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的约定

2009-01-21吴民益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12期
关键词:上课时公开课课堂气氛

吴民益

又到了该上公开课的时候,对待学生我比平时更多了几分关切与期待:“一定要做好预习工作哦!”“上课时别忘了踊跃发言。”……平时学习成绩较优秀的学生都拍着胸脯向我保证:“老师,你放心,我们肯定捧场!”

正当我满心欢喜地准备离开教室时,一位男同学突然叫住了我,是一个平时语文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老师,我想跟你有个约定。”“约定?”我惊奇地瞪大了眼睛。“就是……”他抓耳挠腮半天也不好意思说,“就是,我在你上公开课时积极举手,但你千万别叫我,我可回答不出来,我只是希望您的课堂气氛更活跃。”霎那间,一种莫明的感动盈满我的心田,多么懂事的学生,多么贴心的“约定”。我点着头答应了这份特殊的约定。

公开课如期地进行了,大教室后面坐齐了全语文组的老师,可能是被这阵势吓住了,上课的前10分钟,学生都不太敢举手回答问题。当我又问到:“谁能来找出反映作者忧愁的句子”时,他埋下头怯怯地举起手来,但坐第一排的他并不知道的是此时全班只有他一个人举手。要不要提问他呢?在那样的场面下,我只能提问他。听到我叫他的名字,他用那双大眼睛吃惊地看着我。果不其然,他回答错了,并且连字音都念错了,我用鼓励性的语言请他坐下。在他的带领下,其他同学都开始踊跃地发言,课堂气氛也越来越好。课终于按预期计划上完了,其他老师评价都还挺好,并且说这个班的学生素质真不错。

真的是全班同学都不错吗?我的脑海里老是浮现着那位学生那双吃惊、讶异的眼睛。那双眼睛注视着我,逼迫我的思想不断地去拷问我自己。

他为什么回答不出问题

学生的心灵就像水晶一样,晶莹剔透,不含杂质。对于每天接触的老师,他充满了敬仰与尊重,老师的指令更是他不敢违抗的“圣旨”。而我的指令“回去预习课文,上课时积极发言”,他只看到了显性的指令,却自认为语文水平不高,肯定回答不了,谦卑地选择了只举手而不回答问题。用他那颗纯真的心来帮助老师活跃课堂气氛,却甘愿游离于文本学习之外。

而我当初在跟这位学生约定时,就不应该只单纯答应他“举手”的动作,更应该鼓励他“探究”的精神。帮他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让他的精神回归课堂。在教学的过程中,无论好生、差生,人人平等,一个都不能少。

这个“约定”给我的启示

曾经在一篇教学文摘上看到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小学老师为了在公开课上表现得更完美,在正式上课之前原原本本地在本班预演了一遍,指定某某同学到时要回答相应的问题。并且规定到时老师一提出问题,全班都要举手,会答的举左手,不会答的举右手。姑且不说这样上课的效果会如何,单单是这位老师的做法就急功近利!不经意间传递给学生这样一个信息:一切都是可以做假的,而且这样的做假非常光荣,因为我是在帮助老师。多么可怕的隐性暗示,多么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学生的一双双整齐的小手举起来时,一个个稚嫩的良知却被腐蚀了。

现在的某些公开课只贪图表面的“热热闹闹”,不追求内在的“实实在在”,上课变成了“秀课”;学生活动变成了“学生表演”。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我就来个人人举手发言,“四人小组”合作。殊不知,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太过于看重形式上的“合作”,而丢弃了学生精神上的合作。摒弃形式上的“好看”“热闹”,追求本质上的理念革新,才应该是新时期语文教学努力追求的方向。

我跟学生之间的新约定

上完课后的第二天,我找到了这位学生,真诚地与他建立了一个新的约定:“老师帮你制订学习计划,一起努力学好语文。老师上课时,会针对你的程度提相应的问题,你要积极思考,不断进步。”

他听了之后,高兴得笑了,笑得那样灿烂,那样开怀。相信这个特殊的新约定会让他的小手举得更笔直,回答问题的声音更自信。

(作者单位:江苏镇江市新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上课时公开课课堂气氛
往期答案选登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康康日记
睡着只需半秒钟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