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需要多少艺术人才?

2009-01-21曾春苟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12期
关键词:艺考艺术院校艺术类

曾春苟

去年,著名画家和文化评论家陈丹青来到南京大学作学术讲座时提到:“中国是世界上最庞大的美术教育国家,这么庞大的美院系统每年还在成百上千地招生,这个供求关系是畸形的,我不相信中国需要这么多画家。实际上他们一毕业就面临失业,一定会去干别的,比如装修之类的。当然市场会调节,但这个调节很痛苦,因为年轻人把最美好的时光耗在这个上面了。”此言一出,立刻引起轰动,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艺考热”的关注。

“艺考热”持续升温

河南省2009年普通高校艺术类考生共报考103086人,比2008年的98456人增加4630人,增长4.7%,其中增幅最大的是艺术模特类1127人,比去年增加378人,增长50.47%;其次是编导制作类15412人,比去年增加3436人,增长28.69%;影视表演类6304人,居第三,比去年增加1275人,增长25.36%。以下排序为;服装模特类852人,比去年增加152人,增长21.71%;空乘类3204人,比去年增加546人,增长20.54%;书法类1341人,比去年增加193人,增长16.81%;播音与主持类15203人,比去年增加1725人,增长12.8%;美术类66992人,比去年增加1496人,增长2.28%。

据悉,2008年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表演专业计划招收40人,报名人数达到500余人。

据中国传媒大学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在该校北京考点报名的人数达到8500人左右,加上外地5个考点,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考生有18000余人,而2008年该校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电视与新闻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广告学院、动画学院等6个学院计划招收艺术类学生只有705名。该校今年只计划招生60人的播音主持专业炙手可热,吸引了7000余名考生报考,录取率超过100:l。同时,该校表演专业计划招生25人,报名者达3000余人。

据资料统计,每年艺考生人数占到国内一半的山东省,参加艺考的人数逐年上升。2002年,该省报名参加艺术高考的考生人数为3.2万。2003年,这一数字达到了5.6万,2004年为9.3万,2005年达14.6万,2006年则突破了16万人次,2007年,达到了创纪录的16.92万余人。近四年来涨了四倍。而在四川音乐学院举行的四川省2007年音乐类招生专业统一考试中,报考人数达12917人,较上一年增长了13%。在广东,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以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艺术类专业报考人数比往年也有所增加,其中,星海音乐学院的报考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2。

2009年湖北省艺术类考生约占全省高考人数的60%,达到4.5万人。2002年全省艺术考生为1.5万人。6年间,艺术生源增长2.5倍。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目前已有30多所高校开办艺术类专业。规模最大的专业院校,年招生数已在1000人以上。近几年来,上海本地参加美术类高考的学生,基本稳定在每年6000人至8000人。以实用美术类的“工艺设计”专业为例,2003年,上海仅有几所高校开办这一专业,毕业生900余人。到了2007年,开办“工艺设计”专业的院校已达到十几家,毕业生2100多人。

从历年的报考方向来看,美术类考生人数更是遥遥领先于其他门类。2007年,山东的16.92万名考生中,美术为9.81万余人,音乐2.35万余人,艺术文化4万余人,其他6600余人。河南的8.2万名考生中,美术也占到了52410人。

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报名火热、入学竞争加剧,但是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近年来,艺术类学生就业比普通文理科学生还要困难。

1.就业难

与艺考的连年火爆相比,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呈现下滑趋势,特别是其中的美术类专业的毕业生。据山东某高校招办称:“美术专业从4年前开始,已成为我校就业率最低的三个专业之一。”据山东省2006年统计显示,2006年189个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序中,排在后30位的专业中有21个专业属文学艺术类专业,其正式就业率均在50%以下,有些甚至在30%以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48.69%)、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3.08%)、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2.73%)、艺术设计(38.41%)、音乐表演(38.31%)等。

按照2007年6月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2004——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部分专业就业率区间分布》统计,艺术类部分专业就业率已低于60%。

