呈现一个五位数、七位数、八位数的读法,然后直接得出“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的规律。而新教材在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中,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尝试、探索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含两级数的读法,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读法规律。
3.习题呈现形式不同。新教材中题型的设计,一方面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另一方面又注意以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新教材设计了如下习题:我国发射的“神州”四号飞船绕地球一周约用90分钟,一共绕地球108圈,用了多少时间?
4.新教材增加了“数学文化”这一部分,以“你知道吗”为标题,主要采用连环画的方式呈现,用图画代替纯粹的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有趣,易于学生阅读理解。如“阿拉伯数字的由来”由四幅生动活泼的图画和简单易懂的文字叙述学生讲述了阿拉伯数字的来历。
五、教材价值取向的比较
1.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新教材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节中,不是直接呈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而是让学生画出不同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四边形,然后讨论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让同学们自己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
2.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旧教材的编写,由于过于注重数学的严谨性与逻辑性,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上使学生看不到数学被发现、创造的过程,从而容易使学生误解数学,使学生认为数学只是一些枯燥法则和公式的堆砌,从而失去对数学的兴趣。新教材在注重逻辑性的同时,有意识地“拉近了与学生的关系”,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数学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六、笔者的反思
1.新教材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教师的任务即忠实地执行套装课程,以有效的教学方法传递这些学习内容给学生。然而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真正成为“课程设计者”的角色。在处理教材内容方面,教师只有深入研究和分析教材,理解教材的内涵,才能有效地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之中,从而实现教学的“再创造”。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新教材对教师提出的挑战,要求教师成为课程设计者,这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有一定作用的。
2.新教材的习题量急剧下降——这一问题值得思考。新教材大量削减习题量,只剩下原来旧教材习题量的一半左右。而学生的计算能力是需要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才能得以培养的。因此,大量削减习题的作法是否妥当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室编.小学数学第七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室编.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