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校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2009-01-22冯作春

职业·下旬 2009年9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职业道德技能

冯作春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具备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勤于动脑、善于动手并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应用型人才。根据这一宗旨,职业学校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生产实习教学。但是,由于学生文化素质的差异、身体素质的差异、经济条件的差异、家庭背景的差异、专业期盼度的差异等原因,使生产实习教学即使在同一个班级内也不能同步进行。有的学生感觉学得少、进度慢,而有的学生感觉学得多,进度快,甚至出现厌学的尴尬局面。因此,如何耐心、细致、因材施教地指导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就成为教师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培养学生对技能培训的兴趣至关重要

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性情绪相关的个性倾向。兴趣虽然是非智力因素,但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技能培训方面,尤其是进入校企合作单位生产实习后,技能训练的兴趣变得不浓,甚至有的学生厌烦参加技能训练。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学生技能训练兴趣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找出关键因素,对症下药,找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激发、提高和维持学生的技能培训兴趣。

新生刚进入生产实习时,对什么都感到新奇,对实习的兴趣浓厚。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机,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多多鼓励、激发学生,使他们对专业有信心,从而使浓厚的技能培训兴趣经久不衰。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技能培训之后,有的学生可能兴趣减弱,甚至厌学逃课。这个时候,教师就要设计新颖的实习课题,增加趣味性训练,适当鼓励,并加强实习课的纪律,做到严格考勤,严格技能考评,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训练,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信心,提高他们对前途的期望度。

二、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高技能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要像雄鹰一样振翅高飞,就必须有智慧和良好的道德这两个坚硬的翅膀。职业道德素质是决定专业技术人员未来职业生涯是否成功的关键。例如,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就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用人单位对从业者最起码的要求。对于一个人来说,各种能力的大小对工作好坏是十分重要的。有能力而摆架子、讲条件、心术不正、没有事业心且不做工作的人,即使能力再大也等于零。日本企业管理者在用人方面有个标准,就是看这个人有没有热情,有没有事业心,有没有感染力,有没有干劲。世界著名企业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总裁松下幸之助先生在他的《经营人生的智慧》中写道:“过去我观察各种各样的人,觉的真正有贡献是对工作热心,也就是有干劲的人……人类的才能和知识,因为有热忱才能够活用。”

在当今处处充满竞争的时代中,如果学生因为心理素质较差,社会适应力不强,毕业后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挫折就会陷入紧张苦闷、抑郁之中,严重影响了专业能力的发挥。因此,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不懂技能,不会操作是不行的,但仅仅懂技能、会操作也不行。任何忽视对学生进行文化基础知识、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三、因材施教是保证技能培训效果的有效办法

教师在技能培训方面绝不能沿用按部就班的传统教学方法,而应该采取因材施教、灵活机动、耐心指导的教学方法。

1.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技能观

要从思想教育入手,帮助学生树立“人人为我、裁为人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培养,端正学生参加技能培训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技能观。这样才能端正学生技能培训的动机,维持和推动技能培训的活力,真正将技能培训引向正确的目标。

2.严格要求学生、管理学生

教师对学生要倾注爱心,但不能一味迁就。对学生在技能培训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和不良习惯,教师要深入浅出,不厌其烦地演示指导,直到学生掌握技术、克服不良习惯为止。教师要严格执行考评制度和评分标准,严把学生质量关。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勤于动脑的习惯,改正他们惧怕困难和得过且过的不良习惯,不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3.教学方法要灵活机动

教师要根据学生存在的各种差异,因材施教,努力做好入门指导、巡回指导,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共性问题集中指导等工作,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总之,要让学生在技能培训中掌握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让学生受益,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职业道德技能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秣马厉兵强技能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拼技能,享丰收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画唇技能轻松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