北京市人事局2007年发布的就业白皮书显示,艺术类专业与英语,工商管理等专业的毕业生已供过于求。

某专业调查机构的大学生就业数字显示,我国本科就业率最低的十大专业中,音乐、美术和音乐表演3个专业,以相对较低的就业签约率垫底。2009年六七月份,我国总共约有610万毕业生离校,在尚未与用人单位签约的毕业生中,有相当大比例的是艺术生。

众多艺术院校毕业生为就业苦不堪言,给自身发展带来忧患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2.就业从事本专业机会少

据某服装表演专业的负责人透露,学生一毕业真正能从事模特专业的比例只有10%左右,很多学生最终转型为服装设计、艺术院校的模特教师或者时尚编辑。艺术院校表演专业每年的本科毕业生能够一毕业就靠演戏养活自己的比例很低,其余学生有的转行,有的成为“北漂”,等待机会,靠打工或者父母接济维持生活。一位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大三学生,至今没有得到过任何影视剧的拍摄机会。一位某艺术学院研究生介绍,该学院06届本科生28人,其中1/3正在读研或者还在考研,其余就业人员中只有两人作教师还算是本专业工作,其余的都没有找到对口工作。

近两年里,选择自由职业或隐性就业的美术类毕业生,约占30%。一部分油画、国画等纯艺术专业毕业生选择成为独立艺术家,这往往要经过10年以上的磨砺,成功率极低。虽然半数以上学生都能找到工作,但其中一部分很难“专业对口”,只能转行。这一形势,今后会更为严峻。花费10余万,学了4年,一毕业就改行,艺术考生,你愿意这样吗?

3.薪酬低

众所周知,学艺术需要的花费很多,有机会考上大学了,艺术类专业的学费,也高出普通文、理科专业至少两倍,最多的要高出三倍。南京一位学音乐的高中生报出了他的费用情况:每学期学费800元加上聘请名师、买音乐器材费,最后一年的考前辅导费,艺术专业测试报名费等,高中三年下来就得花上好几万元。而这仅仅是个开始。上大学后,家长将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以南京某高校动画设计专业为例,一年的学费为1.5万元,加上一年的住宿费1500元及生活费等,一年至少得两万元。学生还得自配电脑,这又是一大笔费用。

投入这么大,回报又有多少呢?据调查,2004年左右毕业的艺术生,如果在汉口从事广告、室内装潢设计等工作,月薪能达到两三千元,甚至更高。但现在的月薪却大幅缩水,与艺术生的巨大投入形成强烈反差。加之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但师资力量、生源素质不佳,导致许多艺术类毕业生只能从事低端工作,拿低端的工资。

造成“艺考热”的原因

1.考生们的不良报考动机

近年来,各类选秀节目进行得如火如荼,让众多无名小辈一朝成名,天下皆知。许多立志考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们认为艺人的收入异常丰厚,当了大明星,一年就能赚普通人一辈子赚不到的钱。

还有一些学校、考生和家长之所以把目光盯在艺术类院校上,是因为他们认为报考艺术类院校是一条高考捷径。可是,“捷径”背后无形的风险并未引起重视。按照目前国内高考招生制度,艺术类高考录取分数线要比普通专业低一半。比如在山东,要正常考上普通高校本科,至少需要500多分,而艺术类考生达到200多分就可以上一所不错的大学。对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考生来说,有时一分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艺术类考生与普通类考生在高考录取分数上的差距无疑具有巨大吸引力。很多艺术类考生其实是学习成绩比较差而半路出家的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企图通过短时间的速成学习,让自己顺利拿到一张通往大学的“绿卡”——专业成绩合格证。可这些根本没有艺术基础只突击了几个月的考生,或许能拿到专业考试合格证,但一进入大学后就明显后劲不足了,跟不上学校课程进度,慢慢就会产生厌学心理,有的学生开始逃课,有的则沉溺于网吧。

不少中学盲目追求升学率,利用艺术院校独特的招考方式和较低的文化课分数线,引导学习后进的学生加入艺考大军中。加上高校扩招政策的带动,艺术院校普遍降低入学门槛和要求,几年下来,这种“高升学率”促成了庞大的在校生数量。特别是美术专业,因为相对于音乐、表演类专业对考生先天条件的要求而言,学习美术投入成本较少,容易“速成”,因此也就造就了美术类毕业生在艺术类毕业生中占有绝大多数的比重。

2.高校结构调整过程的问题

艺术类考试之所以这么火与高校结构调整也有一定关系。在大学设置的各种专业中,发展最快的就是艺术学科,很多学校的艺术类专业都是近几年才应运而生的。艺术类院校和专业扩招后使得艺考热变得越来越猛,而高校扩招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高利益的驱动,十年前开始的高校改革,让更多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的同时,上大学也成为了一种投资,大学的“教育成本”,学生要自己“买单”的比重大幅增加,高校的规模发展与学生数量间形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纽带。艺术类专业的学费,至少高出普通文、理类专业两倍,最多的要高出三倍,达到一万到两万元不等,在“财力”的制衡与影响下,不少专业艺术院校和综合大学内的艺术系科得以大规模扩建,更有不少大学处于完善学科建制的目的,增设艺术专业。不少高校的艺术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扩大录取人数和增加规模的同时,教学质量和水平得不到保证,造成了对学生求学的不负责任。

理性对待艺术高考

在艺术类扩招和“火爆”报考的形势下,让更多的学生选择艺考,成为高校、考生、家长、培训机构等都乐意接受的现实,从而出现了不少相关利益的链接。在这种情形下,“高薪”“高待遇”成为了不少高校招生的宣传手段,也成了考生和家长“一相情愿”的希望。它掩盖了中国艺术人才的真实需求现状,促成了艺术类专业人数的粗放式增长。

早在艺考过热现象刚出现时,不少教育专家就对艺术人才将来过剩的问题产生过忧虑。而“高温不退”的艺考热使得这一矛盾在近几年内迅速激化,这个在中国教育史上独特的“多米诺骨牌”现象已逐渐被社会重新认识。

2004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化课加上数学成绩的最低分数是440分,平均分数是520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设计类考生不含数学成绩的文化课平均分数是390分,400分以上的考生达到50%左右,相当一批考生与文理科本科线持平。从2008年开始,不少重点艺术院校收缩招生人数,提高试题难度和门槛,全国多数艺考重点省区,采用“省联考”制度,从高考难度看,目前艺考类的录取比例已经低于普通文科和理科,认为艺术高考相对容易的观点已成历史,2006年,山东省首次出现艺考本科录取率低于普通高考,艺考本科录取率为24.6%,艺考已不再是上大学的捷径,通过艺考上大学的难度已超过普通高考。

但全国范围内,现有艺术类在校生的数量十分庞大,每年新步入社会的艺术类毕业生仍会加剧已有的就业矛盾。而金融危机下的经济状态和就业环境使现有矛盾变得更加糟糕。

艺术教育的普及本来是件好事,但家长的急功近利和培训班的推波助澜,使艺术教育应试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精神,增强他们对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现在许多艺术培训班只是千篇一律地教孩子应考技巧,短期虽能达到升学的目的,但抹杀了艺术教育的本质意义,只能培养出艺术工匠而不是真正的艺术家。

是否选择艺术道路,孩子的兴趣和天分很重要。缺乏兴趣和潜力的学生,即使通过刻苦训练考进高等院校,也会学得很痛苦,不可能在专业上有进一步的发展。家长不应看到身边有成功的例子就盲目跟风,要切实考虑孩子的先天条件和潜力,对走艺考之路是否适合孩子的发展,应有更理性的思考。

(作者单位:湖南株洲尧水中学)

猜你喜欢

艺考艺术院校艺术类
我的艺考之路:播音,想说爱你不容易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艺术类专访心得
Creative Cram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艺考“不易”,应回归理性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
中国艺术院校巡礼(1)